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1-25 19:04:40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却波先生客气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对中医、西医、心理学、哲学、中国古典文学比较感兴趣的,平时也是有意识的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加以知识上的积累。
22
发表于 2008-11-25 19:07:29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8/11/25 06:56pm 发表的内容:
我以为,作为中医人,没有传统文化、古贤智慧、前人佳思熏陶,建立中医特色思维之日遥遥。
关于这点(建立中医特色思维),个人以为,医学的实践,其重要性更大些。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19:13:43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11/25 07:19pm 第 1 次编辑]

我们都是在临床一线的,实践出真知,无可非议,但“真知”之成,不得智慧、佳思之舟而乘之,又岂能生成?升华?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11月25日 07:18pm 时添加 -=-=-=-=-
金元时代医生恐不是四、五人,但值得称道者名世者金元四大家可为其例,他们的成才模式,有值得借鉴处!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11月25日 07:23pm 时添加 -=-=-=-=-
有事,欢迎再谈!
24
发表于 2008-11-25 19:23:36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面对自己的浅薄,不是进行深刻的反省与积极的学习,而是一味地搪塞与狡辩,已经不是知识的缺陷了,而是一种人格的缺陷.
25
发表于 2008-11-25 19:28:04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8/11/23 09:42am 发表的内容:
陈先生言:您所处之处是中医药论坛之医理探源,与道德经又有何干?古版主思维之活跃令人佩服。
  渔翁曰:请问陈先生,你真得认为《道德经》与中医医理“又有何干”吗?
南京陈斌:
    你何不将“医理探源”的“源”字去掉,剩下个“医理探”?更进一步,将“理”字也去掉,剩下个“医探”?连“探”字也多余了,剩下个“医”?
    中医论坛的“医理探源”,这“源”与中国的文化、哲学无关?与中国的民俗、民情无关?倒是与外国人的文化、哲学、民情、思维相关?
    南京陈斌如此妄论不足为怪,请众人进行“陈斌思维探源”,这个“源”是历次中医之难的发源,是张功耀反中医的发源,也是陈斌思维之源。有许多人还要糊里糊涂地将中医靠在这个源上。
    这是中医药论坛的总版主?该不是看守米仓的大老鼠吧!
26
发表于 2008-11-25 19:30:44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8/11/25 07:07pm 发表的内容:
关于这点(建立中医特色思维),个人以为,医学的实践,其重要性更大些。



有意思!
中医是看病的,生命运动不离阴阳,不懂《老子》不懂道,岂能懂得内经阴阳?
不懂得阴阳,若要进行医学实践,如何实践,立足基点在何方位!
27
发表于 2008-11-25 20:05:31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支持4楼南京陈斌的主张。
      只有贴近临床、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各位的讨论价值才大。哲学与阴阳学说如果不与具体事物或学科联系,就只是空谈。
     笔者是站在整个医学的立场上,来认识人体与疾病、认识中医和认西医。
     新文稿《症状 体征的医学含义》巳近完成,到时请各位斧正。
28
发表于 2008-11-25 20:14:24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8/11/25 10:05pm 发表的内容:
支持4楼南京陈斌的主张。
      只有贴近临床、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各位的讨论价值才大。哲学与阴阳学说如果不与具体事物或学科联系,就只是空谈。
     笔者是站在整个医学的立场上,来认识人体与疾病、认识中 ...
支持
29
发表于 2008-11-25 21:20:28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呵呵,难为陈宾啊?几个爱好者跟着起哄,看陈宾怪难受的,我来替陈宾挡挡。
   那个自称当了多少年中医院院长的却波,你给我回答:老庄以前有没有中医?周文王诞生前有没有中医?请你回答,其他人不是中医不要插嘴!
30
发表于 2008-11-25 22:05:56 | 只看该作者

就陈斌先生的一段话商榷于陈斌先生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8/11/25 10:05pm 发表的内容:
支持4楼南京陈斌的主张。
      只有贴近临床、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各位的讨论价值才大。哲学与阴阳学说如果不与具体事物或学科联系,就只是空谈。
     笔者是站在整个医学的立场上,来认识人体与疾病、认识中 ...


先生是中医吗,
不懂阴阳,如何辩证,又如何用中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1 14:53 , Processed in 0.05828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