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丁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7 19:39:17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经别]
《灵枢·经脉第十》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上气喘喝,烦心胸满,]是气实在胸、肺;[小便数而欠]是肾气不足,[是主肺所生 病者,]即肺之子肾病,这个“病”与现代的肾病相反,内经以虚者称“病”。即肾阳虚或兼气虚;现代肾病大多阳气盛,或阳盛气虚;
是五行相生的公共循环系统受影响。
《灵枢·经脉第十》“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灵枢·经脉别论〉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为六合也。

从[别走阳明也],可以说明:[经别]是指从五脏之正经别走而络属表里的通道,注解;别出络脉的说法是混淆了概念。
[经别]也不是简单的分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可以看出,简单的分支称“其支者”。
22
发表于 2008-10-17 19:49:25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现代的肾病
指的是細胞實體的病變
中醫之病
是功能性的
陰陽不足皆謂之病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7 19:53:21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后皇嘉树2008/10/17 06:30pm 发表的内容:
我看了他们的文章,陳總版主羅先生與袁先生恰是借用現代科學知識去解釋中醫醫理的代表,应该是正途呀,你说陳總版主羅先生與袁先生恰是西醫哲學的代表,有什么证据吗?
欢迎后皇嘉树先生参与讨论。
先生说:陳總版主羅先生與袁先生恰是借用現代科學知識去解釋中醫醫理的代表,
只因現代科學知識多了去,把中医定位在哪一个层面,是关键,
把医学硬劲套上哲学的外衣,总是怪怪的,
个人认为,哲学是一种思辨认识方法,脱离了现实,哲学与现代意义的玄学实在没有区别,看哲学历史,可以发现,正是那么一种微妙的嫁接,就轻而易举地把哲学从科学意义引向虚无与霸道。
24
发表于 2008-10-17 20:00:47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繼續說腎病
人體很奇妙
備載容量很大
前一陣子賣腎的新聞很多
因為人有兩個腎
賣掉一個
還能活
按西醫生理學
要到一個腎剩下原本功能的三分之一
在生理檢驗上才能察覺
此時已難治
可是以中醫之醫理
在陰陽有"病"之早期就能察覺
不致釀成"不治之症"
所謂"上醫治未病"
這就是中西醫哲學不同
所導致截然不同的後果
25
发表于 2008-10-17 20:24:45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逸湘先生,别计较这些事了,时过境迁,要向前看,再来一碟素菜:蒜蓉豆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6
发表于 2008-10-17 20:32:13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后皇嘉树2008/10/17 08:24pm 发表的内容:
逸湘先生,别计较这些事了,时过境迁,要向前看,再来一碟素菜:蒜蓉豆苗
這不是在計較
是在明理
你看明白了嗎?
中西醫對"不病"
或稱"健康"的定義是不同的
27
发表于 2008-10-17 20:37:23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繼續說腎
腎之諧波是二
也必然是二
讀過西方物理學就會明白
動脈血液走至此
其只能是二的諧波
而且腎是二個
如給切了一個
照西醫說法
人還可"健康"的活下去
可是腎由二變一
頻率就變了
腎經就病了
照中醫觀點
這人
就病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7 20:37:44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逸湘2008/10/17 07:49pm 发表的内容:
现代的肾病
指的是細胞實體的病變
中醫之病
是功能性的
...
逸湘先生:
总觉得西医的生理学不同程度地深入各种等级的中医人心目中?
"现代的肾病
指的是細胞實體的病變"
这是西医的观察视角;
同一种病,从中医视角解释病机,“气伤痛,形伤肿”“气积有形,以变正名,”。产生細胞實體病變的,必是中医的阳盛,或局部火燥。
若阳虚之肾病,在西医论说,只是功能欠缺,如小便清长或不禁等,
但中医真实的不是说功能!是说细胞生成之先及产生功能之先的物质,气之多少、刚柔、顺逆。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7 20:45:46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后皇嘉树2008/10/17 08:24pm 发表的内容:
逸湘先生,别计较这些事了,时过境迁,要向前看,再来一碟素菜:蒜蓉豆苗
真是画饼充饥。


-=-=-=-=- 以下内容由 丁和2008年10月17日 09:27pm 时添加 -=-=-=-=-
才华横溢。至少在全球中医药论坛是横溢之举。
30
发表于 2008-10-17 20:54:59 | 只看该作者

请南京陈斌总版主闲话经络与神经

下面引用由丁和2008/10/17 08:37pm 发表的内容:
逸湘先生:
总觉得西医的生理学不同程度地深入各种等级的中医人心目中?
"现代的肾病
指的是細胞實體的病變"
...
這麼說吧!
中醫經絡學已精密到微觀
西醫之腎病可約略接近中醫之腎血分病
就是已過了氣分病的階段
腎之陰如滋養不足中醫就歸為氣分病了
因為時間久了
腎之血分或稱細胞實質就一定會病了
可是在氣分病的階段
西醫不認為是病
甚至在中醫已至血分病之初期
西醫還不認為是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4 08:56 , Processed in 0.07527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