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 红莎草在 2005/12/18 11:46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理论最终是用来为人治病的,不是用来辩着玩的,中医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实现语言的现代化,中医理论翻译成外国文字非常困难,其原因是在对方语言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对应语,将中医理论语言现代化,让外国人看的懂,听的懂,这是中医走向世界必须做的事情.另外,中药检验手段也要现代化,标准化,现在中药的鉴定仍然要靠传统中药鉴定四法:"眼看,手模,鼻闻,口尝",中药要出口,就要有一套可以操作的现代检测手段和标准,而传统的鉴别四法是不能胜任的,而且外国人也学不会,不能出口中药时也捎带着出口老中药师吧?中医要想生存下去,传承下去,就必须实现现代化.当然不是西医化!
不客气地说,红莎草先生对中医现代化的概念模糊,对中医现代化的成果大概知之甚少。
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进展,虽然步履缓慢,但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果的。这些成果为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应用中药拓展了视野。
但是这些成果的研究过程恰恰都是中医的研究结果,你能举例证明中西结合有这种成果吗?
把思想局限在‘让外国人看的懂,听的懂,中医走向世界’,这不是中医思索范围内的事情,那是外交部和商务部的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