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红莎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9-29 23:31:36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嘿嘿,含灵老小子盗用俺的名义发帖,俺本来只想看看是发的吗帖,咋一看陈楼主的帖子,俺还认为那翟大师又请来帮手呢,仔细看又不是那么回事,陈楼主,你的题目是有点问题,你的观点也有些问题,你实际上已经陷入用西医研究的办法研究中医的陷阱里了,你尚且不自知.中医药理论和西医药理论结构是不同的,整个中医药理论都是研究方法,只有人体与自然,人体疾病才是研究对象!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三因治则,八纲辨证,等等,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把经络学说单分出来合适吗?用经络学说代替整个中医药理论代替的了吗?想清楚啊!别枉费一番心血到头来一事无成.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22
发表于 2005-9-30 05:20:50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含灵普渡 说:    
上面的帖子是我误用红莎草的id发的,其观点与红莎草无关,
回复:讨论学术问题怎能用卑鄙小人这一套呢?  
  
中国医人兄说:     
    翟鉴先生在4楼提到他的观点:“上为阴下为阳;坤为天,乾为地等”,岂不是颠倒阴阳,混淆乾坤;按你的说法男属阴,女属阳,是吗?
  那么说你属阴你妻子属阳,你的生殖器官叫阴具,你妻子的生殖器官叫阳道是吗?
答:建议您看看我的《太极与理》吧,那里有这个问题。
23
发表于 2005-9-30 14:04:36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红莎草     
  

信息:   
威望: +1
来自: 保密 
总发贴数: 25 篇
注册日期: 2005/08/27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
1)、“ 嘿嘿,含灵老小子盗用俺的名义发帖,”
答:此等文风,在下不敢恭维。

2)、“陈楼主,你的题目是有点问题,你的观点也有些问题,你实际上已经陷入用西医研究的办法研究中医的陷阱里了,”
答:你说的太抽象,没把话说清楚,即没使我认识到“你说我观点有怎样的问题”;又没使我认识到“你说我用的什么办法是西医的”。

3)、“整个中医药理论都是研究方法,只有人体与自然,人体疾病才是研究对象!”
答: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任何学术体系都是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三要素合成的,缺一不可成。你错在把“只有人体与自然,人体疾病才是研究对象!”排除在你所谓的“整个中医药理论都是研究方法”之外了。

4)、“你把经络学说单分出来合适吗?用经络学说代替整个中医药理论代替的了吗?”
答:如果你说我“用经络学说代替整个中医药理论”,则属于你无中生有了!我说过“经络是中医研究的对象,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研究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认识方法”,怎能使你产生了“把经络学说单分出来”的认为呢?


5)、“想清楚啊!别枉费一番心血到头来一事无成.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答:你多虑了! 时至今日的六年中,我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成就了自己的一身绝技和学问,绝技的具体表现——“食指(或中指)支撑的二指俯卧撑和把握中可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的能力”;学问的具体表现——“《陈氏点穴功夫解穴祛病学》的出版”。


24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5:17:59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哈哈,回头去看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想以经络学代替中医药理论哪?我的观点是否错误,不是你说了算得,你的经络学也是研究人体,人体疾病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也是人体和人体疾病!是我把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搞混了,还是你搞混了?
25
 楼主| 发表于 2005-9-30 15:56:21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
含灵普渡 说:    
上面的帖子是我误用红莎草的id发的,其观点与红莎草无关,
回复:讨论学术问题怎能用卑鄙小人这一套呢?  
  
中国医人兄说:     
    翟鉴先生在4楼提到他的观点:“上为阴下为阳;坤为天,乾为地等”,岂不是颠倒阴阳,混淆乾坤;按你的说法男属阴,女属阳,是吗?
  那么说你属阴你妻子属阳,你的生殖器官叫阴具,你妻子的生殖器官叫阳道是吗?
答:建议您看看我的《太极与理》吧,那里有这个问题。
-=-=-=-=-=>
翟鉴先生,因我没退出登陆,含灵先生误用我的id发出一张贴子怎么就是卑鄙小人了?你是让我的青竹棒打急了,打蒙了,怎么逮着谁咬谁呀?
26
发表于 2005-9-30 18:54:34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下面引用由红莎草2005/09/30 03:17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回头去看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想以经络学代替中医药理论哪?我的观点是否错误,不是你说了算得,你的经络学也是研究人体,人体疾病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也是人体和人体疾病!是我把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搞混了, ...
请摆出事实讲出道理,不要一而再地用“抽象定义”!下面是我研究人体经络的一篇文章,看你是凭什么说“我的经络学也是研究人体,人体疾病的一种研究方法”的:
以解剖学方法研究的
《经络实质组织生理学》
概述:2500年前的《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2000版教材《针灸学》第6页)中,就已有“解剖”这个概念。这说明:用解剖学方法研究人体医学,并不是现代医学的首创。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健康报》(2004.08.04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人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
自1999年以来,笔者以《针灸学讲义》、《针灸学》、《中医学概论》及近年间由吴以岭主编的《络病学说》等现代中医书籍里,提供的《内经》、《难经》和《经气流注》对经络形态及其生理活动的描述;与现代医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中对“固有结缔组织、组织液”的形态及其生理活动的描述进行对比研究;结合15年间运用《陈氏点穴功夫解穴疗法》为人祛除病苦的实践印证后,发现:
俩千多年前古中医学里就已有了的“动脉、血、脉、心脏、肺、大肠------”等概念名词,绝大多数都出现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中;其余“经络、卫气、经气------”等占绝少数的概念名词,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中被“固有结缔组织、组织液”所替代!要想真正推动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经络认识上的统一,必须将这个客观事实论证出来。
一、经络《卫气行》描述的是
现代医学中“固有结缔组织内组织液”
众所周知:中医基础理论描述经络,是人体通行气血、沟通内外表里、统一联系的一个系统。它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全,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邪客篇也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本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楱理,司开阖也。”有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楱理致密唉。”
《针灸学讲义》(37页)说:“由于卫气不循行在经脉之内,所以它另有循环的路线。”
《灵枢、卫气行篇》说:“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阳尽于阴,阴受气唉;其始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注于肾,为周。”
上述论点中流露出两个重要概念——营气、卫气,并讲明它二者都生源于饮食(即“谷”)。同时指出:营气经胃肠“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卫气在脉外另有循环的路线,起着“温分肉,分肉解利,充皮肤,肥楱理,司开阖,皮肤调柔”的作用。
今人对“营气”转化成了现代医学的血循环内容,不会有异议!但处于脉外的“卫气”是什么实质、及其所处在什么组织里呢?
《生理学》18页“细胞外液又可分组织液和血浆两部分。组织液或称细胞间液,是存在于细胞间隙的液体,包括淋巴液和脑脊液。”“在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隔有细胞膜,组织液于血浆之间隔有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都有一定的通透性,水分和一切能透过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均可在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之间进行交换。因而,这三部分体液虽彼此隔开,却又相互沟通。”
《正常人体解剖学》68页“消化管的一般构造:消化管大部分的管壁由内向外,可分为粘膜、粘膜下组织、肌织膜和外膜。------粘膜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等。肌织膜(肌层)------除口腔、咽、食管上部和肛门等处属于横纹肌(骨骼肌)外,其余各段均为平滑肌。外膜是被复在管壁最外面的一层结缔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204页:“大唾液腺的一般结构,表面包以薄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伸入实质分隔为小叶,实质由腺泡和导管组成”。205页:“肝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在肝门处増厚,与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一起伸入实质,将肝分隔为许多肝小叶。小叶之间有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分支的结缔组织小区为门管区。”192页:“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组成。(1)上皮:口腔、食管和肛门是复层扁平上皮,胃肠道是单层柱状上皮。(2)固有层:主要由细密结缔组织构成;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组织。------”
通过现代医学中的这些片段可看出:由饮食生出、不入血管而处于脉外的“卫气”,只能是现代医学中固有结缔组织内的“组织液”。

27
发表于 2005-10-1 11:19:08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你是在用解剖学研究中医的经络学!如果你能用解剖学证实中医经络的存在,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这于是否否定阴阳五行学说无关!事实上你的研究仍在运用着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和原理,你可以不承认,但事实在那里摆着,你自己用你自己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证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不能否定的!自相矛盾你感觉不到吗?
28
发表于 2005-10-1 12:02:03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含灵”:
我是用解剖学研究中医的经络学,这一点不含糊!并且,我不认为解剖学这个研究方法是西医所创或等同西医,这一点也不含糊!!2500年前的《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2000版教材《针灸学》第6页)中,就已有“解剖”这个概念。这说明:用解剖学方法研究人体医学,并不是现代医学的首创。
我批判中医界“把阴阳五行学说当作中医研究对象”的观点,同时呼吁中医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研究方法”的认识觉醒!我为此而提出了道理,指出了批判的必要性:

一、理由:任一学术理论体系都应该是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三要素构成,其中“研究方法”是包含研究过程在内的要素。
比如西医理论体系,它是以器官组织及其细胞为研究对象、以还原论为研究方法的学术。那么西医理论体系的内核能说是还原论么?不能!因为西医理论体系只有抛开了《组织学》《细胞学》,才能成为坍塌了的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而抛开了“还原论”换用其它的研究方法,也照样可继续得出具实效的医学理论体系。
同样道理,中医理论体系也肯定是具有研究对象的学术,也只能是以其所研究的对象学——《经络学》为核心,也只能是抛开了它的研究对象的《经络学》,才能成为坍塌了的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阴阳五行学说并不只是在中医学中使用,而是在军事、天文、地理等学科中也都有应用。难道还能说“否定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否定军事、天文、地理等理论了”吗?
二、批判的必要性:任何学术的发展,都需要“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来支持!中医的发展,到底需不需要吸纳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处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中。任一家学术,如果不能不断地吸取新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永不变的沿用老的(别说落不落后)研究方法和手段,结果必然会随时间推移而处在“越来越落后于别家学术”的态势中。因为“别家”是不断地吸取新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地使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得到充实和更新------反过来,自身又在不断充实和更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作用下,处在勃勃发展的生机中。
中医基础理论为什么能上千年来一直没有发展?西医基础理论又为什么能在近三百年来一下子发展的这么快?区别就在于有没有随时吸取新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得到充实和更新------
“否定阴阳学说,就是否定中医药理论”无疑是把研究方法定义成了“中医学研究的对象”!这就会使本已上千年没吸取新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中医理论体系,死死抱住“阴阳五行”而继续不再吸取新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中医应跨跃性的吸取新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尽快吸纳和运用起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首先要使广大中医学士们普遍清晰的认识到“中医学是以经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经络在近两百年间被定义为“隐性组织”是中医学里的一大根本错误,需要尽快完善《经络实质及其生理学》来纠正。否则,以没有实质性组织基础的经络为研究对象的中医学,就无法象西医那样吸纳和运用起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我认为,1、经络实质,是器官相互之间、为器官起相互连结作用、中介和保护作用的固有结缔组织;卫气、经气的实质,是固有结缔组织内容中的组织液。2、经络生理,是与血循环有横向交流、又有自身纵向独立穿流整个人体内外的组织液循环。(详见《陈氏点学功夫解穴祛病学》第三章)3、中医学完全可以吸纳和运用起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帮助阴阳五行学说求取《经络实质及其生理学》的形成,进而得到飞跃性发展。
29
发表于 2005-10-2 05:02:49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拜读了 陈鑫剑 兄的帖子,在下感想如下:
1、此文章的脉络清晰。
2、用有利于自己观点的充分、合理的证据 摆出事实,讲出了道理。
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而有些人把自己估计很高,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理,更谈不上用证据来说理。他们只配乱打棍子,及肮脏的话进行人身攻击!
我有我的治学态度,凡是没有学术价值的帖子,一律不作回复!我们和这些人浪费不起。凡是能拿出证据为自己或传统理论辩护者,我必然恭敬的奉陪到底!这样即冷淡了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又可以和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交流。
30
发表于 2005-10-2 11:13:56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胡搅蛮缠?---关于阴阳问题再质疑翟鉴先生

下面引用由翟鉴2005/10/02 05:02am 发表的内容:
拜读了 陈鑫剑 兄的帖子,在下感想如下:
1、此文章的脉络清晰。
2、用有利于自己观点的充分、合理的证据 摆出事实,讲出了道理。
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
先生应能看得出来,我不但是传统理论的辩护者,而且更是发展传统理论的推动者!这就意味着“先生与我奉陪”的难度会更大。
发展人类医学是我们的共同点,从传统理论切入与否,是我们之间的矛盾点。有矛盾就会有张力,把张力运用好了就会使张力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并不回避矛盾。
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产生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7 13:49 , Processed in 0.09858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