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wonghaishui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08:0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当是不可轻易模仿,
电危险吗?亥能危险吗?只是掌握它的人才能应用。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1:38: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中虚胆火不降的理解。
东恒老人之甜温除大热。黄元御对此很是重视。肝胆是一对争力。脾胃也是如此。
肝脾同升,胆胃同降。肝脾的力量弱,则,胆胃之热就不容易下降,就产生了虚火。
这就是很多温病用生姜汁,半夏之原因。张先哲的书更是如此,小的只是理解了很少
很少的部分。比如三大写心汤。桂枝汤,酸枣仁汤等等的都是如此。黄元御先哲讲的
很具体,大家看看。但是小的觉得,黄先哲,用神太过,而不重下焦。故  ----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2:1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关于经络的理解
经络就如,地球之水系。是一种能量循环之路经。而且与遗传,地址,等等的很多都
关系,比如,是变化的,但是总大方向是不变的。孟一方面的水多,则那处之河流就
大些。比如,锻炼,饮食,休息,药物等等都可该变他的强弱。而这该变时相关的,
部分的,相对的,能量是有很多的,当孟一方面的能量,在何处起主要作用时,他就
决定他的大方向,就向力的合成一样,这并不是自园其说,本来就是如此。三密等也
与此有关,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到气。气是能量的基本组成,这是小的理解的。
这个问题真是太多了,小的只是理解了很小的部分。
要想大成,必须修心,修心才能见得真谛,才能有更多的灵感。这不是迷信,而是自我
的大脑的开发,就如右脑记忆一样。就如图像记忆一样。就像西方人对圣经的崇拜一
样。有一种对美好东西的反复的真诚的祈求。这是十么,这就如道家的
急急如率令啊!!!!!
   反复的真诚的祈求,就能开发大脑的潜能。当然不是全能的,他的开发,一般是以引为
基础的,引就是你的知识,条件。这就是为十么很多人,一棒子降之打死之原因啊!!
学化学的,努力学习,再反复的真诚的祈祷,就能再你的化学基础上产出智慧,发明。
其余的也是如此!西方的发明也是如此!!如何的发明都是如此!!
而这智慧之源,方法是可以的,但是智慧之源,再于肾,这就是为何佛教禁欲之因。
道家也讲节欲之理。
肾精足,化气,气足,化神,神是十么,人的智慧!!
多么为大的中医啊!对么神奇的祖国文化啊!!
中医的大成也是如此!
心血来潮,不禁感叹,如有冒犯,还请原谅!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6:47: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甲型H1N1流感病,个人从中中医的理解

很是想中医的瘟疫病。有些古代之书,之瘟疫方,是有灵感而来的,但是也是有根据
类比取象之方法,来治疗。比如高热,速变。全身疼,肺疼等。定为热毒,阳明胃,
太阴肺,高热,伤了津液,肺之通调水道,而断。肌肉疼很是像委之独取阳明之法。
都是津液伤也。
古代之  升降散   为神效之方,及张锡纯的方子等等,不知是否有效果。
由于是热性之病,故平时,辛辣之葱姜蒜不能吃。烟酒不能,房事就跟应当注意了。
梨是很好的水果。
解毒之方论,古代之治疗肺结核之病,古人有的书上说出料病之一代,二代之形,这
一般人所不能的,还有很多的杀菌子中药汁发现等。无疑是灵力之表现。为何高僧有
方药很是灵念。
任何东西都是发展的,新病之出现,就主要是灵力很强的人,在实践中发现新的特效
药物,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心性的高低,就觉定灵力的强弱。而仅这还不够,必须
有指引之物,那就是你的专业,你的知识,因为你所想的,是在你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东西,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灵力强,但是没有引,方向就不对,达不到效果。如果专业好,灵力不够,对新的事物
也是无法突破的。苦口婆心,自己理解吧。
个人理解,新病,学医者,无论中西医。或者是德道之高僧,启动灵力,打开天地奥秘。
就众生于水火之中。
入定,生慧,思想之指导,灵力产生,实践检验。(高级法)
工作,突然细节变化,发现了新的东西,受到启发,从而发现新的东西。
比如,青霉素的发现,防弹波离得发现都是如此。(中级法)
而要有这中灵力,必须修心,这就是三大教派,无一不是教人要行善之原因!!!!
三大教派,修炼到高级阶段,无一不是通灵。基督教的头上为何有光圈。
回民之教,也是如此,相当于天耳通,能听真理之声音。当然,必须静的实践之
考验。
好了,不吹牛了。不信者,请勿怪。就当小的灌水吧。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6:55: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下面引用高手的医案。
彭亚南  陈晓娟 2005-12-13 13:28:44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第1卷第1期

升降散出自清代名医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方由蝉衣、僵蚕、姜黄、大黄4味中药组成。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升降散加味,治疗一些邪热内郁、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历摘要

例1,男,52岁,2000年10月24日初诊。患者诉5天前不慎受凉,而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全身酸痛;自服感冒冲剂后,症状好转,后出现发热、口干、咽痛、咳嗽、咯白黄痰,故来求治。就诊时患者恶寒发热,测T38.9℃,汗出,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全身酸痛,咳嗽,咯白黄痰,纳呆,小便黄,大便3日未解,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查血常规:白细胞7.4×10 9 /L;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Ⅰ°大。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辨证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降火,方用升降散加味:蝉衣10g,僵蚕10g,片姜黄10g,生大黄(后下)6g,荆芥10g,防风10g,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杏仁12g,桔梗12g,板蓝根3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口干咽痛、咳嗽、全身酸痛明显减轻,大便已通。二诊,原方去生石膏、知母,加陈皮12g、炒麦芽15g,改生大黄(后下)3g,续服3剂后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症状均消失,纳食、大便、舌脉均恢复如常。

本例患者为外感风寒,治不彻底,风寒入里化热,热毒袭咽致口干咽痛;热郁于肺,出现咳嗽、咯黄痰;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出现大便干结。治疗时用升降散加味疏风清肺、泻热通腑,宣上与清下并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女,30岁,2000年11月17日初诊。患者因咳喘反复发作5年,加重1周来就诊,就诊时患者咳嗽频作伴喘憋,咯黄痰,口干舌燥,咽痒,气短乏力,纳呆,大便干燥,排出不畅,舌质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滑数;查血常规正常;胸部X线片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中医诊断:喘证,辨证为痰热蕴肺,兼  气阴不足。治以清肺化痰为主兼益气养阴,方用升降散合生脉散加味。方药:僵蚕10g,片姜黄10g,生大黄(后下)6g,蝉衣6g,黄芩12g,桑白皮12g,鱼腥草15g,炙麻黄5g,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桔梗10g,杏仁10g,生
甘草5g。服7剂后咳喘明显改善。二诊:原方续服7剂,患者喘憋咳嗽消失,饮食、大便、舌脉恢复正常。

升降散治疗咳喘,既能止咳平喘,祛风解痉,又能调畅肺气,行气活血,对于咳喘属于痰热内郁,气血失调,气机不畅者疗效颇佳;尤其是伴有咽痒、胸闷、憋气等气道高反应状态或过敏性咳嗽,更是效如桴鼓。

例3,女,63岁,2002年6月5日初诊。主诉:间断性眩晕、耳鸣2年余,复发1月。诊见:头晕、胀痛,眼胀视物模糊,耳鸣,口干苦,失眠多梦,腰酸腿软,纳食欠佳,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测血压165/113mmHg(1mmHg≈0.133kPa),眼科测双侧眼压正常。西医诊断:高血压病;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治以平肝潜阳、清肝火为主,辅以滋补肝肾,方用升降散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处方:蝉衣6g,片姜黄10g,生大黄(后下)6g,僵蚕10g,天麻10g,钩藤(后下)15g,菊花10g,生地30g,寄生15g,牛膝15g,石决明(先煎)30g,川芎15g,甘草5g。服药7剂后,头晕头胀痛、口干苦、耳鸣明显好转,大便已通,测血压135/90mmHg,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二诊以原方去生大黄加夜交藤30g,连服14剂,除时有耳鸣、视物模糊、腰酸外其余症状消失。后改用杞菊地黄丸进行调理。

本病例眩晕,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用升降散散郁热,升清阳,降浊邪,升降气机,行气活血,合天麻钩藤饮加减,以清肝火,平肝阳,滋肝肾,标本兼顾、补虚泻实而收效。

例4,男,62岁,2002年4月19日就诊。主诉:排尿不畅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1周。诊见:排尿不尽,点滴而下,尿量少,少腹痛,会阴部不适,夜尿4~5次,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中医诊断:癃?,辨证为气滞血瘀;治以活血行气,通瘀利水,方用:升降散合沉香散加减。处方:酒大黄6g,蝉衣12g,僵蚕10g,姜黄10g,沉香面(冲服)3g,王不留行12g,当归12g,茯苓皮15g,土茯苓12g,冬葵子12g,猪苓12g,香附12g,泽兰15g,炙甘草5g。服7剂后,小便通,夜尿次数为2次,其余症状改善。二诊:原方加牛膝15g,续服14剂,小腹及会阴部不适症状消失,余症悉除。

本病例证属气滞血瘀,水道不利。方中蝉衣、僵蚕辛散肺气,宣肺利水,以通调水道起到提壶揭盖作用;姜黄、酒大黄破血活血,散结止痛;配以茯苓皮、冬葵子、沉香、泽兰等活血利水,行气止痛,以达气机升降有序,气血得行,水道得通。

2 体会

升降散由4味药物组成。方中僵蚕味辛气薄,能升阳中之清阳,既可祛风除湿,清热解郁,又可化痰散结、解痉;蝉衣甘咸能疏风清热,通散郁热,是祛 风解痉、宣肺止咳良药;姜黄辛苦温,能行气散结,活血通络,宣通气血,用于气血不畅的全身酸痛效佳;大黄苦寒,能解毒祛火,攻里通下,活血化瘀,使热去毒解瘀化。总之升降散一升一降调畅气机,气分血分药物并用,能宣畅卫、气、营、血,调理三焦;既能升清阳又能降浊邪,既宣肺气又散郁火,使邪热去,腑气通。该方泻热通腑,升降同施,气血并治,调节人体气机出入,使人体气血调和,升降畅通。临床运用该方以外有表邪,里有郁热,以口干、便干、脉数为辨证要点,在辨证的基础上,配以其他方药,以求标本同治,虚实兼治,收效更速。现代药理也认为,僵蚕有镇静、抗惊厥,抗凝血,降脂之作用;蝉衣有解热、抗惊厥、镇静、抗过敏作用;姜黄有抗炎、利胆、降脂等作用;大黄有导泻、利胆、抗炎止血、活血等作用,说明升降散用于以上临床诸证有一定的药理依据。

(收稿日期:2003-04-08)

作者单位:1102413中国核工业北京401医院

2102500北京燕山石化公司职工医院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22:04: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肺病的体位:
五体投地式。人爬在床上,双膝,双肘,额头作床,被子盖作全身仅头部露在外面。
很快,背部发热,出汗,不可过汗。有点汗则听,用干毛巾把汗查干。对哮喘,咳嗽
慢性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有可能大量的排痰,但是人很好。可能是排浊。
对肾部纳气的,双收报于下丹田,应在比较热的地方练,当双手发热时,有一定
的纳气归根之效果。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9:14: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关于诗的来源:
诗是中国语言,灵力启动的方式。
这是小的感觉到得。其实很多古代之诗,尤其是佛教,藏密等很多事诗,并不是
人们故意把他改成诗的,而是灵力启动之自然直法音。当灵力达到一定的程度,
自然出口成诗,意义深远。
相反,如果你反复的都,古人留下来的东西,尤其是原文,就了,就会感应到很
多的东西,比如老子的道德经,伤寒论等,条辩等,一是要对作者有一种顶礼膜拜。
二是要反复的学习原文,三是有一定的相关基础,四是有很强的继承先哲之术的渴望。
五是将灵感记录下来,六是经过实际的考验。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灵感,才是真
如智慧。以上六点都很重要,小的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但是感觉到了这个奥秘,
就发给有缘人,开启更多的天地之奥秘,不是一件很快乐之事吗?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23:06: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乳腺癌之白日梦想:
麦门冬汤和杞菊地黄丸和逍遥丸合方。这是主方,其余的都是副方。精亏,肝燥,肝
郁,阳明之气不降。

要绝对的断房事!!!!!!!!!!!!!
想也不行,其余的就更不用说。
古书上说,乳房疮,犯房事,变癌,百药难救。
要绝对的断房事!!!!!!!!!!!!!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12:4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水气运行的理解:
  脾胃--- 肺---皮毛----肾(肺为水气之上源,急性肾炎)
  脾胃--- 三焦----肾---肝脾----心肺
1.脾气不足,水汽少入肺,大多通过三焦而直入肾(饮水即尿)。
2.肺之力,升脾,宣气,使脾胃之水汽上升到肺心(中气下陷,大腹便便,痰饮之
等);肺胃肾阴消降之力,水汽的下降。
3.肾,达肝脾而运水汽于心肺,如锅底之火(真武汤,水归壑)。
4.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肺之功能当是升,宣,萧;而不仅仅是宣,萧之力)。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12:5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读李可案有感。

温病条辨之开提肺气,而化湿,可能就是这肺之升之功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3:06 , Processed in 0.10787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