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版纳福龄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13 17:01:11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呵呵!“科学”苛刻地关闭着大门!
22
发表于 2009-1-13 17:32:50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取象比类是对于易象理论的一个概括,而易象只是一种理论,并不是一种认识方法,这是显而易见的。
   取象比类是一种概念的规定,这种规定不是源于对事物的考察分析,它只是一种理论性的规定,对于这种理论,“信不信由你”,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根据这种理论所做出的推论,不能够满足由“个别到一般”这样一个概念形成所必须的条件,因此它不是事物真实属性的抽象,因此它也就不具备科学的逻辑学意义上的属性概念。
   例如,上文所说的“羽、咸、黑、藏、寒、北、冬、肾、膀胱、耳、骨、恐、呻、栗具有水的属性”这样一个推论,在科学的认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一些东西与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它们也就不是一个属性概念。这也就说明了取象比类不是一种认识方法而只是一种理论。
===========================================================================
     1   取象比类是对于易象理论的一个概括
     回复:易象理论已经是抽象再抽象,概括再概括,他已经不能再抽象,再概括了。易象理论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得出来的。
     2   取象比类是一种概念的规定,这种规定不是源于对事物的考察分析,它只是一种理论性的规定,对于这种理论,“信不信由你”,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回复:心原来曾经归属于土,后来觉得不妥,经过实践检验,重新把心归属于火。五行归类,是经过反复实践检验,而后规定的,也不是哪一个人规定的,而是处于不同时代的人(使用文字、语言)反复“商量”,而后规定的。
     3   阴阳,金木水火土已经不是具体的事物了,他们是“属性”的代名词,是抽象概念。
23
发表于 2009-1-13 17:57:06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认为中医不科学者,事实上,大部分是对科学的概念不清。
24
发表于 2009-1-13 18:15:41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争论诸君,建议一读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的吕炳奎老之亲子吕嘉戈先生之《中国哲学方法·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之第一第二和第四章。
25
发表于 2009-1-13 19:21:58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1/13 05:57pm 发表的内容:
认为中医不科学者,事实上,大部分是对科学的概念不清。
甚是!
“科学”是什么?“理论”是什么?“认识方法”是什么?
26
发表于 2009-1-14 11:40:33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这个问题讨论到现在引出了许多概念:象、类、逻辑、科学等。
27
发表于 2009-1-14 11:56:39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果然要比一些夸夸奇谈的人有远见!

楼主的认识要胜过许多徒有虚名之辈。
28
发表于 2009-1-14 16:11:01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这个问题讨论到现在引出了许多概念:象、类、逻辑、科学等。
    “科学”是什么?“理论”是什么?“认识方法”是什么?
===========================================================================
     对于这些概念的定义,恐怕不是我们这些学医之辈能够说得清楚的。还是围绕取象比类,讨论临床上如何取象比类进行辨证论治为好。孙曼之先生的深刻体会发人深省。
   
29
发表于 2009-1-14 16:16:12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color><color=red><font size=18>中医的藏象学说是取象比类的前提。离开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取象比类就难保不发生错误。</font></color><color=black>test!
30
发表于 2009-1-14 17:18:54 | 只看该作者

取象比类就是类比推理,不是什么特殊思维方式

下面引用由fans2009/01/14 04:16pm 发表的内容:
</color><color=red><font size=18>中医的藏象学说是取象比类的前提。离开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取象比类就难保不发生错误。</font></color><color=black>test!
中医脏象经络学说是由取象比类的方法得出来的,又通过取类比象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3 14:40 , Processed in 0.0513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