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匿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10-11 15:3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下面引用由接龙2005/10/11 01:32pm 发表的内容:
大剂姜附亦能伤阴涸血。既然在三七生手中经过,此灾想亦未能暂免。所幸病人年富力强。
但却给后医徒添许多变数。所以病情病况善变难痊不难想象。
这应该是这个刻意医案想表达的目的之一:
三七生菜远了。“我行”!
22
发表于 2005-10-11 21:22: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请问王先生有QQ号吗我有好多问题要请教
23
发表于 2005-10-12 09:58: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几十年来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取得众多成果,血瘀证广泛存在于众多疾病的某些阶段,活血化瘀药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深入探讨血瘀证的药物选用,我们利用“名医群体智能优化技术”研制数字化中医会诊系统,依据其所涵盖的古今2000位临床各科名医的将近10万条临床有效信息,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方法
  1.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1986年11月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为依据,选出35个血瘀证表现,利用“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针对每个表现进行会诊处方,按照药物使用的频次排序,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味药物,得出某一表现的最佳用药。
  2.统计35个血瘀证表现最佳用药中各种药物使用频率,分析药物的适应症谱,将使用范围超过50%的活血化瘀药称为广谱化瘀药,将使用范围低于50%的化瘀药称为窄谱化瘀药。
  3.举例选择2~3个血瘀证表现的组合,利用“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针对每组表现进行会诊处方,选出按照药物主次排列的处方中前3味药物,分析各种血瘀表现组合后对选药有何影响。
  二、结果
  1.单一血瘀证表现的最佳选药
  2.各种血瘀表现21种最佳用药的适应症谱
  三、举例
  例1.狂躁、不同瘀血舌像及月经紫暗血块的组合
  组1、组3、组5比较,在狂躁相同,瘀血舌像不同的情况下,处方差异明显;
  组2、组4、组6比较,在狂躁和月经紫暗血块相同的情况下,处方差异也比较明显;
  组1、组2比较,有无月经紫暗血块对处方没有影响;
  组3、组4比较,有无月经紫暗血块对处方有一定影响;
  组5、组6比较,有无月经紫暗血块对处方没有影响。
  例2. 肢体偏瘫、不同瘀血舌像及唇紫黑的组合
  组1、组3、组5比较,在肢体偏瘫相同,瘀血舌像不同的情况下,处方有一定差异;
  组2、组4、组6比较,在肢体偏瘫和唇紫黑相同的情况下,处方差异比较明显;
  组1、组2比较,组3、组4比较,有无唇紫黑对处方产生一定的影响;
  组5、组6比较,有无唇紫黑对处方没有影响。
  四、讨论
  (一)“非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血瘀证
  治疗血瘀证的药物除常用的经典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莪术、怀牛膝、丹皮、莪术)外,还涉及很多非传统活血化瘀药,包括:补气药(生甘草、黄芪、党参、白术)、养血药(当归、白芍)、补阳药(淫羊藿)、养阴药(生地)、解表散寒药(桂枝)、清热解毒药(黄芩)、软坚散结药(海藻)、祛湿药(茯苓),这一现象的意义何在呢?
  有关古籍记载:甘草,《神农本草经》主“金疮肿”;《别录》“通经脉,利血气”;《日华子本草》“利百脉”。黄芪,《神农本草经》主“痈疽,久败疮”;《别录》“逐五脏间恶血”。白术,《神农本草经》主“死肌”;《别录》“利腰脐间血”。当归,《神农本草经》主“诸恶疮疡金疮”;《别录》“除客血内塞”;李杲“当归稍主癥癖,破恶血,并产后恶血上冲,去诸疮疡肿结,治金疮恶血”;《本草蒙筌》“逐跌打血凝”。白芍,《神农本草经》“除血气,破坚积”;《别录》“通顺血脉,散恶血,逐贼血”;《药性论》“血气积聚,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生地,《神农本草经》“主折跌绝筋,逐血痹,除寒热积聚”;《别录》“破恶血,通血脉”。桂枝,成无己“散下焦蓄血”;《本草备要》“温经通脉”;《药品化义》“除肢节间痰凝血滞”;《本草从新》“温中行血”。黄芩,《神农本草经》“下血闭”;《别录》“女子血闭”。海藻,《神农本草经》主“癥瘕”。茯苓,《医学启源》“利腰脐间血”。
  现代研究证实,党参(《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党参注射液可使体外形成的血栓长度、湿重、干重显著降低,使红细胞压积、血黏度明显下降,抑制血小板聚集。淫羊藿(《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淫羊藿明显降低健康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全血黏度,加快血液循环;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疗效。
  综上,一是这些药物的活血化瘀作用古书已有记载,但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将其活血化瘀作用给弱化或丢失了。二是古书虽然未记载其有活血化瘀作用,但在古今临床或现代实验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中医认为,血瘀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导致或加重疾病的原因之一,在血瘀证临床上我们不但强调活血化瘀药的选择,更应强调治疗导致血瘀证的原因。非活血化瘀药基本包括了治疗血瘀证常见原因和结果的治疗作用。例如,气虚血瘀可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血虚血瘀可选当归、白芍;阳虚血瘀可选淫羊藿;阴虚血瘀可选生地,寒凝血瘀可选桂枝,热毒血瘀可选黄芩;痰凝血瘀可选海藻;湿邪致瘀可选茯苓。由于这些药物具有针对血瘀证病因和结果的治疗作用,故我们应该特别重视这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二)本研究的重大意义
  1.明确了活血化瘀药的最佳适应症谱,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依据。例如:当归对26种血瘀症状具有公认的治疗作用,适应症谱很广;三棱、莪术只有对肿块1种血瘀症状的治疗作用得到公认,适应症谱较窄。
  2.提高了对不同血瘀证表现临床用药的针对性,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例如:舌质紫暗可选当归、桃仁、红花;舌体瘀斑可选当归、川芎、桃仁;舌质瘀点可选当归、赤芍、桃仁;舌底静脉曲张可选当归、丹参、黄芪。
  3.证明了中医根据单个临床表现选药规律和根据一组症状选药规律之间的差异。本研究证明,当几个血瘀表现组合时,临床选药不是针对单个血瘀症表现进行活血化瘀药物的简单相加组合,而是具有新的用药规律。例如:肢体偏瘫+舌瘀点,选用的两味最主要药物是当归、黄芪,而不是当归(肢体偏瘫)、赤芍(舌瘀点);狂躁+舌瘀点+月经紫暗血块,选用的最主要3味药物是丹皮、赤芍、郁金,而不是生甘草(狂躁)、当归(舌瘀点)、白芍(月经紫暗血块)。这正是中医注重整体变化和辨证施治的体现。
  4.为其他类型中医证候的实用性研究提供范例。每一中医的证候均包含数个主要症状,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如何针对每个主要症状及几个主要症状组合的病因病机选择针对性最强的药物都应该深入研究。
用电脑筛选血瘀证用药
贾海忠  中日友好医院
  几十年来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取得众多成果,血瘀证广泛存在于众多疾病的某些阶段,活血化瘀药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深入探讨血瘀证的药物选用,我们利用“名医群体智能优化技术”研制数字化中医会诊系统,依据其所涵盖的古今2000位临床各科名医的将近10万条临床有效信息,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方法
  1.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1986年11月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为依据,选出35个血瘀证表现,利用“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针对每个表现进行会诊处方,按照药物使用的频次排序,选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味药物,得出某一表现的最佳用药。
  2.统计35个血瘀证表现最佳用药中各种药物使用频率,分析药物的适应症谱,将使用范围超过50%的活血化瘀药称为广谱化瘀药,将使用范围低于50%的化瘀药称为窄谱化瘀药。
  3.举例选择2~3个血瘀证表现的组合,利用“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针对每组表现进行会诊处方,选出按照药物主次排列的处方中前3味药物,分析各种血瘀表现组合后对选药有何影响。
  二、结果
  1.单一血瘀证表现的最佳选药
  2.各种血瘀表现21种最佳用药的适应症谱
  三、举例
  例1.狂躁、不同瘀血舌像及月经紫暗血块的组合
  组1、组3、组5比较,在狂躁相同,瘀血舌像不同的情况下,处方差异明显;
  组2、组4、组6比较,在狂躁和月经紫暗血块相同的情况下,处方差异也比较明显;
  组1、组2比较,有无月经紫暗血块对处方没有影响;
  组3、组4比较,有无月经紫暗血块对处方有一定影响;
  组5、组6比较,有无月经紫暗血块对处方没有影响。
  例2. 肢体偏瘫、不同瘀血舌像及唇紫黑的组合
  组1、组3、组5比较,在肢体偏瘫相同,瘀血舌像不同的情况下,处方有一定差异;
  组2、组4、组6比较,在肢体偏瘫和唇紫黑相同的情况下,处方差异比较明显;
  组1、组2比较,组3、组4比较,有无唇紫黑对处方产生一定的影响;
  组5、组6比较,有无唇紫黑对处方没有影响。
  四、讨论
  (一)“非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血瘀证
  治疗血瘀证的药物除常用的经典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莪术、怀牛膝、丹皮、莪术)外,还涉及很多非传统活血化瘀药,包括:补气药(生甘草、黄芪、党参、白术)、养血药(当归、白芍)、补阳药(淫羊藿)、养阴药(生地)、解表散寒药(桂枝)、清热解毒药(黄芩)、软坚散结药(海藻)、祛湿药(茯苓),这一现象的意义何在呢?
  有关古籍记载:甘草,《神农本草经》主“金疮肿”;《别录》“通经脉,利血气”;《日华子本草》“利百脉”。黄芪,《神农本草经》主“痈疽,久败疮”;《别录》“逐五脏间恶血”。白术,《神农本草经》主“死肌”;《别录》“利腰脐间血”。当归,《神农本草经》主“诸恶疮疡金疮”;《别录》“除客血内塞”;李杲“当归稍主癥癖,破恶血,并产后恶血上冲,去诸疮疡肿结,治金疮恶血”;《本草蒙筌》“逐跌打血凝”。白芍,《神农本草经》“除血气,破坚积”;《别录》“通顺血脉,散恶血,逐贼血”;《药性论》“血气积聚,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生地,《神农本草经》“主折跌绝筋,逐血痹,除寒热积聚”;《别录》“破恶血,通血脉”。桂枝,成无己“散下焦蓄血”;《本草备要》“温经通脉”;《药品化义》“除肢节间痰凝血滞”;《本草从新》“温中行血”。黄芩,《神农本草经》“下血闭”;《别录》“女子血闭”。海藻,《神农本草经》主“癥瘕”。茯苓,《医学启源》“利腰脐间血”。
  现代研究证实,党参(《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党参注射液可使体外形成的血栓长度、湿重、干重显著降低,使红细胞压积、血黏度明显下降,抑制血小板聚集。淫羊藿(《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淫羊藿明显降低健康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全血黏度,加快血液循环;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疗效。
  综上,一是这些药物的活血化瘀作用古书已有记载,但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将其活血化瘀作用给弱化或丢失了。二是古书虽然未记载其有活血化瘀作用,但在古今临床或现代实验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中医认为,血瘀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结果,又是进一步导致或加重疾病的原因之一,在血瘀证临床上我们不但强调活血化瘀药的选择,更应强调治疗导致血瘀证的原因。非活血化瘀药基本包括了治疗血瘀证常见原因和结果的治疗作用。例如,气虚血瘀可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血虚血瘀可选当归、白芍;阳虚血瘀可选淫羊藿;阴虚血瘀可选生地,寒凝血瘀可选桂枝,热毒血瘀可选黄芩;痰凝血瘀可选海藻;湿邪致瘀可选茯苓。由于这些药物具有针对血瘀证病因和结果的治疗作用,故我们应该特别重视这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
  (二)本研究的重大意义
  1.明确了活血化瘀药的最佳适应症谱,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依据。例如:当归对26种血瘀症状具有公认的治疗作用,适应症谱很广;三棱、莪术只有对肿块1种血瘀症状的治疗作用得到公认,适应症谱较窄。
  2.提高了对不同血瘀证表现临床用药的针对性,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例如:舌质紫暗可选当归、桃仁、红花;舌体瘀斑可选当归、川芎、桃仁;舌质瘀点可选当归、赤芍、桃仁;舌底静脉曲张可选当归、丹参、黄芪。
  3.证明了中医根据单个临床表现选药规律和根据一组症状选药规律之间的差异。本研究证明,当几个血瘀表现组合时,临床选药不是针对单个血瘀症表现进行活血化瘀药物的简单相加组合,而是具有新的用药规律。例如:肢体偏瘫+舌瘀点,选用的两味最主要药物是当归、黄芪,而不是当归(肢体偏瘫)、赤芍(舌瘀点);狂躁+舌瘀点+月经紫暗血块,选用的最主要3味药物是丹皮、赤芍、郁金,而不是生甘草(狂躁)、当归(舌瘀点)、白芍(月经紫暗血块)。这正是中医注重整体变化和辨证施治的体现。
  4.为其他类型中医证候的实用性研究提供范例。每一中医的证候均包含数个主要症状,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如何针对每个主要症状及几个主要症状组合的病因病机选择针对性最强的药物都应该深入研究。



不错
24
匿名  发表于 2005-10-12 10:21:01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下面引用由接龙2005/10/11 01:32pm 发表的内容:
大剂姜附亦能伤阴涸血。既然在三七生手中经过,此灾想亦未能暂免。所幸病人年富力强。
但却给后医徒添许多变数。所以病情病况善变难痊不难想象。
吃了多位网医处方,竟然还是病重非常正常。林黛玉天天吃药,“泡 ...
智叟疑邻,三七先生给温热治疗之前,是什么体质,治疗后白发很多吗?还是谁治疗后白发很多?没有三七先生的治疗,后面的还敢牛B吗?原来桂枝汤和三七先生治疗的时候他不是说这病很重,建议到就地治疗,不主张网络治疗的吗?抵挡也抵挡了,大补也大补了,现在又如何?
你接什么龙,跟屁虫,马屁精,其实狗屁不通。
25
匿名  发表于 2005-10-12 10:24:31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我很惊讶,在伤寒论坛,标榜专攻伤寒论的,却不用伤寒论的章法,呵呵,好笑。
26
匿名  发表于 2005-10-12 10:29:23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下面引用由接龙2005/10/11 01:32pm 发表的内容:
吃了多位网医处方,竟然还是病重非常正常。林黛玉天天吃药,“泡在药罐子里”,她的病好了没?她岂没有纯中医看病。何况这些二杆子网医。星河的逻辑直是狗屁。
小说里的林姑娘就是安排要死给你看的,你怎么那么傻?
刘海若说她不是林姑娘,你怎么没有看到,你瞎了还是聋了?
27
匿名  发表于 2005-10-12 14:32:08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从黛玉归天谈郁症
贾洪斐
  《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虽则出自官宦之家,但天生体质纤弱,加上母亲早丧,在她的童年就蒙上了一层不散的忧郁。环境的改变并没有使这个少女的生活态度随之改变,而是更加重了她的自尊、高傲、敏感和多疑。她经常自叹自怜,触景生情,于是“多愁善感”便成为这个少女的性格特征。她与贾宝玉性格相投,两小无猜,但是爱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她一面渴望宝玉向她倾诉衷肠,却又不断考验宝玉的忠诚,加之他们之间的爱情始终得不到贾母的认可,使她陷于极端矛盾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宝玉和宝钗结亲的消息恰似天崩地裂的一击,使她悲痛欲绝,却又无处倾诉,终于导致精神失常。她身子晃晃悠悠,两眼直直地在那里东转西转,后来,完全失去了控制,不言不语,不吃不动,愁肠郁结,惟有流泪。在极度的痛苦磨难中,她便“焚诗稿,断痴情”,以此“抗浊世”。终于耗尽心气,“泪枯”夭亡。
  从林黛玉的症状来看,她所患的是“郁症”,现代医学称为“反应性精神病”或叫做“心因性忧郁症”。急剧的精神创伤,长期的精神刺激,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人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现代生活的快节秦,那赤裸裸的竞争和攀比,那无时无刻的算计和失算,那纷纭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不使那些性情孤僻者、胆小怯弱者、懒惰求逸者、心胸狭隘者、事业失意者,滋生出心理和生理疾病来。
  郁症临床表现有三:一是心境郁悒,思绪烦乱。这种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寡欢,患病以后则情绪低落,沉默懒言,表情淡漠,双眉紧锁。由于他们的前途渺茫,故而轻者有自责自罪之心,重者有轻生自杀之念。二是生活失调,敏感多疑。由于情绪上的抑郁、焦虑、苦闷、悲观,故而生活节律失调,难以自理。他们常以夜为昼,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毫无倦意。有些人整天疑神疑鬼,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认为别人的举动与自己有关,甚至认为别人在暗中蓄意对自己打击迫害。三是固执己见,思维迟钝。这种人思维紊乱,对任何事物总以其病态的逻辑,作荒诞的推理,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且固执己见,不听规劝。
  郁症是一种“心病”。“心病总须心药医”。《临证指南》主张,治“郁症,全在于移情易性”。但是,要真正做到移情易性并不容易。足不出户、触景生情,往往会出现“因郁致病,因病更郁”的恶性循环局面。脱离和暂时脱离致郁的生活环境,是消除抑郁的简单有效方法。
  曾有一李姓妇女,因夫暴亡致郁,终日沉默寡言,以泪洗面,常独坐或卧床不起。他人劝慰和药物治疗均无效。一个偶然机会她被好友拉上去了江南,旅游月余,心境渐宽,归后郁闷全消,不药而愈了。郁者外出旅游,确实可获得“移情易性”的奇效。因为旅途中,生活环境不断变幻,注意力不得不放在那应接不暇的车船、山川、都市和陌生的人际交往中。美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和强烈潮涌般的生活气氛,可对受伤的心灵作有效的修复。
  林黛玉过早离开人世的事例,教训颇深。从中可以体会到,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实在是大有必要。在处世待人上不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要积极坦诚地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可以倾吐不快,又可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鼓励,使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心情就自然舒畅起来。还要克服自卑感,培养广泛的兴趣,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不致于被不良情绪所笼罩。愉快的精神,欢乐的情绪,胜过任何灵丹妙药。阳光普照心田,愁云就难登眉梢。

--------------------------------------------------------------------------------
28
发表于 2005-10-12 17:0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郁闷啊
29
发表于 2005-10-13 21:35: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下面引用由nxzj2005/10/11 09:22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王先生有QQ号吗我有好多问题要请教
请教谈不上,大家互相学,共同提高,我的qq号:496791202,不过还是帖出来问题比较明白 。
30
发表于 2005-10-23 15:01: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给一行先生介绍一位真中医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医药大有可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4 09:39 , Processed in 0.06200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