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聂文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11-1 06:33:0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第三种 SOHU糖尿病社区 20年:  Uqd|&L
是老俞,一个与糖尿病抗争20年的人,通过20年的风风雨雨,无数次地上当,无数次地受骗,无数次地无奈...使我懂得了治疗控制糖尿病的真理------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治愈,中药降糖作用甚微,糖尿病人降血糖一定要用西药。  b8B4.<
所以对象聂文涛那样的“医生”必须充分揭露,




想揭露什么?
有些糖尿病患者已经说过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所以,中医治疗糖尿病,完全可以建立在“治养”兼顾的基点上,
中药可以养生,可以对肾脏、心脏、肝脏、胰脏等进行护养,并且可以对血糖的升高,进行自然抑制,
只要这样,就比西医西药对三大杀手病患者,应用西药治成痛苦的终生病,强了100倍!
中华民族医学,根在民间!!!
22
发表于 2006-11-2 11:18:4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胰岛素有弊端这有可能。
但有效作用大于弊端还是小于弊端?
如果胰岛素真的很糟糕,那从中医来讲有什么好办法,比胰岛素效果好的?
23
发表于 2006-11-2 22:17:0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中药有抑制血糖的,也有养生的,
但是,中医有个缺点,可以送药,不能送方。
24
发表于 2006-11-3 00:23:1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支持!!!!!!!!!!!!!!!!!!!!!!!
10月7日是张功耀值得庆祝的日子,他终于被传统媒体关注了,他领衔发起《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终于传到卫生部官员的办公台上了。但卫生部公开表态称“这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和抹煞。”看来张功耀并不总是正确的,并不总是占领“状元及第”的至高点,如果文人落地就会内心不平,那不知张教授是否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扛着反“最大伪科学”的旗子招徕“美金或英镑、日元”等外快,君不见,“王老吉凉茶”销售量05年首次超过了“**可乐”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量,于是其总部一方面在“香港”研制“**凉茶”,另一方面又积极寻找“商战良策”,于是又操起了三十年代的旧招,“中医不科学、中医要废止”曾帮助药商掌控旧中国医疗卫生命脉,于是总裁批示“支持灭掉中医的论战,五十亿($5000000000美元)都值得投资,”于是中国落第的教授有了挣钱的大好机会:“签名就可领美元”, 《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的公告》于是炙手可热,教授级别的,签名就可领取5000美金。百万人签名尽在掌握,“凉茶”“可乐”商战决胜于饮料之外。
除了能挣美元之外,张功耀又可以挣韩元了,因为韩国在中医申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争后 韩国人竟然说他们发明了汉字,因为在不知不觉中韩国已经将“端午节申”遗成功,如果汉字申遗成功,“其首都又可以从“首尔”改回“汉城了,更不可以随便骂某人”汉奸“了,因为这侵犯了邻国的文化遗产专有权。如果中国自己灭掉中医,韩国顺理成章地将“中医”申遗成功,可以开始大把赚钱了,就没有闲功夫在找“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证据了,到时候给功臣“张功耀”发个荣誉教授奖什么的,就可以挣韩元了,岂不幸哉!不过韩国人也要注意,日本若将“大和汉方”改回“汉方”将有一番博命之战。
25
发表于 2006-11-3 10:32:0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炎黄子孙:
中药有作用这是肯定的。否定中药就是否定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但是:
我想知道中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与胰岛素比较哪个更好。?
中药的好处在那里?弊端在那里?
胰岛素呢?
26
发表于 2006-11-3 14:01:1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最好实事求是,若是骗子就承认。
27
发表于 2006-11-3 22:30:3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怎么没人回答?

你们说来说去,都不知在说些什么了?
暂且不说谁对谁错。
请先回答问题!!
28
发表于 2006-11-4 10:01:0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这个贴子最后由炎黄子孙在 2006/11/04 10:07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王东方2006/11/03 10:32am 发表的内容:
炎黄子孙:
中药有作用这是肯定的。否定中药就是否定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但是:
我想知道中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与胰岛素比较哪个更好。?
...

我的体检数据存在问题该用中医、或西医解决?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0-30 17:49:5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在生化检查结果中葡萄糖7.96 mmol/L参考值3.80--6.20。我不知这些数据是什么概念,只是感觉手脚酸软。检查的建议书:血糖增高。请懂得的网友指点。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0-30 18:01:2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网上中医,西医的,闹得很凶,这可是试金石。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0-30 21:29:2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在真实问题面前,我想得到帮助,难道天天论中医,或西医的都是叶公好龙不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琉球王国保卫者 于 2006-10-30 21:47:5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告诉你一个小偏方,
凉白开水泡绿茶,每天三杯,3个星期后会好转,3个月后,如果没有其他病因,估计会正常。注意要节制糖和淀粉的摄入。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平常时代 于 2006-10-30 21:48:5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首先你可以进食药膳;
而后观察一段时间再按新情况请教中医。
然后在半年后再次验血,是否大有好转,甚至完全康复。
--
舍弃小我得大我,舍弃大我得无我,
无我才是真正我,无我才是永恒我。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净庐 于 2006-10-30 22:00:30.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现在不要吃什么药,但要注意饮食起居,切忌烟酒肥腻,晚上不要吃点心,锻炼以太极拳为最佳,常用翻白草或白茅根泡茶,不要上西医的当,也不要上看广告“祖传秘方”的当,但是中医的体征与西医化验还是需要的!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0-31 12:30:4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谢谢朋友们的帮助!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1 06:58:3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10月31日,用“铁观音”泡白开水,今天11月1日,排尿更清撤,手脚酸软好些。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06:55:5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今天(11月2日),感觉与昨日没什么变化。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16:57:24.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11月2日下午,手脚没有酸软的感觉,如果网上有我这种感觉的朋友不仿也来亲身体验,我用绿茶泡温水喝,没计数量,只是当茶喝而已。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17:32:2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不懂中医,但我知道中医的理论核是平衡,不是五行,五行只是符号,就象数学中的X,人体平衡,身体健康,不平衡则生病,这根我们的物理学是一致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不变,物体受不平衡力,则变化。从这一点看,古人论点符合科学规律。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17:35:1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国古代就有动手术这门医学,西医学了动手术怎么就变成的西医,这点我不明白,我支持中医有实用的部分,也支持西医有实用的部分,有实用的就是科学。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小湖 于 2006-11-02 17:43:3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耐糖量降低。西医的说法。
注意饮食,多运动。晚饭后散步,40分钟。
不用服药,一个月后再查。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17:46:1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的血糖增高,是有预见性的,因家里的生活习惯少吃疏菜,我知道早晚因此会出问题,但与家人讲不通,最近把医检的况告诉她,才有所改变,我抽烟,但不喝酒,身体也不胖,时常做些体力活,以防止身体发胖,从以上这些事实,说明是我生活中掇入的营养不平衡而造成血糖的升高,不知我分析的对否?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中国箭 于 2006-11-02 17:59:1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醒起中华]网友:
你的体检数据存在问题应该既可用中医、也可用西医解决?
因为生化检查也只是分析\诊断的一种技术手段,
西医可用它,
而它也正是中 医的望闻问切的的一种延伸而已!
而正确的分析\诊断还要靠中或西医,
分别或共同,
通过他们大脑的直接的望闻问切判定的啊!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18:02:0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上面说过,我支持中西的实用部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汉唐来客 于 2006-11-02 18:07:2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谁给你做的体检就找谁治去!!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数字化牛皮糖 于 2006-11-02 19:20:3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如果您年岁在50岁以上,基本不需要治,多吃素,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在40岁以下,则可能需要中医系统的治疗.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中国箭 于 2006-11-02 19:41:1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醒起中华] 网友:
你说:
"网上中医,西医的,闹得很凶,这可是试金石"。
是什么意思?!
希望你正确认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测验手段,
对中\西医都适用!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中国箭 于 2006-11-02 19:46:4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很好!
你在大家的帮助下,
认识确实很有提高!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天下小事 于 2006-11-02 19:48:24.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楼主的问题不大,用中医也许可行,也许可以先控制饮食而不用药,不过不是所有血糖升高都能依靠中医。我一个同学,不到20岁时发现高血糖,起初是中西医并用,还打太极拳,感觉很好。后来却不大有效了,他已年近60了。
几年前我想找他学太极拳,却知道他早已不打了,问为什么,说是没用的。他是严重的一型糖尿病,他的母亲也是糖尿病,且50多岁时死于糖尿病并发症。现在他每天注射胰岛素,对打针的时间据说也很有讲究。他的胰腺几乎完全无用了,但不吃中药,并不是热衷于中西医之争,只是因为无效。如果停止注射胰岛素,可能很快重蹈母亲的复辙。
据说中医重整体重系统,希望介绍能治疗严重一型糖尿病的中医药,我代同学感谢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21:25:2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中国箭
=========你好!我们不懂中医、西医,我们不怕不识贷,只要贷比贷,不看广告,只看疗效,我们要的就是实效。据说西医中有个圈套,就是设计西医时,必须让患者依赖它的药物,以达到制药者利益的目的。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华人中医学友 于 2006-11-02 21:33:2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第1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华人中医学友 于 2006-11-02 19:51:1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5 糖尿病中医自然没有胰岛素的,那么他们怎么辩证呢?难道故弄玄虚一下,病人的胰腺中的B细胞就恢复了功能么?当然不会.哦,我忘记了,中医根本不用知道糖尿病和胰腺中的B细胞有关,他们只要拔两把草药就可以鸟~~~




世界上还有这么笨的人吗?
什么糖尿病,什么怎么治,
有人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所以,中医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可以对肾脏、心脏、肝脏进行养生兼治,
中药有多种在抑制血糖方面,都是很不错的,
当然,需要的是开发,因为中医之根在民间!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华人中医学友 于 2006-11-02 21:46:44.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的大哥,也是患有糖尿病,是香港居民,治病不要钱,
可是治了几年,治成了糖尿病、高血压,有一次晕倒在大街上,
后来,服用本人的中药丸,
现在,4个字,
生龙活虎!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21:49:4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天下小事
=======你好!我不懂中医,但在这网上看了一些中医道理,西医着重于纵向逻辑思维,而中医着重于横向对比思维,如:把人看成一个生命体,而后借助于简单的生命体来对比,如植物生命体,一切的病都要靠生命体自身的修复,药物只是起到助的作用,通过增强人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达到修复病体;而西医则是对抗病原,达到速效,但增强病原体的底抗力,以后再发生这样的病,用药量就得增加,或用其它的药物,以上讲的自己对中西医的理解,不对不要见笑。
依照以上的中医观点,人体对血液葡萄糖吸收转化功能的减弱或是过滤功能的减弱,从中医的观点看是人体脾的功能减弱,需要健脾的食物,希望得到行家的指点,谢谢!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华人中医学友 于 2006-11-02 21:51:24.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我大哥的年纪,才近80。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21:57:5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华人中医学友
========好!好!天下奇人多也。你帮我看看我上面提供的数据是不是很严重,我去体验的前一天,吃了酒席,但没有喝酒,我感觉多吃了高蛋的食物,小便时的气味有点不同,我估计平时血糖含量没那么高,但手脚酸软有较长的时间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中国箭 于 2006-11-02 22:18:0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醒起中华] 你好!
我们不要把中医、西医对立起来比,
西医中是有些让患者依赖的药物,
中医也有应改进\提高的方面,
应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中国箭 于 2006-11-02 22:29:5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醒起中华] 你好!
我们不要把中医、西医对立起来比,
西医中有让患者依赖的药物,
中医也有需要改进\提高的方面,
应取其利,而去其弊!
并应促使:
中医、西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以达到提高疗效\造福人民的目的!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9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润森 于 2006-11-02 23:51:2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现在不要用药,坚持系统的锻炼,以陈式太极拳为主,配合每天10分钟的倒立(可以头顶地)-----金玉良言!!!!有若干成功的例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0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3 06:49:2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今天11月3日,手脚没有酸软的感觉。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华人中医学友 于 2006-11-03 08:51:57.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第2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2 21:57:5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华人中医学友
========好!好!天下奇人多也。你帮我看看我上面提供的数据是不是很严重,我去体验的前一天,吃了酒席,但没有喝酒,我感觉多吃了高蛋的食物,小便时的气味有点不同,我估计平时血糖含量没那么高,但手脚酸软有较长的时间了。



谢谢!
你的体检数据,说明了血糖有问题[中医没有医学检验仪器,这是一个不可欠缺的缺陷]
所以必须注意,也是基本等同于自疗方式:
1,糖类暂时决对不能食用。
2,水果可以适当食用一点,大米还是要吃的。
3,要作一些运动,但一定要符合自己的习惯,千万不要作自己不想作的,或是非常勉强的运动,以有兴趣,有适度为好。
4,睡前不能吃东西。
5,糖尿病患者,长寿者众多,无须紧张,紧张反而会导致内分泌更加严重的失衡,所以要安心,睡眠时更要安心,这是恢复健康的第一步。
6,中药“人参”与“山药”是治疗与养护糖尿病患者的主力军,可以适当地食用一些,非常有益处。
过段本人的中医院就要开办了,若有需要,到时再说吧。
也许,你都不知什么时候都已经痊愈了呢!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华人中医学友 于 2006-11-03 09:03:35.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有些西医生说,糖尿病患者,必须争取把血糖严格控制在6.00 mmol/L
那么,在这个血糖"仿正常"的常数下,才能使身体健康起来.
"也许"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因为,利用科技药物的干涉,虽然从表面测试的数据,可以获得一个好的"疗效"结果,
但是,正是由于这个结果,却在实际之中,已经非常严重地抑制了生命生物质运动自身的自疗修复能力,
因为,当药物全部取代了生命运动规律固有复制与修复能力的时候,终生病就产生了!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晴空惊雷 于 2006-11-03 12:45:16.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醒起中华 朋友:
告诉你西医怎么看你的病。
你的帖子里这么说的:
在生化检查结果中葡萄糖7.96 mmol/L参考值3.80--6.20。我不知这些数据是什么概念,只是感觉手脚酸软。检查的建议书:血糖增高。请懂得的网友指点。
看了你的病情简介,西医内分泌科的医生会这样问你:
首先,先说明你所检测道德血糖值,是空腹,还是餐后?因为你不懂,所以这个关键问题你没有说明。
空腹,以早晨未进食前为最准。如果你的血糖值是空腹测得,那么医生会告诉你,再次空腹复查。如果两次空腹血糖值都超过7.0 mmol/L,那么你确实得了糖尿病。
如果你的血糖值不是空腹血糖,现代医学里叫任意血糖,这个任意血糖只有两次超过11 mmol/L,才能确诊为糖尿病。
看看化验报告怎么说的?
检查的建议书:血糖增高。
这个报告的潜在意思是,应该进一步明确你的血糖增高的原因。对于这个报告,西医医生都会追究其原因的。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4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3 12:47:58.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华人中医学友
=========给全国糖尿病福音,非常感谢你!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5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3 16:35:3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今天出门,有点累,但没有以前那种手脚酸软的感觉。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刘福林 于 2006-11-03 20:46:09.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第3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华人中医学友 于 2006-11-03 09:03:35.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有些西医生说,糖尿病患者,必须争取把血糖严格控制在6.00 mmol/L
那么,在这个血糖"仿正常"的常数下,才能使身体健康起来.
"也许"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因为,利用科技药物的干涉,虽然从表面测试的数据,可以获得一个好的"疗效"结果,
但是,正是由于这个结果,却在实际之中,已经非常严重地抑制了生命生物质运动自身的自疗修复能力,
因为,当药物全部取代了生命运动规律固有复制与修复能力的时候,终生病就产生了!
------------------------------------------------------
呵呵.....说的好,西医的局限性就在这里.
刻意控制饮食,后果是可怕的!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7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3 21:18:43.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感谢二位医学高手捧场,如果看到此帖有需要这二位医学高人,请你向他们多多指教。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653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8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醒起中华 于 2006-11-04 07:51:25.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11月4日,身体感觉正常。


29
发表于 2006-11-4 10:02:47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本人现在在新华网的用户名:华人中医学友
30
发表于 2006-11-4 15:40:18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怎样“欺骗了整个科学界”的?[原创]

不知所云。
麻烦好好把你的观点说说。不要搞些这乱七八糟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5 08:03 , Processed in 0.0642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