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易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5-16 12:55:56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赞成  但阴阳五行真的没什么难的
22
发表于 2008-5-16 13:38:07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把活五行节气变成死五行物质,就是现代中医死亡根源。
楼主说的对,支持!!!
没有对大三元节气规律通透了解,是不可能入歧黄术门槛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5:28:09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还是知音多,追求真理的占主流,感谢网友们的支持。
阴阳五行理论是科学的,不是一般的科学,而是非常的科学,只要我们找到其与现代科学融合的密码,就会被古人们高度的概括能力所折服,就会意识到无论我们从数还是从理去解读,它的丰富的哲理与智慧都令我们信服从而让我们倍感骄傲。遗憾的是,它的本质面目和科学性却被现代人费解了,甚至把它套上朴素认识论的枷锁,并充斥在教科书中,让那些青年学人们一接触到中医学心灵上就留下中医学还不算科学的阴影,如此长期以往中医药不越来越衰退又待何时?
24
发表于 2008-5-16 15:56:49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其实五行学说在汉武帝时已经被董仲舒搞得形同傀儡了!其实只要反观春秋战国时期的五行学说以及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就会初步了解其实质。但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许多在焚书坑儒后残留了的那一点先秦百家学说受到进一步压制,最后阴阳五行学说变成了木偶雕塑一般,就那么点生化克制了!可笑的是在相沿百世的阴阳五行学说都是在巫卜星象地理那套东西,而许多人到奉这类仅剩下躯壳木偶般的东西为精华,真是可笑!
说学医要有本源,其实阴阳五行学说又何尝不要追根溯源!
可惜沉寂前年的精华,到了清代才被少数学者型的医家考证出了少许眉目!却有欲言又止!
25
发表于 2008-5-17 21:27:33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楼主说得有道理,阴阳五行学说是科学的,只是过去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科学性,希望能作一些具体介绍。
26
发表于 2008-5-17 23:14:52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首先我们要承认充斥在中医教科书中的有关对阴阳五行理论的认识是站在朴素认识论的角度形成的”。——这样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
    所谓“充斥在中医教科书中的”,是什么年代编写的?那个年代是弘扬“朴素认识论”的年代吗?那明明是用科学认识论、用辩证唯物主义武装头脑后而编写的啊。
    立论为什么要用篡改历史事实的手段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最不失真的既为“朴素”,她存在于中医原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
    因为楼主为了推销《阴阳系统论》,那是基于唯物论、科学认识论的,它与教科书相比,仅仅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
    科书受到广泛的批评,所以,楼主必须抹煞教科书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认识论的事实,将教科书标识为“朴素认识论”,以便表面上批判教科书,实质上继承教科书的认识论,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科学化”、“现代化”,暗度陈仓;
    且看楼主的真实意图:
    “而传统上的学说莫说没有这样的时空慨念,连把阴阳与五行这对形式与内容的基本慨念(要知其所以然请参考华夏阴阳运气理论第一人刘玉珍老师的《阴阳系统论》)也被活生生地切割了”——这又是抹煞事实。古经具在,良验难诬。
    由此可见,楼主批判“朴素认识论”,是朝着“传统上的学说”而来的,批判教科书仅仅是其面具而已。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14:57:42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张先生的回答是自相矛盾,(1)、你既承认现有教科书的阴阳五行理论的阐述偏离的它的本质含义,同时又在维护它所谓“朴素”的权威
(2)、不是以科学的事实为依据辩论,而是有凭感情(其实是偏见)说话、想让不明真相的网友盲目听信他的自相矛盾的言论。如“最不失真的既为朴素”,请问现在对阴阳五行的“五行就是指末火土仅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一类的注脚还不失真吗?
(3)请张先生不要把学术辩论与所谓的推销绞盘在一起,我莫过是刘玉珍老师《阴阳系统论》受益者,至于该书的销售多少或有没有销售均与我无关。我莫过是想基于中医学理论现状、弘扬真理罢了。因为作为一个中医学工作者、如果连阴阳与五行是什么关系的起码理论知识都不太明了,终究会有或多或少的缺憾,起码不少人会有这种感慨!
既然张先生认为最不失真的即为朴素,我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对阴阳五行理论的认识不要失真,那么你认为怎样对阴阳五行来认识才最不失真呢?维持请你回答;(同时我先回答)
1.阴阳五行学说是不是科学的?
(楼主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本身是科学的,这种不是所谓朴素认识论就能表述得了的,而是在时空上无懈可击,已经接近绝对真理0
2,现有(包括过去)的理论是不是已经把它的科学本质阐述清楚了?
(没有,传统上也只见过顾名思义的感性认识。更不说形式与内容、时间与空间这些这些深层的理论问题,单说五行的“五+六气的”六“在数理上的科学性,除了刘玉珍老师的《阴阳系统论》能给一个明明白白、没有任何一点含糊的、没有人敢说没有达到最客观、系统、全面的科学认识外。自古到今已有的文献没有过。如果你或任何人认为我的话有水分,那么我可以接受你任何方式的赌注)
按;越是科学的东西在道理上越简单,越会让人得到理解,不会有任何的神秘感。我的意思是说,一旦我们认识到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本质,就会意识到我们离它的真谛并非遥远,但如果我们没有找到接近它的途径,也只能在它的外围绕圈子。


-=-=-=-=- 以下内容由 易手2008年05月18日 04:02pm 时添加 -=-=-=-=-
本人乃近花甲的小老头,视义差,打字时有些看不清,所以有非要校正不可的错别字只好补正;偏离了它的。。木火土金水。。现在请你回答。。
28
发表于 2008-5-18 16:24:39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易手先生说我自相矛盾并不存在。
    现代教科书并没有正确反映“朴素认识论”,那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而且是用科学认识论进行的。所以,现代教科书是科学认识论的表述,不是“朴素认识论”的表述。
    这一点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1.、2.。
    对另两个问题:
    1.阴阳五行学说是不是科学的?
    回答是:阴阳五行学说无所谓科学或非科学,就是说,她既有科学性又有非科学性,用“科学的”或“不科学的”来分类,是自设障碍,往往会落于思维混乱中而无明。所以要返璞归真。
    2.现有(包括过去)的理论是不是已经把它的科学本质阐述清楚了?
    回答是:可以说阐述清楚了,也可以说没有阐述清楚。因为科学是不断进步的(修正过去的错误),所以,以某一阶段的科学认识来衡量,可以说阐述清楚了;而用后阶段的科学认识来衡量,可以说没有阐述清楚。所以叫做“五十步笑百步”。
    我再为你加一个问题并先回答:
    现有(包括过去)的理论是不是已经把它的真谛阐述清楚了?
    回答是:在《内经》时代,这是常识,借用《内经》一句话“此童子之所知,问之何也?”。而现代在滥用科学认识论的情况下,失真矣。所以要返璞归真,要归复于传统文化的思维状态,来感悟其真谛。也就是说,要用最不失真的“朴素认识论”,来学习中医学。
    科学仅仅是在认识物质世界上有巨大的成就,但对人本身的认识,科学还没有开窍,尤其是人类认识本身之然及其所以然,即人类意识之然及其所以然,意识上的执著,有什么利弊根本就无知。所以,返璞归真是意识的高级状态,那是要长期修炼才能够的。
    回答应该够彻底了吧。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8 18:02:01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张先生的回答是违背客观事实的;
1、现有的朴素认识论是因为那些人没有把握到阴阳五行理论的真谛,而又用现代哲学思想对它不能一理贯通,所以就作出了如此错误的结论。这种没把握到本质的表述怎能称得上”是科学的认识论的表述“?
2、张先生说”阴阳五行学说无所谓科学或非科学“的言论更是绝对错误的,世界上没有也不存在游离在科学与非科学中的东西,只能说对某些东西我们目前还没有对它形成科学的认识,但不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在内,因为它的科学性已被刘玉珍老师的《阴阳系统论》全部认识清楚了。我并可以回答任何人与阴阳五行科学认识有关的任何问题。如果阴阳五行学说是游离在科学与非科学的东西,那么与它为理论框架的中医学又算什么?你的观点比张功耀要取缔中医的做法更可怕,更能影响到中医学的发展、
3、你又在自相矛盾。依你之说法,过去已经把阴阳五行理论的真谛说清楚了,那么是怎么说的?有阴阳与五行是什么关系的起码表述吗?
4、不错、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民的认识也无止境,但你知道么对任何事物莫一阶段的认识,人们又是把握得了的,如指导中医学实践的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性,我们就能把它认识清楚。又如对构成每一疾病的基本矛盾(即由正气与邪气构成的规范的中医学病名)、及其表达这对对抗性的矛盾在一定时空变化的证等等,在实践中人们也能把握或随着认识的深化予以把握,这也是中医学在研究发展的基本任务。
5、在现代语境中”朴素认识论“不能让中医学接受。也已既有的中医学要追求的相差甚远。因为其指的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中医学无论病名的确定或是证型的把握,单纯的感性认识都不能完全取代,都不能没有理性认识这个环节。
所以,张建国的观点和言论都是站不住脚的。若你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希望你好好补一下你阴阳五行理论水平,不要认为你不知道的世界上就不存在。当然,我要向你学的东西也一定不少,但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你最好先谦虚一点。
30
发表于 2008-5-18 21:19:15 | 只看该作者

朴素认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还要统治中医教科书市场多久?

    我们的讨论最好不要散乱,将问题一个一个地讨论清楚,再进行下一问题。
    上述回答是针对你27楼的问题的。
    你的1,认为我“既承认……又在维护……”是自相矛盾,我的回答是否清楚:教科书所表述的不是“朴素认识论”,而是用科学的认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所以是偏离的,而我在前面就明确“朴素是最不失真的”,你现在还认为我这是自相矛盾吗?
    你的2,将教科书的注脚表述为“朴素认识论”,这是你的说法,我在26楼已经质疑了这一说法,这可是历史事实呀。在这种毫无依据的说法下,将现代教科书注脚的失真,说成是“朴素认识论”的失真,也就毫无依据。你现在还认为我这是自相矛盾吗?
    请将我的表述是否“自相矛盾”探讨清楚,然后再具体讨论我的表述是否正确,饭要一口一口地吃,问题要一个一个地探讨,你的29楼问题先搁在一边。
    我的回答没有回避你的问题吧,我所说的都可以前后呼应,而且立论首在“实意”,“实意”是在事实依据下立意,不是在教条教育下立意。志不养,意不实,意不实,虑不汇,则参会不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23:04 , Processed in 0.09844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