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六经八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1-25 17:40:25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11/25 11:13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以肝为例,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是理解为西医的肝脏发生了病变,还是理解为机体的植物神经调节中枢的功能出了问题为好呢?(中医的肝包涵了机体的植物神经调节中枢功能)
同理,病人出现腹泻、肠胀气,中 ...
     乐于先生讨论。
     【以肝为例,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是理解为西医的肝脏发生了病变,还是理解为机体的植物神经调节中枢的功能出了问题为好呢?(中医的肝包涵了机体的植物神经调节中枢功能)】
      回复:
      我以为:无论【是理解为西医的肝脏发生了病变,还是理解为机体的植物神经调节中枢的功能出了问题】都是错误的!
      中医的肝,古代就是指的右上腹腔的肝,他的功能是通过取象比类得来的;与运用科学解剖方法、实验生理学方法得来的西医的肝脏具有不可通约性,没有可比性,与植物神经系统风马牛不相及。
      在中西医理论体系完全融合之前,运用西医的解剖生理学知识解释藏象不可能成功。当然,比喻一下,理解一下,帮助学习记忆,加深理解未尝不可。
22
发表于 2009-11-25 17:46:10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中医理论体系有不完善的地方,这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中医内部存在着许多派别、许多学说,斗争非常激烈。我认为:不要企图改变他、完善他、发展它!应当继承他、鼓励他保持原来的形态,至少在近期内是这样。任何人都可以不使用他,可以建立自己的学说、理论,别的人也无需反对,保持多样性与原始性同时存在。
23
发表于 2009-11-25 17:49:48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小雨下个不停2009/11/25 03:08pm 发表的内容:
央视的《走近科学》一直是比较喜欢的栏目,它就像霍金的《时间简史》,把复杂的科学道理,用浅显的画面语言深奥的科学道理表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同时,他的大量的真实例证,通过证人证言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局外欣赏也是一种享受,也不失为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研究方法。
24
发表于 2009-11-25 17:51:05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非常道2009/11/25 04:55pm 发表的内容:
“症”是患者的症状,是中医辨证施治的“证明材料”相当于法官寻求的判决“证据”,所以也是“证”。
欢迎参与。请赐教。
25
发表于 2009-11-25 19:08:44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11/25 07:22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11/25 05:40pm 发表的内容:
我以为:无论【是理解为西医的肝脏发生了病变,还是理解为机体的植物神经调节中枢的功能出了问题】都是错误的!
     中医的肝,古代就是指的右上腹腔的肝,他的功能是通过取象比类得来的;与运用科学解剖方法、实验生理学方法得来的西医的肝脏具有不可通约性,没有可比性,与植物神经系统风马牛不相及。
可能是我前面的表述不太充分,更改修正一下:
以肝为例,比方说,一个人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中医谓其肝气郁结不畅;或者一个人长期情志不遂,而出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中医谓其肝火上炎,那么,是将其理解为西医的肝脏发生了病变,还是将其理解为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从大脑边缘系统到下丘脑)的功能出了问题呢?个人以为,中医的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不是指的“右上腹腔的肝”这个器官发生了病变,而是指的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的功能出了问题,紊乱失调了。
26
发表于 2009-11-25 20:19:54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11/25 07:08pm 发表的内容:
以肝为例,比方说,一个人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中医谓其肝气郁结不畅;或者一个人长期情志不遂,而出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中医谓其肝火上炎,那么,是将其理解为西医的肝脏发生了病变,还是将其理解为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从大脑边缘系统到下丘脑)的功能出了问题呢?个人以为,中医的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不是指的“右上腹腔的肝”这个器官发生了病变,而是指的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的功能出了问题,紊乱失调了。
精神不愉快,可以使肝内胆汗分泌排泄不畅,也就是中医通常所说的“疏泄不利”,即出现“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胁痛、胸闷”,此为肝胆病;然后 由于胆汗分泌排泄不规律,又影响到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脘胀、嗳气”等症。——此时的肝胆病达不到西医的标准,因此对此种病态,西医但治胃肠,而不顾及肝胆。
中医的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也是“右上腹腔的肝”这个器官发生了病变,因为肝胆内胆汁分泌排泄不畅,致使肝胆内淤积不通畅,即如流水不腐一样,所以,此时胆囊中、甚或肝内胆管中,就容易导致细菌繁殖生长,轻者尚达不到西医胆囊炎、胆管炎的标准,而严重时即恰好是西医所称的胆囊炎、胆管炎。
因此,中医的脏腑也是西医的脏腑,只是在脏腑的功能方面,中西医各有优劣。
作为中西医融合后的医学,她既不同于中医,也不同于西医 ,而是既高出中医,又高出西医了 。她应该从“中国医学”的高度上,去评价中医、西医,进而去粗存精最终变成中国的新医学理论,而不是单从中医,或西医的角度去偏袒某一方 。二者的长外显而易见,而短处,也是俯拾皆是。
27
发表于 2009-11-25 21:04:55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11/25 09:1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11/25 08:19pm 发表的内容:
精神不愉快,可以使肝内胆汗分泌排泄不畅,也就是中医通常所说的“疏泄不利”,即出现“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胁痛、胸闷”,此为肝胆病;然后 由于胆汗分泌排泄不规律,又影响到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脘胀、嗳气”等症。——此时的肝胆病达不到西医的标准,因此对此种病态,西医但治胃肠,而不顾及肝胆。
中医的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也是“右上腹腔的肝”这个器官发生了病变,因为肝胆内胆汁分泌排泄不畅,致使肝胆内淤积不通畅,即如流水不腐一样,所以,此时胆囊中、甚或肝内胆管中,就容易导致细菌繁殖生长,轻者尚达不到西医胆囊炎、胆管炎的标准,而严重时即恰好是西医所称的胆囊炎、胆管炎。
一、此肝为“右上腹腔的肝”,又如何解释肝火上炎诸症——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
二、在解释肝气郁结时,认为“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胁痛、胸闷,此为肝胆病”,那么,患者不是右侧胁痛,而是左侧胁痛,又当如何解释?女性患者因肝气郁结,出现月经失调,也是因为“右上腹腔的肝”出了问题?
三、事实上,以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是完全可以全面合理的解释上述症状的。以肝气郁结为例,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情绪状态及机体内脏靶器官(自然也包括有肝这个靶器官)生理功能失调,在心肺器官,可以出现胸闷、气阻、呼吸不畅或困难;在胃肠,可以出现嗳气、脘胀、肠鸣、腹泻、腹痛;在子宫,可以出现月经失调;胁痛者,或单侧,或双侧,或右侧,或左侧,不一定是肝脏功能失调所致,有时只是胁间神经的痛阈增加所至。
28
发表于 2009-11-25 22:02:37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9/11/25 10:07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11/25 09:04pm 发表的内容:
一、此肝为“右上腹腔的肝”,又如何解释肝火上炎诸症——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
二、在解释肝气郁结时,认为“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胁痛、胸闷,此为肝胆病”,那么,患者不是右侧胁痛,而是左侧胁痛,又当如何解释?女性患者因肝气郁结,出现月经失调,也是因为“右上腹腔的肝”出了问题?
三、事实上,以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是完全可以全面合理的解释上述症状的。以肝气郁结为例,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情绪状态及机体内脏靶器官(自然也包括有肝这个靶器官)生理功能失调,在心肺器官,可以出现胸闷、气阻、呼吸不畅或困难;在胃肠,可以出现嗳气、脘胀、肠鸣、腹泻、腹痛;在子宫,可以出现月经失调;胁痛者,或单侧,或双侧,或右侧,或左侧,不一定是肝脏功能失调所致,有时只是胁间神经的痛阈增加所至。
“一、此肝为“右上腹腔的肝”,又如何解释肝火上炎诸症——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
——肝内胆汁分泌排泄不畅,进而加重,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即易出现细菌感染,但还达不到西医所称胆囊炎的标准时,这就是中医所谓的“肝火上炎”,而出现的相应症状,也就是这种病理变化对身体各部的影响。

“二、在解释肝气郁结时,认为“闷闷不乐、情绪低落、胁痛、胸闷,此为肝胆病”,那么,患者不是右侧胁痛,而是左侧胁痛,又当如何解释?女性患者因肝气郁结,出现月经失调,也是因为“右上腹腔的肝”出了问题?”
——肝气郁结后,患者并不会单纯的出现左肋痛,一般地是两侧胸胁均胀痛,但以右侧为甚,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肝区不适”。凡言肝郁后出现左侧胁肋胀痛者,是受到“用五行理论进行分部”的诱导,而实际上与临床不符。

“三、事实上,以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是完全可以全面合理的解释上述症状的。以肝气郁结为例,机体的情绪——植物神经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情绪状态及机体内脏靶器官(自然也包括有肝这个靶器官)生理功能失调,在心肺器官,可以出现胸闷、气阻、呼吸不畅或困难;在胃肠,可以出现嗳气、脘胀、肠鸣、腹泻、腹痛;在子宫,可以出现月经失调;胁痛者,或单侧,或双侧,或右侧,或左侧,不一定是肝脏功能失调所致,有时只是胁间神经的痛阈增加所至。”
——先有肝病,然后对植物神经所产生的影响。
肝区不适、甚或疼痛,是肝内胆汁郁积,使肝体增大胀满使然,并非肋间神经疼痛。进一步肝胆汁分泌排泄不规律,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即出现嗳气、脘胀、肠鸣、腹泻、腹痛等症。然而“肝火”后导致抵抗力低下,以致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肋间神经,而引起的肋间神经痛,则不在此例。至于对妇女月经的影响,也是胆汁分泌排泄不畅后,导致全身气机不利,或气滞,甚或血瘀而使然。
29
发表于 2009-11-25 22:12:33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中医的脏腑,不宜全作西医的脏腑看待。
30
发表于 2009-11-25 23:18:38 | 只看该作者

扒拉一下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在太空飞翔2009/11/25 10:12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的脏腑,不宜全作西医的脏腑看待。
无论中医的脏腑,还是西医的脏腑,都是以人体的脏腑实体为准,只是在认识上有些差别而已。否则,都是错误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11:59 , Processed in 0.05569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