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叔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1-20 08:48: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1.古人的说法不能算错,只能说概念的外延和我们的不一致。
2.只要有利于对疾病本身的理解,新的概念也应该允许出现。
3.个人感觉,能够真正把握内经的内涵,那么他就不必拘束于内经的概念,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应该能够基本了然于胸。
所以,我觉得,在真正把握内经的本质以前,还是不要随意的改变其局部文字,否则割裂了古人的本意,那也不能说是科学精神。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21:09: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感谢罗先生提供有力证据!感谢罗先生的理解和支持!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07:29: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日前,辽东狂生网友也发表了不同意见,一并转帖于此:
王兄说的有意思。
不过,我个人的确是不主张更改内经本意的。
第一,我们每个人的理论架构和内经不可能完全一样,当不一样时,以实践为准。
第二,中医两千年的过程和演化出的纷繁复杂的门派告诉我们,更改后的理论越走越远,反而让我们越来越蒙在“理论” 的鼓里而不知到底什么叫对。
第三,胃为五脏六腑之海,那么用这句话来套脑为髓海,也能说明脑和髓有可能是并列关系。
我个人的看法是,髓作为府,是用来藏髓液的,就象我上面提到的一样,所有的髓都有一个管,里面是半流质的东西。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20:10:0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答辽东狂生老弟
1、先生说:“第一,我们每个人的理论架构和内经不可能完全一样,当不一样时,以实践为准”。我完全赞成先生的观点,但“髓”作为奇恒之府,两千年来是如何指导实践呢?
2、先生说“第二,中医两千年的过程和演化出的纷繁复杂的门派告诉我们,更改后的理论越走越远,反而让我们越来越蒙在“理论” 的鼓里而不知到底什么叫对”。这种情况是有的,但如果把它作为一种规律,那就等于说不允许创新、不允许发展。
3、先生说“第三,胃为五脏六腑之海,那么用这句话来套脑为髓海,也能说明脑和髓有可能是并列关系”。我觉得这两句话不具有可比性。因为“脑为髓海”是说脑是髓汇集之处,但我们不能说“胃是五脏六腑汇集的地方”。我查了一下《内经》的原文,《灵枢·五味》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其实质和核心是“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如果引用《灵枢·海论》的话:“ 胃者,水谷之海”、“脑为髓之海”。“水谷”是精微物质的前身,与作为精微物质的“髓”似乎更具可比性。
4、先生说:“我个人的看法是,髓作为府,是用来藏髓液的,就象我上面提到的一样,所有的髓都有一个管,里面是半流质的东西”。请问辽东老弟既然“所有的髓都有一个管”,“髓作为府”共有几个?照老弟的说法,难道位于脑和骨的半流质的东西也属髓府?里面的半流质的东西该叫什么名字?
      以上纯属学术探讨,相信不会影响兄弟友谊。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20:2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说:“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既然“骨者髓之府”,那么将髓作为一个府,里面储藏的是什么呢?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0 18: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肾主骨生髓,难道肾能生出一个奇恒之府?
27
发表于 2009-12-2 14:0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支持楼主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8:07: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感谢先生支持!
29
发表于 2009-12-2 19:29: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建议今后注解内经者,应将王先生的研究成果作为主要注释收入,并注明研究者的名字,以保护研究者的知识产权。
30
发表于 2009-12-3 10:24: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奇恒之府中“髓”当为“脊”

反对修改  
脊骨只是骨骼的一部分 同属于骨,故脊和骨是一系。而骨和髓是不同系别
骨而中空,里面藏髓 髓者生脑而通于脑,应地气之所生  前哲言髓者司命所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3:51 , Processed in 0.05232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