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日出江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2-31 16:0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模型(Model)錯了
就全盤皆錯
22
发表于 2008-12-31 16:20: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恶寒的感觉根本不是皮肤中的温觉感受器产生的。也不是感觉神经传导的]。
感觉啊感觉,如果不是与神经系息息相关,能感觉吗?
我不知道书上说恶寒的感觉产生在那儿,
我只知道,西医的观察并不完整,而且自身经历表明,西医似乎高科技,但是往往小题大作。小病变大病。
所以,有其说不知道,更不如说,有好多不信!
有句名言: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或者说,大彻大悟。呵呵
23
发表于 2008-12-31 16:25: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关公战秦琼"
       "刘翔战姚明"
       不能比较!如果我们一定要比较"刘翔与姚明"谁优秀?怎么比较!我们在篮球场里摆上跨栏,发一个篮球进行比赛,一定会引起轰动,外行人最感兴趣!而内行人则摇头!
这就是我们现在论坛上理论嫁接的文章点击率最高的原因,把不同理论体系的概念不加分析的相互联系,讨论热烈而没有结果.真正的学术帖子反而讨论不起来,因为枯燥,乏味.孤独而寂寞."刘翔与姚明"在训练的时候也是极其孤独而寂寞的!
      都是翻跟斗,跳水、自由体操、京剧却大不一样,自由体操的国际裁判评论郭晶晶翻跟头,评论孙悟空翻跟头会有结果吗?!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里的内涵完全不一样,例如意识,在哲学里,在医学里,在心理学里完全不同!矛盾与阴阳看起来非常相象,但是,他们分属完全不同的学科,不能等同!
24
发表于 2008-12-31 16:3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氧化代谢比较强的组织的毛细血管动脉压比较高;氧化代谢比较弱的组织的毛细血管动脉压比较低。
===========================================================================
1   西医是通过实验实证方法得出结论的,不是依靠讨论得出结论。有什么实验证明:“ 氧化代谢比较强的组织的毛细血管动脉压比较高;氧化代谢比较弱的组织的毛细血管动脉压比较低。”
2   毛细血管是介于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网,根本不存在动脉压。
25
发表于 2008-12-31 17:07: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自由体操的国际裁判评论郭晶晶翻跟头,评论孙悟空翻跟头会有结果吗?!矛盾与阴阳看起来非常相象,但是,他们分属完全不同的学科,不能等同!
很赞同中西医融合观版主的观点,但是好像是一种直觉感性认识?
自由体操\郭晶晶翻跟头\孙悟空翻跟头,完全可以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标准,他们可以是风马牛不相干的,可以说是不同的体系,
而中医、西医,治疗的是相同结构的人,而且同一个人,可以去看中医,也可以去看西医,这时的人不可能是两个体系?充其量,西医、中医各从不同的认识角度、不同的描述语言,述说同一种病,如果没有因为语言差异而可以合并的部分,那么,中医、西医充其量各认识疾病的一半,除去不治和不能彻底治愈的部分,,那么,不论中医或西医,只是各自认识疾病的50%以下?如果彻底治愈率是30%,那么,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只认识疾病的15%?
大专家们能够认同吗?

26
发表于 2008-12-31 17:19: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矛盾与阴阳看起来非常相象,但是,他们分属完全不同的学科,不能等同!
这话如果是小学生说,那可以肯定是有头脑的玲珑小孩。
但是出于医学研究者,有点不以为然,,只强调了对立因素?
矛对盾,只能扎出一个破洞?或者茅折盾损。
阴阳,且搁下古人所包含的多方意义,单说主要的,“水火者,阴阳之征兆”,水火相合,化气,气是生命的本源,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8年12月31日 05:25pm 时添加 -=-=-=-=-
矛盾与阴阳,原本有着根本区别,可是中医理论解释,就是混淆得不明不白。
27
发表于 2008-12-31 18:10: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中西医融合观版主说:[夏季高温天气,也会发生恶寒,甚至于寒战高热,这时候产生的恶寒、寒战是皮肤的感觉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的吗?]
这里,中西医融合观版主的论点,基于夏天温度高,皮肤不可能感觉到寒而寒战,是吗?
皮肤或感觉神经,感觉寒冷或者火热,只是一种相对感觉,经言:壮火食气。夏季酷热,耗伤津液,,由于酷热熏蒸,人体肌肤的温度必定是相当高的,津液气化量也相当大,气因为内压大而大量发散,热量也随之发散;因为肌表津液耗散,如果脏腑输送功能不足,此时表虚就成为必然现象,若再遭不时之气,突然的冷风湿雨,毛窍闭塞,内热郁积,感觉外风就寒战。
表现发热时,热已外推,桂枝汤、麻黄汤,实际是君火、相火两个层面增加津液外输,保持通道,以期可以持续发散。
28
发表于 2008-12-31 20:48: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8/12/31 03:36pm 发表的内容:希望能够复习一下西医病理生理学关于发热的机理以及休克的机理。皮肤中的温觉感受器可以感觉外界气候温度的高低,并经过感觉神经出入神经中枢。而恶寒的感觉根本不是感觉神经产生的。
   
尊从中西医融合观版主的要求,复习一下西医病理生理学关于发热的机理以及休克的机理。其实不能说是复习,,短短2、3页,就有若干疑问,西医理论无从解释。您们有师承,坚信不疑,咱是函授读书,借此拜师,请李先生开释。
1,体热的来源:体热来自体内食物分解代谢,摄入的或机体自身的物质分解时,碳氢键断裂,释出化学势能,大部分以热能形式变为体热,小部分(25-45%)成为各种生命活动的能源。
问:体热来自体内食物分解代谢。那么,食物分解依靠的是什么呢?好象是主要有各种消化酶吧?,那么,老人有的吃得多,却怕冷,吃的食物哪儿去了?其实年轻人也有哦,我那时就是。还不长肉。
2,产热形式
(3),寒战产热,在寒冷环境中,骨胳肌最初出现张力增加。寒战为伸屈肌群同时发生的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所消耗的能量完全变成热能。
有能量可以消耗,是寒战产热的前提,这个能量从哪儿来?若没有这么一个能量基础,就会冻死或冻病,不是吗?
3,散热形式,(1)辐射:物体温度大于绝对零度时,都能以波长3um以上的电磁波形式向周围放射能量,成为辐射,辐射能被吸收后即转变为热能,。当环境温度比体表温度高时,机体将从辐射物体获得热能,黑色衣服可吸收太阳能赋予的辐射能的90%,白色衣服只吸收其30%。在低温中,延伸躯体四肢,辐射面增加,辐射散热即增多,卷曲身体,辐射散热减少。
这是什么呀?太阳是可以放射能量,人体也可以吸收/发散热量,中间还有衣服也在吸收/放射能量?那么老人?小孩?成年人?沐浴在同一个太阳下,,有的健康,有的怕冷,有的怕热,用西医的所谓理论能统一解释吗。如果不具备同一性,是科学吗?有理由谴责中医不科学吗?
还有,当环境温度比体表温度低时,机体是否意味着向外放射能量呢?夏天环境温度比体表温度高,是否意味着机体从太阳辐射接受能量呢?那么,夏天人体温度与冬天人体温度岂不是要有悬殊?或者冬天吃饭要比夏天成倍增加?
哈哈,别说傻,实在是专家们倚仗教材,笃信不疑。
中医理论实在;西医理论是真正的江湖口吻。

29
发表于 2009-1-1 09:2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而中医、西医,治疗的是相同结构的人,而且同一个人,可以去看中医,也可以去看西医,这时的人不可能是两个体系?充其量,西医、中医各从不同的认识角度、不同的描述语言,述说同一种病,如果没有因为语言差异而可以合并的部分,那么,中医、西医充其量各认识疾病的一半,除去不治和不能彻底治愈的部分,,那么,不论中医或西医,只是各自认识疾病的50%以下?如果彻底治愈率是30%,那么,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只认识疾病的15%?,6rQ=x
===========================================================================
    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具有不可通约性。理论体系由概念与理论构架组成,而且概念必须在理论构架内能够流易,这个理论体系才能成立。
    例如:一个患者头痛、发热、颈项强硬运动不适、脉浮这样一组临床表现。中医辨证论治为太阳表证,应当应用桂枝汤,高热不出汗者应有麻黄汤。太阳表证是概念,六经传变是理论构架,太阳表证这个概念能够在六经传变的理论构架流易,即太阳表证如果误治可以变为坏病,也可以自然传变为阳明病患者少阴病,或者直传三阴病。同样是这个病人,西医诊断为普通感冒,应用解热镇痛剂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治疗。普通感冒是概念,他在西医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他可以引起副鼻窦炎、气管炎、肺炎;也可以演变为胃肠型感冒……。
     太阳表证与普通感冒是等同的!因为他是一个病人,这时他的机体变化只有一种,所以,他们是等同的。但是,他们形成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按照不同的理论构架流易!普通感冒在中医理论构架内不能流易,也就是说:普通感冒与阳明病、少阳病、坏病没有任何关系。同理,太阳表证在西医理论体系内也不能流易,西医医生不知道太阳表证与副鼻窦炎、肺炎、胃肠型感冒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医的心与西医的脑根本不能比较,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完全是两码事,风马牛不相及。
    这是中西医的一种关系,即具有不可通约性。只有首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论述他们之间的另外一种关系:可融合性。
    关于疾病的治愈率,15%未必不正确!人类实在是无知得很。人类无限放纵欲望,以为科学具有无限能力的狂妄心态,必然遭到自然的无情报复。
   
30
发表于 2009-1-1 09:41: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介绍我的书稿《中医分析》第四章《表里阴阳原理》

      李先生,元旦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7 02:37 , Processed in 0.05315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