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墨魂浓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09:20: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这个贴子最后由墨魂浓醇在 2009/06/19 09:23am 第 1 次编辑]

对中医二字的“中”的含义来说,除了它的产生在中国的一个含义,另一个就是指哲学意义上的了,这是公认对的。
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指“气”性,二是指“质”性,从中也突出了“中”的含义。从古至今,“质”性的研究由于其它相关的科技落后,影响了它弱于现代西医。所以“气”性占了主要的地位,但是并不等于没有“质”性。
中医今天不但要加强研究“质”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努力研究“气”性知识,因为气”性知识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但并等于就完善了,没有发展终结了。
正因为中医结合了二性的知识,才突出中医之伟大!那些只以先进“质”性知识单方面评价整体中医不够资格,也显示出了他们的无知。
22
发表于 2009-6-19 09:41: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楼主的论答题材:1、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核心十六字(温热凉寒、干燥润湿、升浮降沉、发散收敛)2、中医的八大基础证(温干、温润、热燥、湿热、凉干、凉润、寒燥、寒湿)
这是接近自然之道的概括,理明矣。不知道楼主要论答什么?我到希望楼主能讲讲配伍理论与实践。
23
发表于 2009-6-20 13:19:5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06/16 00:23pm 发表的内容:
川师兄名气那么大尚不敢摆擂台,说没有那个的中医理论有他好,人啊,要有点自知之明,低调一点好。
川的能力,比不了楼主的。这是一定的。楼主有错的或不足,但耗子是没希望的。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6月20日 01:48pm 时添加 -=-=-=-=-
哈哈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6月20日 01:53pm 时添加 -=-=-=-=-
附子人参回阳救逆回的什么阳救的什么逆。救的就是心之阳,心之气。西医的病名是什么,就是心衰。哈哈 ,中西是可以结合的。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6月20日 01:56pm 时添加 -=-=-=-=-
墨魂浓醇 说的气或许是心气,但中医之气决不是单指心气的,我们要明白呀,不可乱来
24
发表于 2009-6-20 13:34:0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别吓唬人,中医理论没有人懂!包括您!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7:20:3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这个贴子最后由墨魂浓醇在 2009/06/20 05:21pm 第 1 次编辑]

单凭“十六字”的相关组合,如“温升、热浮、凉降、寒沉、干发、燥散、润收、湿敛”就知是潜伏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核心。再加之进一步复杂结合来说,更是深一层知识,如“温干、温润、热燥、湿热、凉干、凉润、寒燥、寒湿”,“升发、升收、浮散、浮敛、降发、降收、沉散、沉敛”等,无一不贯穿在中医学各个环节里。
哪一本中医书里有这样的详细内容记载?是当今教科书吗?休想!还是有的!不过在《中国民间中医学》这一本书里。哈哈!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20:00:5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在“十六字”里,可以看出全部体现出了阴阳的几个基本概念,并在阴阳辨证的对立则相克概念上,否定了政府宣传的邪说五行机槭相克。在“十六字”里,药物的气性吻合了脏腑的气性,也否定了邪说五行归属的五脏。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12:51:5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在论坛上有人发帖说阴阳的各种死角,这本是发帖人的无知,因为对阴阳学不了解。可是这论坛上的人反驳却无力,同样是无知。为什么呢?主要是人们对“十六字”基础知识认识太差,在“十六字”里就明显地说明了阴阳并没有所谓的“死角”。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10:47:2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中,除了这“十六字”, 另外还有“十六字”,是什么呢?不泄漏机密了撒,呵呵!连官方的“博导们”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面前的认知同样是无能的!
谁说民间中医理论不如官方?纯是一派胡说!你那些教材内容全是民间流出的枝言片语,而完整的、丰富的仍在民间!知道吗?哈哈!
29
发表于 2009-6-22 13:42:4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楼主要否定“五行学说”,不支持。
中医的各种学说,或多或少都存在作者的个人偏见(或经验)。作为后学者,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完全去批判他,彻底否定,我认为不可取。大多数中医名家也是在从医实践中得出规律,同五行理论或其他理论相吻合罢了。
学院派中的官方中医理论,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不可取之处。同样,民间中医理论有其可取之处,也有其不可取之处。
建议楼主,不要高高在上,大谈什么理论。多一些辨证施治的实例分析。在辨证施治过程中,穿插官方中医理论或民间中医理论,则更有说服力。
纯属个人意见,不用加入辩论。
30
发表于 2009-6-22 14:26:5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基础知识你懂吗?这可是在所谓的全国大论坛上玩哦!

    建议楼主,不要高高在上,大谈什么理论。多一些辨证施治的实例分析。在辨证施治过程中,穿插官方中医理论或民间中医理论,则更有说服力。
    说的对,不要自以为是,还是脚踏实地,躬身临床吧,中医理论权威从来不是自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3 15:17 , Processed in 0.1310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