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绿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八纲辨证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0-29 12:36:16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绿芸先生的临床功底确实不浅,
居然临床认识能够突破理论认识的不足,
“只要是形体损伤,就可以直接诊断为阴虚,比如我们在临床上见到“胃溃疡”,就可以直接诊断为胃阴虚,即胃的营养物质不足,但根本原因是痰湿血瘀阻滞而成,故而用了祛痰利湿活血化瘀的药物后,病人的痛苦就没有了,病就好了。这里好像没有滋胃阴的药。这就是中医治病求本。但临床上少佐以滋胃阴的药,则效果更好”
这里将阴津之阴与形体之阴混为一谈?
外伤致失血走气,“胃溃疡”也是阴虚不制阳之炎热,,体内的浊物积聚化作痰湿,
故治疗先清后补.先生治疗得法,论理不恰.
“用五苓散治疗水津不布的便秘之病案,就很有新意”。——其实在一些名医的医案之中均有此等相仿用法,好像这其中的理,什么时候搞扭了。

“其【症候分析】中谈到:本证是以温煦不足,虚寒内盛伟(为?)特点。试想,气有温煦作用,气虚则温煦作用下降,不久(就?)“寒”吗,可为什么出现的寒要归到阳虚那?是否错误?”
——这是因为先生对气的层次结构不明白。气出于少阴君火,“少阴之上热气主之”之谓,火出于少阳,“少阳之上火气主之”之谓;少阳相火生于春,少阴热气生于夏,伤寒先伤气后伤火,伤气称“气虚”,伤火称“阳虚”。
阴虚应该是血虚加气虚而阳未衰。
气和则为正,积则为邪,至于众多名称,只是气分流不同部位发生的不同功用。
“是骨中的营养物质)二不是饮食物中的”-——骨中的营养物质是饮食物中的营养深入的结果。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8:38:20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回20楼:
【---气有温煦作用,此话不错。这里的气,指的就是人体的阳气,即命门之火,或者说少火。此火(或气)为生理之火,生命之源,必须好好维持和保护。
---至于阳虚和气虚的区别,这里指的是病理状态。阳虚和气虚,都是指脏腑功能下降,生命动力不足。但二者有程度的不同,并无质的区别。一般说气虚,是指脏腑功能下降的初级阶段,而阳虚则是指脏腑功能已经显示衰退,已经损害到脏腑本身的阴阳平衡了。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寒。故而出现寒象。这没有错误,是你理解错了。】
看了老师自己对中医的理解,学生有点懵,觉得太过于勉强了。
病理状态,是生理状态的病理变化。老师说气虚和阳虚并无质的区别,试想,阳虚实气虚加寒,已经出现了寒象,还没质的变化吗?我们人类的功能不就是在猫狗这些动物功能上加有劳动语言等功能吗?难道说人和猫狗没有质的区别吗?
【一般说气虚,是指脏腑功能下降的初级阶段,而阳虚则是指脏腑功能已经显示衰退,已经损害到脏腑本身的阴阳平衡了】
老师怎么来了个“初级阶段”,难道气虚之极就是阳虚吗?翻开《中医治法与方剂》:“脏腑功能下降属于寒证”。所以,只要是脏腑功能下降,就属于中医上的寒证,这没错吧。老师既然说气虚之脏腑功能下降,虽是“初级阶段”,但依然属寒证,这和阳虚有什么区别?
还有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既然气虚是初级阶段,那么应该向寒来发展,怎么能热那?
老师说气有温煦作用,这里的气是人体的阳气,那么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和阳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基课本里在气的分类里没有谈到“阳气”?
【“一切基础物质为阴(气例外),一切功能活动为阳。”一般来说物质属阴,功能属阳,此话不错。但必须明白阴阳是相对的概念,不能固执不变,具体的问题要具体分析。人的躯体对人体功能而言,躯体属阴,功能属阳。但躯体又因上下内外等不同,又可分出阴阳。功能也是一样,比如营卫,就是营属阴,卫属阳。比如魂魄,就是魂属阴,魄属阳。比如经脉,行于肢体内则的属阴,行于肢体外侧的属阳。】
老师又将这里的物质意义上的阴阳谈到哲学意义上了。对人而言,由两部分构成,那就是形体和功能,这里只谈这个形体之阴和功能之阳,因为这个在临床上很实用,而且我们更能知道中药里的补阴药和补阳药补的是什么。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8:47:48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回21楼老师:
首先,谦,一个字写错了。
其次:
【——这是因为先生对气的层次结构不明白。气出于少阴君火,“少阴之上热气主之”之谓,火出于少阳,“少阳之上火气主之”之谓;少阳相火生于春,少阴热气生于夏,伤寒先伤气后伤火,伤气称“气虚”,伤火称“阳虚”。】老师谈的有深意,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气虚和阳虚。不过没有太多看经典的人很难理解,学生要的是通俗易懂的说法,因为现在的人能接受西医,更多的是接受西医理论,而我们中医理论只有搞中医的人才懂,这样对中医的发展来说是肯定不行的,故而,中医理论要通俗化,实用化。气,从古到今,名称繁多,但我们要进行归纳,像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里就归为生理之气、病理之气和病邪之气。
望老师更多指导。
24
发表于 2009-10-31 16:55:38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病理状态,是生理状态的病理变化。老师说气虚和阳虚并无质的区别,试想,阳虚实气虚加寒,已经出现了寒象,还没质的变化吗?”
----实际上,阳虚,就是气虚;气虚就是阳虚。气虚就是阳虚之轻度,阳虚就是气虚之重度,有什么质的变化呢?小伙子变成了老翁,水结成了冰,有什么质的变化吗?
25
发表于 2009-10-31 17:41:51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还有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既然气虚是初级阶段,那么应该向寒来发展,怎么能热那"
---气虚发热,其本质是阳虚,是寒证。气虚发热的热,是虚热,是阴火。不属于阳盛之热,也不是阴虚之火。气虚发热之热,是标而不是本。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则生寒,这是一定不易之理。气虚发热是很少见的特殊情况,不是单一条件所能发生的,是复杂情况下的变症,而不是必然的规律。不足以说明气虚和阳虚的关系。

26
发表于 2009-10-31 17:47:29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老师又将这里的物质意义上的阴阳谈到哲学意义上了。对人而言,由两部分构成,那就是形体和功能,这里只谈这个形体之阴和功能之阳“
    ------请问,你说的“形体之阴和功能之阳”,和阴阳学说的阴阳,有什么区别呢?
27
发表于 2009-10-31 23:12:33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9/10/31 11:27pm 第 2 次编辑]

打个比方,汽车载物,是功能;依靠火花塞点火进行气化,推动活塞环周行不休,汽车就有了载物功能,化气量大,活塞环周行达到多少速度,可以载多重;如果勉强满足汽车自身的运行力。这时如果超载,汽车会冒黑烟,这时的状态就是气虚,冒黑烟就比如发热。因为有火花塞点火这么一个程序.

如果气化量再少,活塞环周行不了,空车也冒黑烟,随后会熄火。这时的状态就是火衰阳虚。

至于先生说:
【——这是因为先生对气的层次结构不明白。气出于少阴君火,“少阴之上热气主之”之谓,火出于少阳,“少阳之上火气主之”之谓;少阳相火生于春,少阴热气生于夏,伤寒先伤气后伤火,伤气称“气虚”,伤火称“阳虚”。】老师谈的有深意,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气虚和阳虚。不过没有太多看经典的人很难理解,学生要的是通俗易懂的说法,因为现在的人能接受西医,更多的是接受西医理论,而我们中医理论只有搞中医的人才懂,这样对中医的发展来说是肯定不行的,故而,中医理论要通俗化,实用化。气,从古到今,名称繁多,但我们要进行归纳,像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里就归为生理之气、病理之气和病邪之气。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西医没有到达那个层次,就好像有个寓言给瞎子介绍太阳。他思想中没有那个形状,
有可能的就是比如少阳,用那些药物调动,一个柴胡汤,远远不够。气,怎样生化,从脾胃经五脏六腑直达肌表。
这些似乎不便在网上公布,中医,还是中国人的。
生理之气、病理之气和病邪之气,没有区别,和则为正,积则为邪,所以积,是因为气产生偏阴偏阳之变,
五脏六腑上下表里根据其属性而寻其所在。
其实对于您们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只是思路问题。
28
发表于 2009-10-31 23:24:43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则生寒,”
感觉应该换个思路:“气有余便是火”是因为火盛才会“气有余”。
“气不足则生寒,”五五分,火不足,影响气化,气不足不能卫外则生寒,不太会发热;;另一种劳虚或失血,乘虚寒侵,人体未到年老体弱,会发热。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7:49:46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回24楼老师:【----实际上,阳虚,就是气虚;气虚就是阳虚。气虚就是阳虚之轻度,阳虚就是气虚之重度,】
此言差矣。如果一样的话,在临床上就没有鉴别气虚和阳虚的必要。但恰恰相反,临床上一定要鉴别这两种证。不知老师在临床的情况怎么样。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7:57:23 | 只看该作者

也谈八纲辨证

27楼老师说的好,理论、临床、生活联系,好。
26楼老师【 ------请问,你说的“形体之阴和功能之阳”,和阴阳学说的阴阳,有什么区别呢?】阴阳学说里的阴阳更多的是哲学意义上,看看概念就可以知道。而形体和功能以阴阳二分,就具有物质意义。我们常用的补阴药和补阳药就是补这种物质意义上的阴阳。这里只谈形体和功能,对临床很实用,而谈其他的阴阳,对临床无用,学生觉得应该让阴阳轻装前行,去掉无用的,留下实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2:23 , Processed in 0.0554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