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丁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0:48: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这里的鬼神是凭空的信口开河吗?清楚表明是古代的一种语言表达与今有异,是人体之中的一种衍生物质。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0:4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同时也表明《内经》时代已经在社会的流行中发生曲解。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0:5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加以现代科学知识,现代医学知识,古代谓之“神”,应该即是今日称“电”,“在天为玄”之 玄 字可以理解为今日的磁场,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0:5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神,就是指永恒的活火,指逻各斯”,与同期文化合参,可以推论,天地电磁场是主导天地气机及人体气机生化的主宰,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0:5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而中医又可以借阴阳之用,调整气机生化,控制“神”为神用,而不作鬼用。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0:52: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第 36 楼]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例如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学说,传统西医的神经系统,其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进行认知环境,调节运动,思维意识等活动,传统西医认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是各自独立的系统,免疫系统的调节依靠的是异体蛋白质,而不是神经系统,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其功能不仅包括传统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同时接受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其传统的功能出现了不对称。同样传统西医无法理解严重外伤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肠道感染引起的肺损伤,因为在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中,肺与皮肤、肌肉、骨骼、肠道之间没有联系,但是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与肺无关的肠道以及严重的外伤都会引起肺功能的严重损伤,肺与大肠、皮肤、骨骼、肌肉之间发生了传统西医没有发现的联系。传统西医无意识、自然的的进入现代医学领域,是自然衔接;传统中医在与传统西医的对抗与结合的复杂运动中进入现代医学领域,这就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所以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一部分。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0:53: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同样传统西医无法理解严重外伤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肠道感染引起的肺损伤,……与肺无关的肠道以及严重的外伤都会引起肺功能的严重损伤,”


     证明了“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以及气随血脱,、肺主气(谷气、宗气,非独呼吸之气)。肺朝百脉。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0:55: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系统其神经系统不仅包括传统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同时接受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免疫系统与脾脏气机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神经系统功能与脾主中土旁溉四脏的气机状态密切相关。
29
发表于 2008-9-29 10:59: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谢谢你的关注。
     这个题目太大,我本不该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在写《中西医融合观》这本书的时候,有人提出:东西方哲学不融合,中西医怎么能够融合!因此,收集资料,编辑,整理出这个题目。非常勉强,在出版书的过程中,反复考虑我有没有能力谈论这个问题?当时考虑,这个题目不讨论,中西医融合就不能彻底,最后决定写入书中。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这本书更完整了,因为在其他章节也谈到了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等,相互能够联系,有利于说明问题。但是,哲学对于我们毕竟不是长项,所以,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3:30: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从历史发展中看宗教的可融合性,哲学的

借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下贴,再说我对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理解。此帖兼答哲学家提问:我对阴阳五行、五脏与经络的理解。
啊  对不起,不知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于卖书与医学探索之间孰轻孰重,下次看见[中西医融合观]这本书一定买一本,以赎对先生的歉意。

[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392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诨)散主之。@u[,G+
   烧浑散方ZK$x
    妇人中(浑)近隐处,取烧作灰。H\~i
   右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也。妇人病,取男子(浑)烧服。[xj`g
   词解/tm
    引阴中拘挛:牵引阴部拘急痉挛。>Ra^Fn
    中(浑):内裤的裤裆处。是最接近外生殖器的地方。.
    解读     中医对“阴阳易”这类疾病的认识,历来就有分歧,对于烧浑散的治疗作用抱怀疑态度。一种认识是:伤寒之后,大病新愈,进行性交,将病传染给对方;另一种认识是:男女通过性交传染疾病。显而易见,这是一类通过性交而传播的疾病,例如泌尿道感染、淋病、梅毒等。梅毒据认为是由非洲传入或者由哥伦布从新大陆带入欧洲,引起16世纪在欧洲的大流行,并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将梅毒传播到全世界。在中国汉代以前可能没有梅毒这种病。在当时卫生条件很差的情况下,泌尿道感染可能比较多,“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与膀胱炎、尿道炎引起的刺激症状一致;播散性淋球菌感染常累及膝肘等关节,也可累及结膜囊,出现“眼中生花,膝胫拘急”等症状。因为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推理用最接近外生殖器的内裤处烧灰口服治疗。因为内裤很脏,所以烧灰以后口服。后代医学家有人主张本病的治疗不必拘泥原方,应当辨证施治,是很有道理的。
    “阴阳易”另辟一章放到《伤寒论》的最后,是因为这种病的临床表现与伤寒一致,但是其病因并非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其病因是男女性生活不当;另外与“差后劳复”放在一起,都是要求病人愈后的注意事宜。B
    393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w;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复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Qt(>
    词解a9Q
    大病:中国古代把中医的伤寒病称为大病。刘河间说:“古以百病皆为杂病,惟伤寒为大病”`o
    差后:指临床症状消失,病情初愈而正气未复,身体虚弱,机体的抵抗力还没有完全恢复。i[@O1
   劳复:大病新愈,因为劳累过度而引起疾病复发。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来的疾病复发,如肝炎,当临床症状消失后,由于劳累肝炎复发;二是肝炎后由于身体虚弱而感染其它疾病如上感、肺炎等,与原来的疾病不同的感染。所以劳复与复发是有区别的。~5kGQh
   清浆水:即北方民间的“浆水”,泡菜或者酸菜的汁液。清朝,吴仪洛说:“清浆水,一名酸浆水。炊粟米熟,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花,色类浆,故名。若浸之败者,害人。其性凉善走,能调中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清浆水的制法很多,在制作过程中要防止杂菌污染,如果污染就会腐败发臭,不能食用(若浸之败者,害人)。 清浆水呈酸性,北方夏季天气干燥炎热,出汗多饮水多,胃酸降低,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及其他不适,北方人多喜用清浆水作汤或者面条实用。清浆水有增加胃酸的作用。;;NZ
   解读     大病是指伤寒这类疾病,既现代的感染病,当临床症状消失,机体的抵抗力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病人应当注意休息,如果过度劳累原来的疾病可能复发,也可能引起其它的疾病。在古代对于感染病因为没有抗菌素等特异性的治疗措施,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了,但是病原体并没有完全被清除,所以复发的机会比现代要多的多,再感染其它病原体的可能性也比现代要多的多,劳复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以下小柴胡汤、牡蛎泽泻散、理中丸、竹叶石膏汤以及它们的加减方都是举例而已,应当根据出现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v.MJv
    栀子豉汤的药理作用前面已经论及,不赘述。6Pl
   394   伤寒差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Z
   解读      已如上述,  应当根据出现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akg
   395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gBQ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苈子(熬)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碱)                    栝楼根各等份z.<4&#36;F
   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3q"
    解读    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是指腰以下凹陷性水肿。最常见于心性水肿,肾性、肝病性、营养不良性水肿都会发生下肢凹陷性水肿。必须辨证施治,不是一个方剂能解决的问题,牡蛎泽泻散因为蜀漆使用的人很少,商陆根水煮毒性较大,现代中医用此方者不多,复方研究的成果尚未见报道。zOzE
   396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W*bdh
   解读     参考霍乱病篇386条97G
   397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35;_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斤(洗)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I12=
    解读     现代中医用此方较多,大多用在外感热病(感染病)的恢复期,与“劳复”还有些不同。“伤寒解后”是指感染病急性期过后的恢复期,是该疾病的延续,与温病学后期的诸阴虚证是一个证态。 竹叶石膏汤是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而成。J~
    398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0MDjt>
   词解(0
   脉已解:指病脉已除,脉象平和的意思。说明病人已基本痊愈。a+
   损谷:即节制饮食。>%Jr:B
   解读     病后要注意饮食调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6 10:27 , Processed in 0.0515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