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angmengy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4-6 14:16:4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04/05 07:59pm 发表的内容:
远的不说,比如论坛中的南京陈斌,王全年,等等。



啊,谢谢了!
远的近的都行,只要能治病就好,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乙肝、肝癌、肝硬化、腹水,尿毒症,乳腺癌骨转移,肠癌肝转移,想必都能治疗吧,
疗效如何,
可以介绍患者前往治疗,请给出有关资料!
22
发表于 2009-4-6 16:19:1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杞人忧天
23
发表于 2009-4-6 18:01:5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比如贾谦,就有哗众取宠之嫌,说什么能用中医思维诊病的真正中医不足2万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24
发表于 2009-4-6 22:19:1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学生不好分配呀,前途,钱途?
25
发表于 2009-4-7 07:06:3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中医不是金字塔
                          刘世峰
  自健康报《中医专刊》发表贾先生《中医学与金字塔》一文以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好评如潮,赞同者众。但是笔者观点恰恰相反,不敢完全苟同。中医不是金字塔,也不会成为金字塔,因此更不会消亡。理由如下:
   首先贾先生的文笔的确不错,但本人却认为他对中医现状并不了解,目前中医队伍中能正确运用中医中药理论诊治疾病的占绝大多数而不是“凤毛麟角”。至于用某方某药治某病虽有丢掉辨证论治之嫌,但我觉得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不失为可贵的探索,更何况古人就有专病专方的先例,并无不可。用现代科技方法探索中医,中医标准化,则是为实现中医腾飞梦想的必由之路,虽然可能由于方法不对要走一些弯路和经历很多曲折,但是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总之,我觉得以他研究生身份从学校到学校似乎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才发出那些幼稚的感慨。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本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早在1975年我就开始自学中医,记得有一次我母亲病了,患胸胁刺痛,我认为是瘀血阻滞,选用桃仁、红花、当归、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药治疗,服药后病就痊愈了,只是她说药很难吃(里边有乳香、没药)。后来考学校学习中医,前后共学习了8年,在临床实践中治愈了不少疑难重症。虽然学中医经济效益差,生活很清苦,但我还是觉得很充实,利用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中医名著和医学杂志,先后发表了不少有创见的医学论文,并著有《中医问诊辑要》一书。自从开设中医肝胆、胃病专科门诊后,在查阅大量医学文献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益气活血清肝汤”。方中重用白术,加入穿山甲、泽兰、益母草,治愈了10多例肝硬化病人。该方降低转氨酶,抗肝纤维化,纠正蛋白倒置疗效确切。并且比西医用补充白蛋白纠正蛋白倒置药价低廉得多,疗效也更胜一筹。由于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病,声望不断提升,门诊量不断增加,同时也为单位创造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医学来源于实践,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即使是某些理论不完备有时也不会影响临床疗效。说句不合情理的话就是:中医“错误的理论,有时也可以结出正确的果实”。比如王清任在行剖尸探查时发现死人膈上宿有血块,认为血腑有瘀血,创血腑逐瘀汤沿用至今,对于血瘀证疗效甚佳。而中医认为的心主神明,肝主疏泄与现代医学“思维意识”是人大脑的功能认识切然不同,但是中医用养血安神的方药治疗“心血虚”所致失眠多梦很有疗效,而用疏肝理气法治疗情绪不良之烦躁易怒却有“调节植物神经”,解除忧愁稳定情绪作用。由此看来中医学实实在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完全不能脱离临床实践。任何学问都离不开亲历实践,诚如宋代朱熹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其次中医不是金字塔,是因为中医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能用好的疗效和较低廉的费用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并且现代医学有不少不能治愈的疾病,中医药却能治愈它,或者至少能消除某些症状,提高患者生存量,延长生命时间。更何况中医学在不断前进,从《内经》到《伤寒论》到金元“四大家”以及温病学的兴起,可以说是在不断进步。由于现代医学科学的渗透和影响,中医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开拓进取,目前中医诊疗水平比过去有很大提高,今非昔比,有目共睹。而埃及金字塔是静止的、没有生命的,跟中医没有可比性。因此,中医不是金字塔,也不会成为金字塔,永远不会消亡。
    不过,贾先生有一点没有说错,现在学历高一点的(包括他本人)都不愿意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而是忙于“写文章,做课题“,他们已经或将要成为中医掌舵的人,中医这艘“文明古船”又将驶向何方?
   中医真正的危机个人认为是:最大的失误是当前中医教育的失误。因为中医药事业成败之关键在于是否后继有人,而中医教育(大学)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合格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因此至关重要。不久前有一位中医本科生在校读了5年书,到我处见习,她每天除了记录下我诊疗处方外,就是背英语单词。试观她诊病处方用药,对一风热感冒病人用药也不是很恰当。而我看现在的中医内科教材,仍然沿用传统的病名,其中有不少是以症状命名的。如头痛、胃痛,臌胀、水肿等,严重脱离临床,如果不改革,恐怕学得再好也是瞎子点灯—白费油,一点作用也没有。我还是那句话,中医要发展,中医定义必须重新界定,现代的检测技术也应纳入中医望诊范畴。中医不是金字塔,因此也不会消亡。这就是我想要说的话,也可以说是一个铁杆中医的心声吧!
26
发表于 2009-4-7 07:46: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有人说子,感冒治不好,也不用治,7天不吃药就好。说这话的人,是一个自称什么斗士的东东。
但是,还有一种病,就是------便秘
此病似病非病,得此病患者,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的老病都有,有个孝子的西医之母,因为其母的便秘,长达十几二十年,无法医治。所以跑到一个中医论坛,请求帮助。
呵呵,有那一个现代中医,比古代中医强的,或是比纯中医强的,出来说说看,
你能治便秘吗?
当然,你的药方可以不发表,只要仅仅把你对便秘的认识,论述一下,即可。
请吧!
27
发表于 2009-4-7 13:18:5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孤陋寡闻,顽固守旧,最终难成大器。有一老妪,患便秘,冬发夏自愈。此乃阳虚也,予济川煎愈。
28
发表于 2009-4-7 14:14:4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下面引用由炎黄子孙2009/04/07 07:46am 发表的内容:
有人说子,感冒治不好,也不用治,7天不吃药就好。说这话的人,是一个自称什么斗士的东东。
但是,还有一种病,就是------便秘
此病似病非病,得此病患者,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的老病都有,有个孝子的西医之母 ...
呵呵  一般用玄参就可以,但要分寒和热,再进行加味,中医要不会治疗便秘那还是中医吗?而且中医治疗便秘是没什么了不起的呀。有气滞血淤的还要理气活血,怕冷的要加姜附,有热的要加知母,甚至大黄。呵呵 ,反正是不复杂。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4月07日 02:17pm 时添加 -=-=-=-=-
治疗便秘基本上可以说,来一个,有效一个。
29
发表于 2009-4-7 19:40:2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便秘有一般性便秘,也有顽固性便秘,
不知治疗此症之难者,不足以谈治疗便秘也!
30
发表于 2009-4-7 21:06:1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民日报不吐不快: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下面引用由炎黄子孙2009/04/07 07:40pm 发表的内容:
便秘有一般性便秘,也有顽固性便秘,
不知治疗此症之难者,不足以谈治疗便秘也!
治之不难,但要辩症论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9 01:01 , Processed in 0.19295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