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全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4-18 18:19:22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很多模型必将导致中医走向分裂和混乱,也是中医走向唯心和玄学的基础。
22
发表于 2009-4-18 18:28:51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王博士博学多才,勇于创新,于中医贡献功不可没。我们期待大作问世。
23
发表于 2009-4-18 20:00:48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人体科学、中医学符合太极数理思维模型。用药用针都是据此模型而来,太极数理模型是演道的模型。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09:53:00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中医界不必只守着一本内经!!只崇着一个仲景!
25
发表于 2009-4-19 16:50:12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何必统一模型,我也有模型若干,提请注意一观,看看是否有新意,望笑纳!
1、《超科学中医象数文化现代假释》(本系列文章核心内容)
  A、“象数文化”是中医文化的核心基础理论:(数为符号非数量)
(参见内蒙古高德《秩序论--象数学及中医哲学理论实质》)
  B、“0”是无极、道、空、几  类似于现代宇宙本源、最基本粒子、真空不空、
                                      超光子、超光态、负质量、以太……
(参见拙文《引力、斥力原统一场论假说》)注:该文浓缩篇1990年发表于北京大学《潜科学杂志》
(参见拙文《改变局部‘场效应’获取游离电子,是众多中医药方法何以有效的关键因素。
  -与炼丹、顺势疗法、藏药药引、特异功能…相关揭秘》)
   C、“1”是太极、(整体、系统和谐)类似于现代系统、耗散结构、负熵、
                                      信息控制反馈、自组织理论、生态平衡……
(参见拙文《系统和谐,中医之魂》)  (所谓“一人一宇宙,一物一太极。”“天下皆天子。”)
   D、“2”是两仪、阴阳、水火
   系统力量对比类似于现代事物内部的矛盾观、质能观、运动观、
    一种附属于整体和谐而存在运动变化着的相反相生,一种动态的对立统一、和谐中和,  并非物理意义上的静态等量平衡。
    是两类相反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和状态表现,不是内部结构对立,不是哲学和说理工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力量对比。
    复杂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足点、起首功夫。(中西分水岭)
  (参见拙文《“阴阳学说”-贯通哲学、自然科学、实践方法的超科学润滑剂》)
   E、“3”是精、气、神(三生万物)
     物质构成-一切客观实在物质构成引力原大于斥力原                 2+1=3
  (参见拙文《引力、斥力原统一场论假说》)
    精(系统质量动能)类似于物质质量动能(生物激素)               1+0=3
     气(系统流动质、信息流)类似于物质动能关系体现(气动力、作用反作用关系反映)
     神(思维属神、信息高级形态)类似于物质光态动能信息、各种“场”概念。           
     思维是生物脑加工的一连串光态、超光态物质连续运动排列组合形成的信息高级形态。
     外场是系统内部耗散热、动能向外逸出光态、超光态物质形成的信息场。
     俱是虚体和实体的统一,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参见拙文《精、气、神-超科学的三级信息控制系统》)
    F、“4”是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研究生命过程中物质运动方式的从容综合、参悟玄机、取象比类方法:                                         
   老阳偏于光态物质,类似于光、电、磁、场(体表现电、磁、微光、外气、精神面貌……
    少阳偏于气态物质,(在体内可表现为各种生物反应过程中的过渡状态物质……                    
    少阴偏于液态物质,(在体内可表现为各种生物激素、酶、生物活性物质……
    老阴偏于固态物质,(在体内可表现为各种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组织……
    一分为四的世界观。(强调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排斥不阴不阳,用复杂性思维对阴阳进行两次修正。
  (参见拙文《“阴阳多少划分”(系统过程周期控制模型)超科学的核心构建》)
    G、“5”是五行:   五行脏腑学说  类似于现代系统职能分工、组织管理结构、  
                       五个空间坐标系  (一种系统管理模型,并非指某一组织器官)
(参见拙文《系统和谐,中医之魂--纵论上、中、下三工》)
(参见拙文《从中医肾之功能谈肾阳(命门)的实质探讨》)
注:该文1980年被上海中华医学会中西结合肾实质专题系列讲座收录
(参见拙文《“阴阳多少划分”(系统过程周期控制模型)超科学的核心构建》)
(参见拙文《对中医传统辨证方法认识之商榷---经络、脏腑、《伤寒》、温病卫气营血之我见》)
五运六气学说 类似于现代系统开放的“生理-心理-社会-自然”宇宙医学模式,(广义多层次的系统和谐)一种开放系统生命周期描述“木-初生(生)、火-上升(王)、土-转折(休)、金-下降(囚)、水-衰亡(死)。“
(参见梁福成《中医基础模型说》、中科院研究生院何裕健等“生命起源国际大会:中国科学家对生  命起源多个难题做出统一解释”科学网2005-07-06 11:52:03)
(参见内蒙古高德《秩序论--象数学及中医哲学理论实质》
(参见拙文《“阴阳多少划分”(系统过程周期控制模型)超科学的核心构建》)
   H、“6”是六经辩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一种由外而内、以垂直坐标为基准的球状控制模型
(参见拙文《对中医传统辨证方法认识之商榷---经络、脏腑、《伤寒》、温病卫气营血之我见》)
(参见拙文《中医两个三焦系统与【伤寒】六经辩证方法,论副交感-PI-cGMP系统与纠正电解质平衡、调整免疫水平》)
          注:正文中将按【伤寒论】条文详写六经辩证的现代生理病理意义
(参见上海戴豪良等中西结合球状三线学说、向清天旋转气动力球状模型)
2.《用超科学中医理论解读【伤寒】【金匮】【温病条辩】建立中西交汇的大辩证系统、指导临床实践,中西自融。》(完成部分)
大辨证系统概念、方法:
1.辩体:辩体质(匡调元体质学)落实五行脏腑辩证-- 与西医生理交汇--处中心方1、
2辩证:以伤寒六经为主融合金匮、三焦、卫气营血辩证-与西医病理交汇--处中心方2、
3辩病:按中西相容或相交的病名辩证,(若无则取一)-与理化指标交汇--处中心方3、
4辩合:力求将中心方1.2.3会合在一张方剂或合方上-与现代临床统计或验案报道交汇
       注:有单例验案也行,没有须谨慎。(不敢为天下先!)
      再以该方剂或合方为中心随症加减,处大辩证方。
      附验案说明此大辩证系统在内伤杂病的使用方法。
(参见拙文《辩体、辩证、辩病、辩合相结合,构建中西交汇的大辩证系统》
另附拙文《草拟防治“非典”辩证用药一览表》说明大辩证系统在外感病的使用方法。
       注:该文在2003年“非典”期间得到过上海中医文献馆专家小组肯定。
   I、“8”是八卦、以象表势、运、解释阴阳、推演五行……
    反映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势能转换状态,状态是关系、大小、方向作用的结果。
     势者关系状态之体现,有关系即有势,气为关系之动能,故成势者气也。运为势的周期变化。众势成象,象为势之体现,象以数(卦)记,数(卦)为象之符号,此中华象 数 文化之本意。……
(参见拙文《“阴阳多少划分”(系统过程周期控制模型)超科学的核心构建》)
    J、“9”九宫、八卦五行联运
   K、“0至9”全盘为气所媒介
    中医的根本在于气(气化和气机),气是生命过程中物质运动方式作用关系体现、状态反映。是中医以状态研究区别于西医结构研究的根本特色,气是贯串阴阳、五行、六经、八卦、九宫……全部中医基础理论的中枢,离开气就不是中医了。气不仅仅是精微物质(精、气、神同理),更重在其是运动过程中方式、关系、状态的反映。……(流动质、信息流)
(参见拙文《精、气、神-超科学的信息控制系统》)
(参见拙文《“阴阳多少划分”(系统过程周期控制模型)超科学的核心构建》)
   L、“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大道至简的【真传象数口决】(见后)
《我看中医新世纪大论战》系列文章作者  马桢伟  2008、3
26
发表于 2009-4-19 20:10:57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由太极理念建立起来的模型即是时空演化模型,用于人体,进行变换即成为中医的数理模型,中医只有正确的建立起这个模型以后,中医才能由经验式中医步入理论中医的领域,早已建立起来的易学中医,在用针和用药两个方面建立了数理模型,可以远程指挥病人自己行透皮点剌,易针点穴。
27
发表于 2009-4-19 20:34:24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用药公式应该是气味与阴阳的关系。可以以易变为基礎直接建立数学公式。] 经络阴阳直接由太极理念建立的数理模型直表。(?中华文化太极理念,是建立中医模型的唯一依据,用药公式也是得益于易学指导才能形成,只有正确的建立了这个模型以后,中华医学才能进入理论医学的领域。易学中医从用针和用药两个方面,首先建立了这个适用的数理模型,解决了中医内核的掌握问题。由太极理念建立起来的模型即是时空演化模型,用于人体,进行变换即成为中医的数理模型,中医只有正确的建立起这个模型以后,中医才能由经验式中医步入理论中医的领域,早已建立起来的易学中医,在用针和用药两个方面建立了数理模型,可以远程指挥病人自己行透皮点剌,易针点穴。>
28
发表于 2009-4-19 20:40:03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用药公式应该是气味与阴阳的关系。可以以易变为基礎直接建立数学公式。 经络阴阳直接由太极理念建立的数理模型直表。中华文化太极理念,是建立中医模型的唯一依据,用药公式也是得益于易学指导才能形成,只有正确的建立了这个模型以后,中华医学才能进入理论医学的领域。易学中医从用针和用药两个方面,首先建立了这个适用的数理模型,解决了中医内核的掌握问题。由太极理念建立起来的模型即是时空演化模型,用于人体,进行变换即成为中医的数理模型,中医只有正确的建立起这个模型以后,中医才能由经验式中医步入理论中医的领域,早已建立起来的易学中医,在用针和用药两个方面建立了数理模型,可以远程指挥病人自己行透皮点剌,易针点穴。
29
发表于 2009-4-19 22:01:50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如果只有模型,则中医只有阳,没有阴,则是自相矛盾的中医.中医的阴性一面的形质具体,和西学一样在发展和细化,只是集纳的有序,沉淀的实在而不仓促.不极端.不偏颇.
30
发表于 2009-4-20 17:24:45 | 只看该作者

苦思中医几十载,倾注丹田铸模型———《模型中医学》对中医界有话要说!

下面引用由luoyu5202009/04/19 10:01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只有模型,则中医只有阳,没有阴,则是自相矛盾的中医.中医的阴性一面的形质具体,和西学一样在发展和细化,只是集纳的有序,沉淀的实在而不仓促.不极端.不偏颇.
----------------
先生思考的很深,在中医界罕见,领教并虚心向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7:24 , Processed in 0.05482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