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介入疗法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9 13:1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陈熠  

姓名:陈熠
单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门诊部
职称: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肿瘤,甲状腺疾病,咳喘,神经衰弱,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胆石症,冠心病,萎缩性胃炎,胃窦炎,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专家门诊名称:中医内科、中医妇科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晚上,星期四上午,星期六下午,星期六晚上
简介:现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副馆长,兼上海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药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传统医学(美国)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出身于中医世家,学术上主张"调气解郁"、"养正除积",发表学术论文58篇,主编《世界传统医学肿瘤学》、《肿瘤单方验方大全》、《陈苏生医集纂要》等著作12部。
临床擅治肿瘤,甲状腺疾病,血糖、血脂、尿酸增高等代谢性疾病,心脏血管疾病,哮喘,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等各种疑难病症。
曾获国家部级奖2项,市局级奖3项,并赴美国参加世界传统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获二等金奖。

2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9 13:13: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云南 董鸿涌  

董鸿涌  (1949—),浙江镇海人,主治医师,上海市南市区中西结合医院医务科干事。曾担任上海药史分会委员工作。1976年12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现在上海黄浦区传染病医院任医务科长工作。长期从事于监床第一线,擅长于运用中西二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对疑难杂病亦有很多经验。尤其对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急慢性肝胆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胃炎,溃疡病等均有很好的疗效。对“脑卒中”疾病,哮喘病也有独到的见解。曾在病房工作时对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肺原性心脏病、中毒性休克、急性心衰、肾功能衰竭等病人取得委很好的成绩。曾参加上海市第五届中医研究班的学习,并顺利完成研究工作,继承老中医的任务。撰写近10篇论文,其中“试论陈苏生之‘宣畅气血’法”一文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发表,此文被收入《中医高新医论精典》一书。“浅论药对”一文在上海市药史年会上进行交流。被邀参加全国药学会衡阳会议上交流。现在负责对外国留学生来院实习的组织工作。每年接待近百人次的外国留学生来院实习,学习中医的宝贵精华。使中医药不断走向全世界,造福于全人类而努力。

23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9 13:27: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绍奇谈医:由成都人怕麻黄想到的
  解放前,有一位老前辈在成都行医,一次在方中开了三钱麻黄,却被药店拒配,说:麻黄用量太大了,吃了要出问题。一而再,再而三。这位前辈只好不再开麻黄了。他从家乡带了一大包麻黄粉到成都,到需用时,包成小包赠给病人,说是“药引子”。1972年,我去成都为一位支气管哮喘的病人治病,方中用了10g麻黄,不意几十年过去了,仍遭药店拒配。虽郑重注明:“如有问题,由本医生负责”,再一次签了字,仍然不行。可见成都人真是怕麻黄。
  南京中医学院孟澍江老师来京讲学谈到:江苏人怕石膏。高热,大渴,汗出,脉大,白虎汤本为的对之剂,因方中石膏用量大,病家疑惧,药店拒配。孟老师便自行准备了石膏粉,拌上青黛,诈称“秘方”以贻病人。当然,孟老师说的是解放前的事了。
  上海人怕附子。当年祝味菊、刘民叔等四川籍医生,就在上海以善用附子名声大噪,祝先生还有个“祝附子”的外号。祝治热病,虽高热唇焦色蔽,仍力主用附子,盖病未去而心阳已经不支矣。名医徐小圃擅长养阴,几个儿子却都死于热病。某年,一子又病发热不退,不得已,请祝会诊,祝开方就是附子,服后居然热退神清,好了。章次公先生因此而称祝氏用药“心狠手辣”,徐氏自是为之心折。至今沪上徐氏儿科之用附子,皆昔时祝公所赐也。刘民叔先生治僧惠宗胃癌大出血,脉微欲绝,昏迷不醒,先是阻止西医输血,继则开方用附子30g、干姜15g配干地黄、阿胶、白芨、伏龙肝、花蕊石、甘草、云南白药,3日后血即止。然习俗流风,殊难扭转,二公长技,竟为空谷足音,且多诽谤之言。知之者,其时惟章次公、姜春华二先生而已。
  麻黄、石膏、附子,虽皆猛悍之药,然用之对证,便真的效若桴鼓。古往今来,例证多多。其实又何限于这三味药,所有药物,当用,不当用,皆当由医生决定,当然也由医生负责。患者疑之,是为流言所惑;药房拒配,则毫无道理可言。然其始作俑者,又必是医生,且必是名重一时者,以一己偏狭之见,遂致覆水难收矣。
  以叶天士、王孟英用柴胡、葛根为例,叶天士虽然不像徐灵胎说的“终身与柴胡为敌”,但他治疟不用柴胡,治温热病忌用柴葛,却是真的。“柴胡劫肝阴,葛根耗胃汁”,虽是张凤逵语,但一经叶氏引用,影响就大了。于是后世医家对柴、葛便存畏忌之心。如《温热经纬》引沈再平语云:“疟本非死证,唯概以柴胡治疟者杀之也。”又引汪氏语云:“正疟必用此汤(小柴胡汤),若似疟非疟,妄用柴胡,必提成长热不退,或两耳大痛,甚至神昏,更或引动肝风,痉厥立至,生平见之屡矣” 。《重庆堂随笔》引赵菊斋说:“先慈……肝阴不足……患外感,医投柴胡数分,下咽后即两胁胀痛,巅顶之热,如一轮烈日当空” 。肝阴不足,当忌柴胡,疟不可拘于少阳一经、小柴胡一方,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平心而论,有他们说的那么邪乎么?王孟英对葛根的偏见也太甚:孙位申患感冒,症见耳聋,医者泥于少阳小柴胡之剂,聋益甚。孟英视之曰:伏暑也,与伤寒治法何涉?改投清肺之剂,聋减病安。将进善后法矣,忽然耳聋,询悉误服葛粉一碗,不啻误服小柴胡一剂,复投肃靖肺胃药,寻愈。
  葛粉,即用葛根加工的淀粉,浙江人常用它来代藕粉。即使不当吃,也不至于如“误服小柴胡一剂”而致耳聋复发的地步吧?潘澄濂老师平生最服膺孟英之学,惟于王氏对葛根的偏见有过批评,说是“白璧之微瑕”。
24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9 13:29: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刘明皓  男,1951年9月22日生,上海人。主治中医师。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又师承近代海上名医刘民叔先生入室弟子卞嵩京主任并二度深造。行医二十年来,分类摘录中医期刊有关临床各科治疗近况,及基础理论研究等学习内容,达一百万字。学术上主张“勤求古训,博采众长”,1988年曾任上海市二轻局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近十年来以疑难病和老年病为临床研究重点,著《复杂性疾病的中医整体辩证》,以扼要的方法、阐述了治疗复杂性疾病的辩证论治基本分辨方法和用药特点;又著《论识症在难治性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再阐述了以识症为前提的、在难治性疾病中的治疗原则性,以及治疗上针对复杂的个体差异如何掌握原则的灵活性,增加了在临床上获得良好疗效的可行性,临床上常获显著疗效。分别获第二、三、四届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大奖赛,国际优秀成果奖、突出贡献国际优秀成果奖、优秀科技成果国际优秀奖。其中《规范使用中成就的思路与方法》入选《跨世纪国际名人名作·中国科技文化卷》巨著中。二十年来,共发表文章十余篇
25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9 13:35: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我稚年身体极坏,经常服药,家中旧有《寿世保元》,到了十岁以后,为了却病,经常翻阅,但始终找不着治病的规律;而幼年时的疾病虽多,总是由本地的老医姚礼唐先生治疗,少则一剂,最多也不过二至三剂就可以恢复健康。后来攻读科学,一般都有点鄙薄固有文化,尤其到了上海,有病都找西医治疗。因为学校校医,根本也就是西医,没有中医的。但是我有一次阴症伤寒,西药无数,经刘民叔中医师用了一个桂附重剂,真是药到病除。后来又一次伤风咳嗽,由西医治疗,咳剧治咳,咳已而痰诞涌盛;痰重驱痰,痰减而咳嗽转增,如此反反覆覆,久治不愈,改就江湾之中医与刘民叔医师治疗,亦效果不佳,致胸协痞闷,气郁干咳,昼夜不止,缠绵了两个多月。
时语文教授吴剑岚先生见我长咳不已,因介绍我去找他的中医老师梁少甫先生求治。梁潘州人,当时为上海三大名医之一,一般中医治病,诊费不过二角,最多一元二,如陆士谔、陆渊雷等当时名医;而梁之诊费,则是三元。但我经治后,真是如饮醍醐,一剂大效。后来也有一次,都是外面久治不痊,求他着手成春。因此我才对中医有了正确认识,并且不时购买中医书籍阅读。
26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9 13:37: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九十自述
                              张义尚(虚一子)师之遗作
      皖水余兆祖整理          承恩后学张利民(海印子)录  
27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9 13:39: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参看http://www.sangnan.com/cgi-bin/topic.cgi?forum=4&topic=6349&show=660
28
 楼主| 发表于 2004-11-30 18:45:2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火神派”三大分支之一--------均受上海祝味菊影响,改变较多.
2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8 12:28: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火神派”三大分支之中----------卢铸之,吴佩衡,吕重安,范中林,戴云波,唐步祺保持其特色多一些.
3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8 12:3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从郑钦安扶阳思想谈温补<强壮>介入疗法

其关键都在于师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11:42 , Processed in 0.32948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