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炙甘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3-10-7 00:57:40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先按脾肾阳虚治疗比较妥当。今脉证并不支持有湿滞。
药治之外,应嘱咐患者注意摄生。气功健身也是比较好的办法。
22
发表于 2003-10-7 14:35:40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窃以为从脾胃入手效果较好
可以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乌鸡白凤丸
23
发表于 2003-10-7 17:04:08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满月圆在 2003/10/08 06:19pm 第 1 次编辑]

  清晨明显,此时需起床大便一次方可。大便时腹中痛急。————厥阴有热。
  里急后重,大便粘滞不爽,有欲解而不尽的感觉,肛门有时灼热。便后腹中较舒,房事过频时次日会阴尿道痛胀不适,小便热涩。小便经常发黄,有时发混,有时尿出一段白浊。右乳房中长一核如枣,有时乳头发痒,触之疼痛。面部油脂分泌旺盛,以手触摸觉粘腻不爽,有时口中粘腻。————湿热滞于厥阴,欲求出路,溢于经络,上熏阳明。
  冬季还是手脚冰凉,冻手冻脚。有时冬季午后面部特别是两颧部发热出火,色鲜红,舌质淡、略胖,苔薄白,边有齿痕。不欲饮水,六脉虚弱,带弦意,沉取不应指。————病久阴阳俱耗伤,土虚木克。
  
  当敛散并用,补泻兼施,不可偏废。
  前面已经出方。
  
24
发表于 2003-10-7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英雄所见略同,右乳房中长一核如枣,潮热,疑为乳痨,请查胸片看是否有结核。
25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1:15:38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江满月圆先生分析的很有道理,请疏一方。谢谢!
26
 楼主| 发表于 2003-10-7 21:17:40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请问杏林散人有何见教?
27
发表于 2003-10-7 23:48:36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分析:(自幼身体衰弱,幼时常腹泻咳嗽),素秉虚弱,水不涵木,土金不固,木气横恣。(平时吃饭不如常人,食油腻肉类则难化)土衰火弱之象也。(每当秋季气温转凉后手脚就会冰凉,冬天就会冻手冻脚)阳气不达四末,寒气乘虚而入。(从20岁后诸证有所加剧,每食辛辣、油腻、寒凉之物就会泄泻),辛辣之泻为散寒湿,油腻寒凉之泻为陷清阳,性质不同,结果迥异,不可同论。(大便时腹中痛急,里急后重,大便粘滞不爽,有欲解而不尽的感觉,肛门有时灼热,便后腹中较舒)木气不升,横行冲克之象。(冬季还是手脚冰凉,冻手冻脚),仍是阳虚寒盛之象。(有时冬季午后面部特别是两颧部发热出火,色鲜红),阴盛格阳于上之象。(平时睡眠亦差,难以入睡),阴盛格阳不降之象。(有时感觉心慌),火遭水克之象。(曾经嗜茶,后因失眠、心慌、腹泻,而停止饮茶),茶性寒凉,伤脾清升之路,致心阳不振,寒湿下陷。(23岁结婚,婚后诸证未减,房事过频时次日会阴尿道痛胀不适),复伤其精,阳无所附,随小便外脱。(小便热涩,经常发黄,有时发混,有时尿出一段白浊,小便次数也较正常为多),精气不藏之象。(腰部有时酸困疼痛,小腹会阴不适,曾被诊为前列腺炎),阳气不升,下郁生热之象。(现在又添一病,右乳房中长一核如枣,有时乳头发痒,触之疼痛),肝气郁结,血凝气滞之象。(饮牛奶、啤酒,食辛辣、肉类、鸡蛋、之后必泄,腹中不爽,里急后重、大便最后有粘液或粘冻),寒热皆不能受,土不能容,膏脂不化,阴阳两亏之征。(有时右少腹拘急不舒,清晨明显),木郁之象。(此时需起床大便一次方可)疏泄在下也。(不欲饮水),阳虚湿盛之象。(失眠,夜间睡眠不足次日眼睛干涩,头晕无精神)阳气不潜,水火不济之象。(面部油脂分泌旺盛,以手触摸觉粘腻不爽,故每天必用肥皂洗脸约十次),阳不化阴之象。(睡眠每晚6小时左右,饮食不敢吃油腻及啤酒,但常饮白酒)白酒性热,故知阳虚为多。(舌质淡、略胖,苔薄白,边有齿痕),阳虚湿盛之象。(不欲饮水,有时口中粘腻,六脉虚弱,带弦意,沉取不应指),水不生木,水不涵木,木枯木郁之象也。
     治法:温阳散寒,利湿解郁
     方药:大剂真武汤加味
     用量:附子100克,白术50克,干姜50克,茯苓30克,白芍30克,桂枝20克,郁金10克,柴胡10克
     用法:七碗水泡一小时,煎剩二碗,早六时服一碗,下午四时服一碗。六剂。忌食生冷油腻辛热食品。
  
28
 楼主| 发表于 2003-10-8 07:04:51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感谢三七生先生!!!
29
发表于 2003-10-8 08:32:35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同意三七之见,但余认为以用阳和汤出入为佳。
30
发表于 2003-10-8 11:55:39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下面引用由hq25882003/10/07 00:23am 发表的内容:
此证乃阴阳两虚夹湿证!(以阳偏虚为主)
这个意见比较切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0 23:55 , Processed in 0.11247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