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日出江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15:3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可以点击后下载放大看,就看清楚了。

以前发的文字版的,被屏蔽掉了,所以不得已发了图片版的。

已经发完了。请多指正!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5:34: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本文曾经向某中医杂志投稿,未被录用,这本在我意料之中。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我说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因为中国人太多了,总会有几个冒尖的。但是中国更不缺的是庸才,也因为中国人太多,,,,,,

奈何奈何,,,,,,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5:43: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人才常常被庸才淹死。

所以凡是趾高气昂,怀才不遇的人,大可不必愤世嫉俗。
24
发表于 2008-10-13 15:45: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如何解釋舒張壓高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5:5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关于舒张压,可以参阅我发在科学网论坛的-----跟我学中医之《中医分析》第七章:脉象和血流分析,网址如下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forum.aspx?forumid=75

由于论述比较复杂,不适合发在这里。

可以简单地说,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关系,可以反应血容量以及血管阻抗等参量等等。譬如,舒张压将影响中心静脉压,从而可以间接反应人体血容量。具体的分析比较复杂,可获取的信息比较多。

因而有时有人在远方找我开药方,我通常要求对方提供心率和血压的具体测量值,只看这些数据我就已经知道阴阳寒热虚实等。
26
发表于 2008-10-13 16:35: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請參考:
一、    舒張壓太高:舒張壓太高爲西醫弱項中的弱項,舒張壓太高型態的高血壓成因爲肺功能不正常,在肺部二氧化碳與氧氣的交換不充分,使血液中含氧量太低,身體之自我補償功能爲使全體細胞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乃將血液循環系統的血壓背壓(即舒張壓)提高。這是身體之自我補償功能,所以一般降壓藥不論阻斷劑或血管舒張劑對舒張壓太高都沒甚麽效果。而且這是身體在告訴你肺功能不好了快救救我而此時心臟功能是正常的,它才有能力去提高血壓。此時該去救肺而不是降壓,降壓的結果不正是「鋸箭療傷」,肺該救不救則肺更壞了,而身體其他部分也因爲得不到充分的氧氣供應也壞了,一般人看了也會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很不幸的今日大多數的舒張壓太高患者都在接受這種不當且有害的治療。
舒張壓太高的診斷:先按診背部膀胱經的肺俞穴是否有壓 痛現象(背部膀胱經正是脊椎兩旁神經節的部位,肺俞穴正是掌管供應肺部養分血管的穴道),舒張壓太高的患者通常肺俞穴有傷使肺部供血不順致肺功能失常,會有壓痛現象;再按診肺經主要穴道,以診斷是否受傷。
治療方法:
(1)        溫灸肺俞穴,每日一次,每次十至十五分。或以補的手法用針,但一般中醫師不會此手法。
(2)        推拿背部膀胱經,以按揉、補的手法,用手指或手掌由上往下,由外往內,目的在推宮活血,下手不可過重(一般推拿師往往下手過重),以免誤傷穴道;特別加強肺俞穴。每周二至三次。
(3)        推拿肺經,以按揉、補的手法,用手指或手掌由上往下,由外往內,在推宮活血,下手不可過重,以免誤傷穴道。每周二至三次。
(4)        血路由通到不通的發展是癢→酸→痛→麻→木,發展到「木」,細胞就沒救了,故推拿時要注意發展方向才知是治癒或惡化,外界治酸痛常是用重手法推到麻木,反使病情惡化,不可不慎。
(5)        多吃山藥(淮山),山藥滋補脾、肺陰。(多吃山藥不易感冒,可健身又省下大量醫藥費)。(陰陽之分可參考拙作‘中醫陰陽說初論’),人蔘不可多吃,蓋人蔘補肺(氣)傷腎。
(6)        可請中醫師開些補肺的藥。
27
发表于 2008-10-13 21:57: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因而有时有人在远方找我开药方,我通常要求对方提供心率和血压的具体测量值,只看这些数据我就已经知道阴阳寒热虚实等。”
你也太牛了啊!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2:44: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不牛,因为我确实是这么做的。

各人的造诣不同,自然难以理解了。

自古就有上医望而知之,下医只会乱脉之说,可见造诣不同的人能达到的水平不同。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2:51: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收缩压和舒张压有以下近似关系



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自然难以知道血压中究竟包含了什么信息。

具体分析可以参阅<中医分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13:4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高血压病理分析

T1是心收缩期时值,T2是心舒张期时值,T是心动周期,I是心收缩期平均血流量,R是血管液阻,C是血管液容。

可以根据上面公式作出脉搏图,与实际的脉搏图很接近,由此可见数学分析的意义。据此可以分析脉搏的内在信息意义,如果能对此深入了解,必能极大有益于临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5 13:00 , Processed in 0.05588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