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6-22 00:00:29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阅过……
从南京陈斌 先生到这个论坛的时候开始,就看见陈先生一直在努力地用现代的语言、概念,病理、生理等诠释中医——只不过开始的时候比较笼统,现在更加具体了——赞一个!——钦佩你一直认真地思考中医!
从人体结构、形态及病症反应而言——中西医研究的对象的确是一样的。但是中西医研究的方法和具体对象却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外感性疾病:西医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致病因素、人体理化改变和这种改变带来的人体的生化、病理、生理的相应改变,强调的是系统相关性。而中医却是通过对肌体组织器官等在“应激”时,其功能状态发生的改变的研究,来研究致病因素、机体相关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强调的是“应激”状态下的功能相关性。这就形成了中西医在治疗上的差别存在——西医的治疗在于消除生物学的致病因素,或者阻断微生物致病的环节,消除、减少或者调整病变下的生化、病理、生理改变。中医的治疗在于调整,或者恢复“应激”状态下改变了的功能状态。
啰嗦半天,其实精炼诚如“zhengyou”的观点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06/20 08:50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治疗在于调节人体气机生化。
明白了这些——也就可以明白,中西医现在是相互都融不了对方(至少近段时间内是这样)
另外《伤寒论》论言“伤寒六病”,然而仲圣通过“伤寒六病”阐述了——部分的中医病理学!所以“伤寒能钤百病”非为谬语!
先生所论“不能充分认识掌握病人疾病的病因、病机、转归预后,不能算为一个合格的医生。”——诚然非常重要,但是或有偏激——其实临床上有些疾病是不能把握其“病因、病机、转归预后”的。经历过一些临床后就会明白这个现实。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 2009/02/12 08:19pm 发表的内容:
证态新概念可以同时完成对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的分割与重组,如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可以形成一个有机融合的病理过程,即卫分证、太阳经证、前驱期是感染的急性反应期,以非特异性临床症侯群为特点;气分证、阳明证、少阳证是轻度全身炎症反应发热与典型的局部炎症反应的组合;营分证是脓毒症或者MODS的早期;血分证是脓毒症或者MODS合并DIC;三阴经病是感染的慢性期。
呵呵……恐怕你还需要更深入、更仔细地研读《伤寒论》《温病学》——其实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都可以出现脓毒症或者MODS诸征候的,三阴病也不是急性疾病的慢性期……
22
发表于 2009-6-22 00:51:55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难怪现在的有志之士学中医总是学不好,其最大的根源在于总是把中医用西医的模式去分析,千句万句不离感染.可以说"感染"二字成了学习中医的最大障碍物,希望大家能悟出这个道理.

-=-=-=-=- 以下内容由 阴阳四气2009年06月22日 09:06pm 时添加 -=-=-=-=-
在中医里的外感致病原因,是风寒暑湿燥火,也只有风寒暑湿燥火才是真正的致病原因,微生物只不过是一个后续反应而已.切记切记......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1:53:05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22 00:00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所论“不能充分认识掌握病人疾病的病因、病机、转归预后,不能算为一个合格的医生。”——诚然非常重要,但是或有偏激——其实临床上有些疾病是不能把握其“病因、病机、转归预后”的。经历过一些临床后就会明白这个现实
临床上确有些病症不能认识把握其病因病机及转归预后。但从整体上言,医生在对病人的病症进行诊治工作时,不仅仅是开方治疗,而包括了对病情的诊断与认识。清喻昌言:故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2:02:03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22 00:00a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 在 2009/02/12 08:19pm 发表的内容:
证态新概念可以同时完成对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的分割与重组,如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可以形成一个有机融合的病理过程,即卫分证、太阳经证、前驱期是感染的急性反应期,以非特异性临床症侯群为特点;气分证、阳明证、少阳证是轻度全身炎症反应发热与典型的局部炎症反应的组合;营分证是脓毒症或者MODS的早期;血分证是脓毒症或者MODS合并DIC;三阴经病是感染的慢性期。



呵呵……恐怕你还需要更深入、更仔细地研读《伤寒论》《温病学》——其实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都可以出现脓毒症或者MODS诸征候的,三阴病也不是急性疾病的慢性期……
一、上述引言来自于本坛中西医融合观版主的文章。
二、关于三阴病不完全是急性疾病的慢性期,表示认同。以前在讨论中,也有过类似的观点。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7/08/02 07:21pm 发表的内容:
基本认同。
部分需斟酌。如三阴病,可以是病邪直中所致,表现在现代医学上,可以是病情严重,迅速发展导致休克,而不仅仅是“感染的慢性期”。
——《中西医融合是必然的》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7&topic=2313&show=0
三、关于“其实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都可以出现脓毒症或者MODS诸征候的”,愿闻其详。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2:04:32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天问∝道2009/06/22 00:00am 发表的内容:
阅过
从南京陈斌 先生到这个论坛的时候开始,就看见陈先生一直在努力地用现代的语言、概念,病理、生理等诠释中医——只不过开始的时候比较笼统,现在更加具体了——赞一个!——钦佩你一直认真地思考中医!
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2:09:37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阴阳四气2009/06/22 00:51am 发表的内容:
难怪现在的有志之士学中医总是学不好,其最大的根源在于总是把中医用西医的模式去分析,千句万句不离感染.可以说"感染"二字成了学习中医的最大障碍物,希望大家能悟出这个道理.
如果讨论的是发热病,是外感病,自然千句万句,难离“感染”。感染微生物而引发发热性疾病,这是客观存在,不会因为医学的门派的不同,而发生“事实”上的“转移或消失”。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2:11:43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阴阳四气2009/06/22 00:51am 发表的内容:
在中医里的外感致病原因,是风寒暑湿燥火,也只有风寒暑湿燥火才是真正的致病原因,微生物只不过是一个后续反应而已.切记切记......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看,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所谓风寒暑湿燥火,不是感染性发热性疾病的致病原因,而是致病条件。
28
发表于 2009-6-23 12:46:34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医还是应该从风、寒、暑、湿、燥、热、毒七方面症候入手辨证。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13:12:40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9/06/23 05:26pm 第 5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06/23 00:46pm 发表的内容:
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医还是应该从风、寒、暑、湿、燥、热、毒七方面症候入手辨证。
同意。在选用中药,辨证论治时,还是要借助于风寒暑湿燥热等概念入手。但同时应认识到,中医中药在治疗发热感染性疾病时,其主要的机理,在于调节改善了机体的内在的某些特定的生理病理状态,及一定程度上的抑制、杀灭了微生物病原体。除此之外,无他。
30
发表于 2009-6-23 13:26:59 | 只看该作者

从医理的角度探讨伤寒六经病的实质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6/23 00:02pm 发表的内容:
关于“其实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都可以出现脓毒症或者MODS诸征候的”,愿闻其详。
想先听你说说——脓毒症,MODS的临床表现……
如果可以,你可以把这些临床表现,跟《伤寒论》中三阳病的一些条文进行对比,好像不难于明白……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9/06/23 00:11pm 发表的内容: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看,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所谓风寒暑湿燥火,不是感染性发热性疾病的致病原因,而是致病条件。
其实“风寒暑湿燥火”本来就不是像微生物那样的有具体形态的致病因素……而是对——有具体形态或者没有具体形态的致病因素——其本质属性的概括。你“是致病条件”的观点是对六淫的简单化,或者白话化的解读——是形而上的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05:48 , Processed in 0.05113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