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学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8-7 21:51:4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下面引用由阴阳四气2009/08/07 09:34pm 发表的内容:
你错了,高血压主要与血管之外的组织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成因及其防治  
常见病防治系列讲座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一、分型与病因:
  笔者将原发性高血压病根据患者的胖瘦分为肥胖、瘦削、不胖不瘦三种类型。
  产生高血压病的病因尽管众多,身体胖瘦不同,但均累及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亦即细小动脉硬化,最终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坏。细小动脉硬化的发生是由于血浆蛋白,包括纤维蛋白,有时还有脂质,深入内皮间隙,继而凝固为均质的玻璃样物质。其原因是细小动脉反复痉挛,管壁受压力及缺氧的影响等。随着疾病的发展,皮下的玻璃样物质积聚越来越多,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中膜平滑肌可被压萎缩,使细动脉管壁弹性减弱、变脆。   
二、  预防
    高血压病的预防重在防止动脉硬化,以避免高血压病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保护靶器官——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
1、  肥胖体型
    此类型的高血压病,大多为中老年患者,近些年有向年轻化发展的十分明显的趋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但以舒张压高为主要矛盾。由于过度肥胖,导致病人血液循环系统容积减小。打个比方说,我们可以把整个人体看成是一个密闭的皮囊。皮肤虽具一定的弹性,但她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她的弹性达到最大限度时,即因皮肤扩张所形成的容积不再增大,这时过度肥胖者的脂肪却在增加,致使血液循环系统、内脏、骨胳等均受压迫,但循环系统受压迫后产生的影响较大,因而血管变细,随之循环系统的容积减小,但这时血液的量不减少,最终导致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加大,动脉管壁硬化而出现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失调的一系列病症,此即是肥胖体型高血压病形成的机理。因此,肥胖体型高血压病的预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减肥与抗动脉硬化。
   减肥的方法无非是“减收增支”。人体趋向胖瘦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即根据“收支“情况”。“收”即指饮食的摄入,“支”即指糟粕的排泄与能量消耗,如汗、大小便和体力活动等。“收大于支”即趋向增加体重,“收小于支”即趋向减轻体重,“收支平衡”即保持体重的相对不变。肥胖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良好,一旦肥胖成为疾病的时候,那么,这种良好的功能特别是消化功能,即变为病理性食欲亢进,此时就应采取各种措施,抑制食欲,使其降低到正常范围。如饭前食用黄瓜,或其它无多大营养的水果,使其与消化液搅拌,也即用水果竟争消化液,以降低食欲。所谓“增支”就是增加糟粕的排泄、能量的消耗,如汗、大小便的排泄、体力活动等,但以增加大便排泄为优,严重时可利小便以降压,但这只不过是权宜之。
2、  瘦削体型
   此类体型高血压病人绝大多数为老年人,一般收缩压甚高,舒张压大都正常或偏低,略高者较少,脉压差均较大。此类高血病人均因动脉硬化、动脉管壁缺乏弹性、管腔狭窄所致。当心脏收缩时,由于动脉管壁缺乏弹性而缓冲作用减弱,因此收缩压急剧上升;当心脏舒张时,虽然动脉管壁狭窄,但由于瘦削体型的人血液量相对减少,因此舒张压大都正常、略低间或略高。此即是瘦削体型高血压形成的机理。至于此类高血压的成因,则或为长期劳作、精神紧张,或长期酗酒、大量吸烟,或嗜食辛辣、性格暴躁等等。总之,此类高血压的主要矛盾在于动脉硬化,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动脉硬化是基本措施,加之调摄精神、忌食辛辣、多食水果等。
3、  不胖不瘦体型
   此类高血压病人的年龄不定,青、中、老年,各个年龄段均有,但以中、老年为多。,多与遗传因素有关,防治也较为棘手,平素少饮酒、多饮茶、多食水果,情绪宜稳定,并保持大便通畅。                                   
三、治疗
1、肥胖体型                                                         
   患者素体偏胖,或素食肥甘,营养过剩,加上缺乏运动,致使体内气机壅塞,血流欠畅而有头昏不适、胸闷心慌、动则气喘、易汗嗜睡、身重懒言、甚至下肢浮肿。本型之治疗原则为泻有余,如去壅导滞、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兼以育阴,使水湿去而阴不伤。
2、瘦削体型
   患者素体偏瘦更加身心劳累过度而致阴虚阳亢,阴虚则加速动脉硬化而有肢麻诸证,阳亢则气血上涌而有头痛头晕等证。本型之治疗重在补不足,如滋水涵木、镇肝潜阳,稍加利湿之品,可防滋补太过而有腻滞之弊。
3、不胖不瘦型
   素体强壮,精力充沛。气有余便是火,或上涌于头而头痛头晕,或滞于心而胸闷心慌。本型之治疗重在清热泄火,抑制各个脏器的病理性亢进,并加滋阴之品,以消除动脉硬化,改善脏腑功能,使邪火去而正不伤。
22
发表于 2009-8-7 21:55:2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依在下来看
中西医是可以结合的
但这种结合应该是建立在医生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认识之上的
中医和西医产生的社会根源不同,对疾病的认识也就不同,这就决定了二者在理念和治疗上的差异以及互不认同
然而二者的最终目的相同--治病,这点就为中西医的结合提供了必要条件
中医在诊病上较西医有很大的主观性,西医则不然
故要实现中西医结合
需兼顾二者的客观事实
23
发表于 2009-8-8 00:30:4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看法。
中医中医经络不是超微观的吗?至今西医还没有经络理论。
所以中医是超微观的!
24
发表于 2009-8-8 06:54:0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雨同舟在 2009/08/08 07:00am 第 1 次编辑]

   
    整体的看问题,就是东方人的智慧所在。所以,要研究刘翔长跑的秘密,不必把他的腿切成片来研究,要研究宋祖英嗓音的秘密,也不用把她的喉咙切成片来研究。。。。。。
    具体的看问题,就是西方人的智慧所在。所以,要研究人体的血液,不需要把人体的血液全部吸干,而仅仅是吸人体的一滴血液。。。。。。
25
发表于 2009-8-8 08:08:0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楼主说得有道理。
26
发表于 2009-8-8 08:32:4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下面引用由乾坤数码中医2009/08/07 09:14pm 发表的内容:
我吃牛排的时候,也吃着米饭,感觉蛮好。中西餐就这样结合了,中西医有什么不能结合的?
    本人认为,中西医不是要不要,也不是一定要结合的问题,其实中西已经有意或者无意的结合了。而且结合得出乎西医的意 ...
    DNA是全息信息,经脉之气也是全息信息。而在生命体内只能有一种全息信息,否则就不是全息信息,只能是局部信息。显然,经脉之气的全息信息与DNA的全息信息是等价的。即经脉之气包含着DNA的全息信息。
   呵呵,这样一来,调气而治疗疾病的时候,就涉及到基因调控的层次与深度了。也就是说中医是能力玩转基因性疾病(如癌症及冠心病)的。
    事实的确如此,在数码中医的实践中,玩转上述两种疾病,已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了。
    1  【DNA是全息信息,经脉之气也是全息信息。】先生的根据是什么?
    2   【在数码中医的实践中,玩转上述两种疾病,已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了。】请问先生:肝癌先生能够玩转吗?怎么玩的?请展示一下!
    3   以下是2009,7,14的帖子“融合中西医临床思维与诊疗?”中的病例。中医提出两个方案,均不妥。
   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一女青年,持续高热三天,体温40-41°C,经西医抢救,高热不退。会诊:
   A中医:体温40-41°C,高热为主,面潮红,大汗出,脉浮数大,口渴,酷似人参白虎汤证;四肢拘急、抽动,属阳热过盛、引动肝风之候,唇淡、舌淡,血色素6.5克,为血亏。证属:阳明热极引动肝风,气虚血亏,本虚标实,病情重笃。急则治标,治宜寒药急清之,佐以益气补血熄风。方拟:人参白虎汤合当归补血汤加羚羊角、银花,其中生石膏用100克。
   B中医:面虽红但如妆,脉虽浮大应指似有力,但按之空空然,口虽渴但不欲饮,汗出不止,扪之湿凉,为漏汗,时利下清水,躁动,四肢手足厥冷,虽体温40-41°C但无实热之象。辨证为孤阳上越,阴竭阳脱危症。治宜热药急温之,先回阳救逆,阳回再以救阴,药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增损。
     中西医都没有玩转!请数码中医玩一下!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9年08月08日 09:07am 时添加 -=-=-=-=-
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这个标题没有错误!
27
发表于 2009-8-8 10:29:5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说西医是微观的,是看到西医已经认识到分子,其实中医比西医要微观的多,中医在超量子水平。
中西医将来一定会结合的,只是现在还没有有人做这一工作。
将来中西医如何结合呢?在中医的指导下,将西医结合过来!
28
发表于 2009-8-8 12:50:2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1  【DNA是全息信息,经脉之气也是全息信息。】先生的根据是什么?
   2   【在数码中医的实践中,玩转上述两种疾病,已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了。】请问先生:肝癌先生能够玩转吗?怎么玩的?请展示一下!
   3   以下是2009,7,14的帖子“融合中西医临床思维与诊疗?”中的病例。中医提出两个方案,均不妥。
  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一女青年,持续高热三天,体温40-41°C,经西医抢救,高热不退。会诊:
  A中医:体温40-41°C,高热为主,面潮红,大汗出,脉浮数大,口渴,酷似人参白虎汤证;四肢拘急、抽动,属阳热过盛、引动肝风之候,唇淡、舌淡,血色素6.5克,为血亏。证属:阳明热极引动肝风,气虚血亏,本虚标实,病情重笃。急则治标,治宜寒药急清之,佐以益气补血熄风。方拟:人参白虎汤合当归补血汤加羚羊角、银花,其中生石膏用100克。
  B中医:面虽红但如妆,脉虽浮大应指似有力,但按之空空然,口虽渴但不欲饮,汗出不止,扪之湿凉,为漏汗,时利下清水,躁动,四肢手足厥冷,虽体温40-41°C但无实热之象。辨证为孤阳上越,阴竭阳脱危症。治宜热药急温之,先回阳救逆,阳回再以救阴,药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增损。
    中西医都没有玩转!请数码中医玩一下!
---------------------------------------------------------------------------
  1.(1)DNA是生命的全息信息乃是科普知识,随着找一本科普读物来读一读吧!(2)经脉之气有全息性(营养身体、沟通脏腑、疾病临察、温暖全身等),请看中医的经络学说。凡谈及经络者均有这一方面的内容。这一点知识都没有的话,那中医的学习,做得就太差劲了。
  2.玩转肝癌,怎么个玩法。
    先生如果有学过中医就会知道,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人的意思是说,没有中医四诊八纲信息作为参考与指导,光是给一个疾病的名称,就叫我玩给你看,那也太玄乎了吧!有了四诊八纲的信息后,用数码中医的方法进行母子补泄,即可达到玩转的目的,就这么的简单。
  3. 吾师只教吾用数码配方疗病,没有教吾,用中药疗病。不过就这个案例,本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A、证属:阳明热极引动肝风,气虚血亏,本虚标实,病情重笃。急则治标,治宜寒药急清之,佐以益气补血熄风。
   在这里提及了肝风内动,气虚血亏。但是君用什么方法降逆息肝风没有?在这里患者不仅仅气虚,肾阴与肾精也虚,君用什么方法滋阴补肾精没有?该患需要滋水涵木,滋肝补肾阴哟!
B、辨证为孤阳上越,阴竭阳脱危症。治宜热药急温之,先回阳救逆,阳回再以救阴。这一案敬请先生看一看李可先生的著作。面对这种危症,李可先生重用附子,以救阳回逆,令阳回穴。君用了附子没有,用量有多大?有没有用什么措施去强补肾阳益心阳?
29
发表于 2009-8-8 13:00:3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中西医的结合,就是以中医宏观理论为主体,以西医微观理论为补充。
事实上,大部分中、西医工作者,尤其是中医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其中不论你对中、西医结合是反对,还是拥护。
30
发表于 2009-8-9 09:02:2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一定会走向结合[原创]]

下面引用由乾坤数码中医2009/08/08 00:50pm 发表的内容:
1  【DNA是全息信息,经脉之气也是全息信息。】先生的根据是什么?
   2   【在数码中医的实践中,玩转上述两种疾病,已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了。】请问先生:肝癌先生能够玩转吗?怎么玩的?请展示一下!
   3  ...
    1  【DNA是全息信息,经脉之气也是全息信息。】先生的根据是什么?
    这里不是科普论坛,请先生拿出科学证据!DNA是什么?全息信息是什么?经脉之气是什么?也是全息信息?DNA与经脉之气能够等同吗?
    看病可不是科普!科普知识能够看病?!
    2  【吾师只教吾用数码配方疗病,】
    我已经给了你一个病例,先生并没有用数码中医配出一个方剂啊!
    数码中医,道理不用说。请先生为那个白血病病人配出个方剂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0:19 , Processed in 0.0551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