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不吐不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0-24 09:05: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下面引用由绿芸2009/10/24 08:31am 发表的内容:
只要区别了哲学意义上的阴阳和物质意义上阴阳,就会明白阴阳在临床上的应用,会知道在辨证时首辨阴阳的真正意义,而且不会把表、热、实,里、寒、虚六纲统到阴阳两纲中。
好!好!
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到中医的意境原则。
22
发表于 2009-10-24 09:22: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下面引用由绿芸2009/10/24 08:31am 发表的内容:
只要区别了哲学意义上的阴阳和物质意义上阴阳,就会明白阴阳在临床上的应用,会知道在辨证时首辨阴阳的真正意义,而且不会把表、热、实,里、寒、虚六纲统到阴阳两纲中。

请绿芸先生说说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阴阳?

还有gonmai先生说:
观念阴阳,即法则阴阳为无具体之形。
两位先生心有灵犀,本人愚笨,请两位先生解说具体一点,谢谢!

对阴阳的哲学意义有一点点理解,
"哲学意义上的阴阳"就不懂了。
23
发表于 2009-10-24 11:39:4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哈哈哈,老师逼着学生交作业。
这样好不好,学生将自己所写书里的一篇文章贴出,可以吗?也是学生绿芸一二十年来临床上的感悟,望老师们多指点。
名字就是《也谈八纲辨证》。
24
发表于 2009-10-25 09:58:5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关于哲学阴阳,即是观念阴阳或法则阴阳。
哲学阴阳,是关于事物或物质的阴阳法则性。
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这些都是在说事物、物质,即客观世界的阴阳法则性。事物或物质,即客观世界,都普遍的无不是遵循着由两个相互相反、相斥又相依的面组成。这就是所谓宇宙法则,即阴阳法则的普遍性。这样的认识所形成的观念以观察事物,就会呈现着正确性和快捷性。用“阴阳”以表达这样的宇宙法则观念,即称之为哲学阴阳。
“还有gonmai先生说:
观念阴阳,即法则阴阳为无具体之形。”
是在说,观念阴阳不某一具体阴阳之形的指称。而是众多事物阴阳法则属性的概括。它不是人体具体的阴阳形态实态的表达。
25
发表于 2009-10-25 12:50:2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10/25 09:58am 发表的内容:
关于哲学阴阳,即是观念阴阳或法则阴阳。
哲学阴阳,是关于事物或物质的阴阳法则性。
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这些都是在说事物、物质,即客观世界的阴阳法则性。事物或物质,即客观世界,都普遍的无不是遵循着由两个相互相反、相斥又相依的面组成。这就是所谓宇宙法则,即阴阳法则的普遍性。这样的认识所形成的观念以观察事物,就会呈现着正确性和快捷性。用“阴阳”以表达这样的宇宙法则观念,即称之为哲学阴阳。
“还有gonmai先生说:
观念阴阳,即法则阴阳为无具体之形。”
是在说,观念阴阳不某一具体阴阳之形的指称。而是众多事物阴阳法则属性的概括。它不是人体具体的阴阳形态实态的表达。

谢谢gonmai先生解说,按照gonmai先生解说,前面所说“关于阴阳的有形与无形”其实是一理相贯?
1。观念阴阳,即法则阴阳为无具体之形。——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是纲领性地阐述阴阳的意义

2。性质阴阳,有形有样。如热的、炎上的为阳;冷的、收引的则为阴。
——形象地阐述一切事物与物质阴阳属性划分的标准。
3。实态阴阳,有形有样。发热、恶热、脉浮洪数、口干、口渴、舌燥、小便短赤,则为阳;畏寒、恶风、喜暧、脉沉迟、口淡、不渴、恶饮、舌润湿、小便清长,则为阴。
——具体解说,阴阳不同属性在人体所产生的形态?
26
发表于 2009-10-25 13:02:2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9/10/25 01:07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gonmai2009/10/24 09:05a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绿芸在 2009/10/24 08:31am 发表的内容:
只要区别了哲学意义上的阴阳和物质意义上阴阳,就会明白阴阳在临床上的应用,会知道在辨证时首辨阴阳的真正意义,而且不会把表、热、实,里、寒、虚六纲统到阴阳两纲中。



好!好!
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到中医的意境原则。

而gonmai先生这一个“好';字让人糊涂,绿芸先生言下所指,与gonmai先生大不同。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11942&start=12&show=0
[第 19 楼]

  阴阳平衡,人不一定就健康,只有正常的平衡,人才健康。@Gl1
形体为阴,功能为阳,一个人发生了骨折,出现的阴虚,这时降低功能,即卧床休息,使得功能和形体相配,阴阳平衡。人虽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但这种平衡却是病态平衡,就如一些人临死前的回光返照,旧有的疾病一概消失,包括变形的腿都可以伸直等,这些所有的平衡都是不正常的。

————————————————————

廿年时间,别开生面,确也不容易,但是与《内经》中阴阳的意义,已相去甚远?变得狭隘,而且脱离“气化”这一核心。《内经》开宗明义“水为阴,火为阳”。

按照绿芸先生对阴阳的理解,竟然推理出“阴阳平衡”有“病态平衡”?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5 17:41: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再次感谢众网友指教、参与。
  罗先生云:“提出如此幼稚的问题,本来想教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先生智否?先生明否?对【如此幼稚的问题】先生尚说不清,搞不明。可见不是山间竹笋,就是食古不化。
  所问:第一个【阴阳平衡】状态。【若】为如果。
        第二个【中医学的核心是祛邪辅正】达到的状态。前帖有解。
  罗先生解“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云:【人体的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具此可认为:1),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也是由病到愈的过程,更是祛邪辅正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应该是医道。对吗?中医的医道是什么?2),动态平衡不等于阴阳平衡,如病不等于愈。不论世俗怎样认识,作为学术论文是概念莫糊之错。起码也属学术不严谨。
  又解:【人体的整体的阴阳平衡是由人体各层次的阴阳不断消长变化调节所致。】 【层次】是局部。【消长】是自然。原来罗先生谓阴阳平衡是自然调节变化,且认为是中医学之核心。以此而论,中医学充其量是保健学。哪还能是治病之学?罗先生之论是对中医学的绝大污篾。
  【人体各层次的阴阳】即人体各组织的病变。【不断消长变化调节】,不断排除其病变,方能取得【人体的整体的阴阳平衡】,即人体的健康。以此而论,则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治疗方法论,即西医的局部诊治观念。由此可知,罗先生的动态阴阳平衡论,是对中医学宏观调控,整体辨治的赤裸裸的背叛。
  中医之宏观调控,是以心肾立极,以气血循环而进行的整体调控。人体之五脏六腑、九窍百脉、周身躯壳,俱为阴形。全赖一团真气涌血流通于中,使死机逆转生机,有形之体化生无形功能。
  气无形,为阳、为火、主动;血有形,为阴、为水、主静。有形之血赖无形之气推动,始能流通于周身。而无形之气,亦须寓于有形之血中,始能发挥其作用。故气涌血动,输送营养,以保人体气血充溢,生命力旺盛。阴阳气血含日月运行之义,其六经之道与六气相配,含脏腑五行之义。而藏腑各有所主,由经络相连。整个生命系统尽统于气血流通之中。
  人体之百病,无出于气血之盛衰。气有余便是火,火旺者阴必亏,当益阴破阳。气不足便是寒,寒盛阳必衰,当扶阳抑阴。火旺者阳邪,在腑在表;寒盛者阴邪,在脏在里。阳邪自外伤人,则从风、寒、暑、湿、燥、火而变化无方。阴邪自内伤人,病情皆有定向。阳邪是火,旺极伤血;阴邪是水,旺极气伤。故仲景垂方,夲祛邪以辅正,使邪去正复,病愈体康。
  以此而论,中医之宏观调控,整体辩治的主题应是人体之气血。但调控气血之医道则为祛邪辅正。故:中医学的核心是祛邪辅正。
  话已至此,请罗先生深思。你若是男人,请出面说明:中医学的核心是什么?
  请不要以【禁言】相恐吓,你可能禁我一人之言,难道能禁天下人之口。我若被禁言,说明尔等黑手遮天,但要明白,重庆打黒除恶之今日,昭示着尔等明日之下场。
  
                     
28
发表于 2009-10-25 23:36:4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10/25 00:50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gonmai先生解说,按照gonmai先生解说,前面所说“关于阴阳的有形与无形”其实是一理相贯?
1。观念阴阳,即法则阴阳为无具体之形。——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
观念阴阳
性质阴阳
实态阴阳
是有实质上的区别。如果先生认为是“一理相贯”,那尊重先生的选择。
“观念阴阳”≠“阴阳”
“性质阴阳”是用于识别人体脉症信息的属性。
“实态阴阳”
“——具体解说,阴阳不同属性在人体所产生的形态?”,应是说人体所产生的实态变化可呈现着阴阳属性偏向。
26楼:“而gonmai先生这一个“好';字让人糊涂”:
我对20楼文说好,是因为20楼主说出了“只要区别了哲学意义上的阴阳和物质意义上阴阳”的话。也是冲这话说的。至少,20楼主已经认识到了在中医内的阴阳有观念阴阳与实态阴阳的不同。中医阴阳更为重要学术意义是在于对人体实态表达上。
如果没有认识到这点,必会陷于哲学阴阳不能自拔。

29
发表于 2009-10-26 04:10:4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下面引用由不吐不快2009/10/25 05:41pm 发表的内容:
再次感谢众网友指教、参与。
  罗先生云:“提出如此幼稚的问题,本来想教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先生智否?先生明否?对【如此幼稚的问题】先生尚说不清,搞不明。可见不是山间竹笋, ...
断章取义是不吐不快的本领,我已劝你读一百遍经文,希望你有所领悟,我已说过不会和你浪费时间,不吐不快,不男不女,好自为之。
30
发表于 2009-10-26 08:35:5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的核心是阴阳平衡”无法解释——敬请罗鸿声先生释疑

哈哈哈,怪不得更多的人都说中医是阴阳先生。
单纯性讨论阴阳,各执一词,随着领悟的不同,说法各异。
结合临床探讨阴阳,则更有实际意义。
有的老师说学生绿芸的阴阳谈的很错。哈哈哈,在临床上这是绿芸的领悟。是取其有用而去其无用。谈传统的繁琐的阴阳谁不会?
说个问题,能用阴阳的内容来解释眼睛为什么能看东西吗?注意,单用阴阳。
这个问题要谈清楚,就要明白阴阳的很多内容。望各位老师谈之。
李小龙的一句话:我要让中华武术实用、简单、快捷。因为武术里不实用的东西太多了。
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医药做的,就是要让中医实用、简单、有效。
脱离了临床,空谈理论没有必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13:26 , Processed in 0.10616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