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蒲亭逸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州擂台 (第四期)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6-20 17:59:15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此疟疾病也.中医诊疟,不以疟原虫之有无为依据,而以证为据,且看其证:其一,发有定时,其二,先寒后热.继而汗出热退,完全符合中医疟疾特点.其理且详述之,
理:患者于了月中旬劳动后,淋浴感寒而致发热,此得病之由也,经曰:此(疟疾)皆得之夏伤于暑,汗出腠开,当风浴水.受凄怆之水寒,裹邪不能外出,则随经络以内薄,舍于脏府膜原之间,(或曰半表半里)则疟作焉.头晕,与目眩同义,并见咽干病在半表半里也,胸部觉隐痛,邪据膜原之地,饮食尚可,病不涉中焦.苔白厚,挟湿之象,质红,阴伤之象.脉细近弦,兼示伤阴,略浮,半表之谓.
法:和解化湿,滋阴截疟
方:小柴胡汤合达原饮加减.
药:柴胡25,黄芩12.花粉12,厚朴10,草果10,大白19,知母12,白芍12,甘草5,何首乌15,常山6,青蒿30
22
发表于 2006-6-21 11:51:08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辨证立足阴阳,才容易明确。
患者于7月中旬劳动后,淋浴感寒而致发热(39℃), 经西药治疗两周发热仍未退。
淋雨受寒湿,西医用凉药自然冰伏寒邪。
住院期间,每日下午体温波动于38.℃上下。经西医多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发热迄今已三月余。
误治所致。
来诊时每天下午4点至夜间2点发热(38.5℃),烧前先有恶寒,继而身热,无汗,伴有头晕,咽干,胸部觉隐痛,随后汗出热退,饮食尚可,二便一般。舌苔白厚、质红。脉细稍数,略显浮象。
下午夜间 属阴,正气足方能汗出热退。
本来在表之邪被误治深陷于里,正气不足故每天发烧汗出热退,而病邪没有全退,当即之时,不应见烧退烧,而应加强正气,正气足,一鼓作气,自可汗出热不再发。
舌苔白厚寒湿之象,咽干舌 质红,似有郁热,症状不全,没办法处方。
口渴不渴,若真热必然渴喜饮冷。
上面是我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
我想郑钦安老师的书多看一定对辩证大有帮助。

23
发表于 2006-6-24 15:02:17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午后发热,舌苔白厚,三仁汤证。
24
发表于 2006-7-3 21:16:43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不要用疟疾的眼光看此案
25
发表于 2006-7-5 19:14:05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何不一陈高见,供大家学习呢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6:12:05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此案是关幼波先生的医案,出于《关幼波临床经验选》。
公布答案:
关老认为:夜热早凉,咽干,舌红,麦细数,属于阴虚血分蕴热,故用青蒿鳖甲汤合清骨散加味;由于又见恶寒发热,汗出脉浮,考虑营卫不和故合桂枝汤调和营卫。关老的处方如下:
青蒿10,鳖甲10,秦艽6,地骨皮12,玄参12,鲜生地12,银花15,天花粉15,丹皮10,赤白芍各10,僵蚕6,鲜石斛30,灯芯1,5,桂枝3,甘草6,鲜茅根30,银柴胡3克。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6:19:24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根据打擂的朋友们的分析,大家都涉及了一部分。但以“学海无涯”先生的答案较为接近。故本期擂主授与学海无涯先生。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16:21:46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本来早就应该公布,由于想让大家多多打擂,所以到今天才公布。请大家谅解。
以后还要请朋友们积极参与。
29
发表于 2006-7-13 22:45:06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怎么不公布第五期擂题呢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7-16 01:49:25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擂台 (第四期)

本期擂主的分,由于擂主是版主,我加不了。找壇主去要,不好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9 11:17 , Processed in 0.07919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