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吴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5-21 17:58:5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营养不是西医谈的:什么食物含有什么营养,人吃了这些食物,会对身体有什么什么好处;精液才是细胞真正的营养。请看我的论文。
22
发表于 2009-5-21 18:29:0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论坛老油条对战论坛小牛犊

一个编话不用打底稿
一个偏偏极认真

大家都搬凳子
有的瞧了


张先生回答问题,不要岔开话题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9:54:08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薄涛 老师的话太过了
    我是不懂才向张老师和各位老师请教的。
    因为凡事都要讲道理。讲证据的嘛
    我只是觉的有的老师道理不通。证据不足而已
    我只想搞通医理。并无其他目的啊
24
发表于 2009-5-21 21:39:48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A 癌证中医古籍是有的。那时统称为岩证。只是异名同病而已  
1:让老师见笑了,学生不明岩证,既然是统称,老师是否也认可岩证就是癌症?
  
    B 表里阴阳之分。五脏本来在里。老师咋说五脏在表呢?请老师拿出证据来啊。
   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老师的观点就有违表里辩证了。至阴之脏脾怎么跑到体表去了?
2:“夫言人之阴阳”与“言人身之阴阳”不能一概而论,"人身"在内经应该说的人的外形,这也是人与人身的区别。换句话说,言人之五藏,脾为中藏在内,言人身之五藏,至阴、脾也,在外。如果脾为至阴,难道背之阴阳,就是心、肺?腹之阴阳,就是肝、肾?此表里非彼表里,此阴阳非彼阴阳。跑和推不是一回事,藏跑了,脏却推不动。老师实在是为难学生了。
   C 至于脏和藏的区别就更简单了:台湾还沿用藏。只是解放后大陆把汉字简化后就称为脏了。
3:藏把脏给弄没了!脏造反了,现在脏有了名份,而藏却不知道藏哪里了。
D 无老师上面画的图在甲乙经就有的。好象也没有新意
4:本人不才,从不敢有什么创新,谈何新意?只要不违经旨,也就满足了。倒是脾为至阴,很有新意!经曰:“腹者至阴之所居”腹者脾之所居,学习了。。。谢谢,我也不再乱掺合了,就此一贴吧
25
发表于 2009-5-22 00:18:5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秋雪在 2009/05/23 02:35pm 第 1 次编辑]

   无老师呀无老师。这些论可是从你的文章中得出来的呀:是不是有些对中医理论含混不清啊?请看你的文章:
     我也是个初学者,算是个小学生,从经典来说,心脏和脾脏,是否应当写成心藏和脾藏?癌字似乎也不和中医字义?名不正则言不顺!请问吴仪老师,是否有更接近中医的字来代替癌字?这样用中医来解释,可能更容易沟通。M8
吴仪老师在5楼提出的“脾为至阴”似乎与一楼的问题也有矛盾,内经中“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这应当是五藏在表在外而言,可以言归脾,似乎不可以说脾为至阴。62_P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HiS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fys382009年05月22日 00:40am 时添加 -=-=-=-=-
1  脾为至阴之脏,内经就有记载
  2 对于中医把癌称为岩在教科书上就有。如中医外科学上就有的
3 老师说: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这应当是五藏在表在外而言,可以言归脾,似乎不可以说脾为至阴
   无老师呀。这可是你的观点啊:
   A  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这应当是五藏在表在外而言,
   B 似乎不可以说脾为至阴
  这些观点都是你的。为何你要强加给吴老师呢?
   建仪老师多读些经典书籍。
   无老师该不会生气吧
   因为学海无涯。多讨论对大家都有好处的
   谢谢无老师了
26
发表于 2009-5-22 01:56:2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夏天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也很快,因此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 忌在强光下运动。中午前后,烈日炎炎,气温最高,除游泳外,忌在此时运动,谨防中暑。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特别强烈,人体皮肤长时间照射,可能发生灼伤。
  ● 忌运动时间过长。一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如果一次运动时间较长,可在中间安排1~2次休息。
  ● 忌运动后大量饮水。夏季运动出汗多,如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心脏增加负担。
  ● 忌运动后立即洗冷水澡。夏季运动体内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也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如果遭到过冷刺激,会使体表已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以致生病。
  ● 忌运动后大量吃冷饮。体育运动可使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大量的冷饮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
  ● 运动后应当及时更换干燥衣物。夏季运动汗液分泌较多,衣服几乎全部湿透。有些年轻人自信体格健壮,常懒于更换湿衣。这样天长日久,极易引起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http://hi.baidu.com/baishiyunyuan
http://jf.luokang00016.xxjjr.com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4:25:03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从上面文章看 luokang00016 老师的医学水平很高啊
    请老师帮忙解释一下楼主所提的问题。因为我真的不懂啊
    先谢谢 luokang00016 老师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19:06:24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仙药尘珠 老师是不是烧香找错了庙门。
     这里是探讨医理的地方啊
29
发表于 2009-5-23 06:44:3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1、这个炁字是经络里行走的炁,不是我编造的,是道家常用的炁,它代表人体内部的真炁,是行走在经络里的炁,是炁体炁,用肉眼睛是看不见的。人在死的时候,这口炁没了,您看得见它是怎么没的吗?不要执迷不悟!您认为西医的理论对吗?不要中毒太深!
2、西医的营养学理论是错误的!请问中药中有什么营养?可是,有时它确实可以调节体内炁血的作用;您看到西医用营养理论救活过人吗?改善人的体质吗?经脉不通的话什么营养都白费!
3、医学是严肃的,这个我太知道了!证据是什么?证据就是疗效!没有疗效就不算证据!证据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
4、《中医气字的谬用》您看了,对吧!您认为人体内炁与大气的气一样吗?如果一样的话那就不用吃饭了,整天喝西北风就可以了!
30
发表于 2009-5-23 11:31:38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老师,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这是什么愿因?

      张老师。你好
      张老师讲的:证据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这句话我非常同意。
      但我还有以下的疑问:
      1 所谓科学既要有实践又要有理论。两者都是可以相互验证的。
       2 中医学上讲的是经络是用来行气血的。怎么变成炁了。不知老师是如何用实践来验证炁的。
      3 人在死的时候,这口炁没了 这话就违背了物质不灭定律了。
      4。张老师说:这个炁字是经络里行走的炁,不是我编造的。是道家常用的炁,它代表人体内部的真炁,是行走在经络里的炁,是炁体炁用肉眼睛是看不见的。请问道家的这个炁是如何验证的。肉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很多。但都能验证。为何你的炁就证明不了它的存在?还有道家炁的理论是如何得来的?经过科学实践验证了吗?
      5 西医的营养学理论是错误的!张老师又乱说了。西医的营养学理论可是有科学依据的。
       6请问中药中有什么营养?可是,有时它确实可以调节体内炁血的作用。中医一样有营学物质。这谁都知道。就是气血津液。但它们是如何调节体内炁血的?凡事要讲科学证据的。不能乱讲。
       7张老师的《中医气字的谬用》我没有看过:因为:
     从书名来讲张老师就错误的认为 中医气字的谬用。说明是中医中气字用错了。
     从上面张老师发表的观点来看张老师又拿不出证据来证明中医中气字用错了的科学依据。
     张老师的炁来自道家。也未经证实,只是人云亦云罢了。
      8。我不懂医。不喜欢读书。说错了的请张老师教悔。
        还有请张老师别生气啊。因为张老师发表了1444 篇文章。水平应该非常高的。不会和我这个不学无术的后生晚辈计较的。
      9 楼主讨论的是:心脏和脾脏不患癌证的原因。张老师尽是越说越远啊?张老师发表了1444 篇文章。水平应该非常高。请你也帮忙解决楼主的难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05:57 , Processed in 0.05454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