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进三退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依据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2-4 21:39: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再如,现在治疗腹泻,有很多如斯密达或凝胶类的,原理是多孔物质吸附毒素;中药或传统验方中有烧玉米须,焙炒鸡内金,糊锅巴,按中医的解释,据说是因为鸡的肌胃中有石头,所以鸡内金很厉害----但是,倘若不焙炒,是煮来吃,你看是否会有效。
    哈哈!先生看来不仅不懂中医,连西医也是一知半解,西医也知道活性炭有止泻作用,不过西医知道是最近两百年以内才知道的,中医两千年前就知道了!
    说到腹泻,你是拿西医的短处来比中医的长处!西医能够对付的只有细菌性痢疾,对于老年和婴儿功能性腹泻<脾虚腹泻>是根本没有办法和中医相提并论的.对于细菌性腹泻,中医只比西医更快更好,决不会比西医差!不信咱们可以比试一下!
22
发表于 2006-2-4 21:48: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POSTISDELETE= ]西医也是产生于西方文化,可是做为一个西医却不一定非要熟读西方文化。这其实就是中西医的差别,也正是中医没落的原因.
你妈生了你所以你妈很没落,可有如此推论否??????????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2-6 16:26:2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这个贴子最后由进三退二在 2006/02/06 04:2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含灵普渡2006/02/04 09:39pm 发表的内容:
西医也知道活性炭有止泻作用,不过西医知道是最近两百年以内才知道的,中医两千年前就知道了!
不是近二百年的发展,你能知道活性炭有止泻作用吗?知道了活性炭有止泻作用才有了现在的斯密达或凝胶类止泻剂。你愿意药店里卖的是这些服用方便的止泻剂,还依然是那些一包包的烧玉米须,焙炒鸡内金,糊锅巴?你愿意服用哪个?
这就是发展!这就是现代化,这就是中医结合。如果不对烧玉米须,焙炒鸡内金,糊锅巴进行现代医学的解读,能有活性炭有止泻的诞生吗?
发展中医,用现代化解读中医并不是要消灭中医,而是要让中医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从这个例子很容易看出,离开西医中医必将死路一条。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2-6 16:35:0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下面引用由laozhongyi22006/02/03 11:14pm 发表的内容:
这不说明西医也需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吗?最根本的,是针对性的个体治疗,
这位医生说的很正确,西医同样也是存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而且这样的异治和同治都是有着严谨的检查数据为依据的。
中医呢?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严谨不严谨,一个证十个医生十个方,谁也不说自己的错,吃来吃去,到底是吃谁的方有效,谁也说不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中医缺少对证以及方的现代化本质上的解读。
所以利用现代医学解读中医才是中医唯一的出路。
25
发表于 2006-2-7 14:51:2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下面引用由进三退二2006/02/06 04:26pm 发表的内容:
不是近二百年的发展,你能知道活性炭有止泻作用吗?知道了活性炭有止泻作用才有了现在的斯密达或凝胶类止泻剂。你愿意药店里卖的是这些服用方便的止泻剂,还依然是那些一包包的烧玉米须,焙炒鸡内金,糊锅巴?你 ...
    先生的提问很好,但巧的很,我所在的小城里,最近几年出生的婴儿,好多从生下来就开始腹泻,西医用了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和止泻类药物,大多无济于事,许多患者的亲属都求助与民间中医,民间中医就是用"煳粮食"熬成糊喂婴儿却出奇的有效,试问君:你如果是婴儿的家长,你是选择西医的斯密达还是选择中医的"煳粮食"?
    中医的疗效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绝对不是凭想当然想出来的.当然,我不否认历代中医受历史科技水平的局限,对中药的疗效结果的解释,有许多想象和附会,但中医药治病的事实是在那里摆着的.
    我并不反对中医现代化,但反对中医西医化,反对用西医的观点来解释中医,为什么?因为中医治病的道理是用西医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中医现代化从何处下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研究认真探讨的问题.
26
发表于 2006-2-7 21:02:2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下面引用由进三退二2006/02/06 04:35pm 发表的内容:

这位医生说的很正确,西医同样也是存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而且这样的异治和同治都是有着严谨的检查数据为依据的。
中医呢?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严谨不严谨,一个证十个医生十个方,谁也 ...
西医同样也是存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吗?就是感冒用抗生素加激素,非典也用抗生素加激素吗?
27
发表于 2006-2-7 22:39:3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下面引用由进三退二2006/02/03 04:35pm 发表的内容:
                            因此你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同样症状,完全有可能是不同的病症,所以验方有时灵有时不灵,原因恐怕在此,所谓地域土质的阴阳,采收时间等造成区别,我看是属于胡乱联系。要知道,现代科学用了那么多方法手段,想要找到同一物种在不同条件下的蛋白或核酸表达的区别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断由于地域不同造成的同一物种的组分差别有变化的那部分,含量一定十分稀少(否则蛋白核酸表达谱上很容易就鉴定出来了),那么含量如此稀少的东西,真能有什么作用吗?
歌决曰:“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这就是采收时间等造成区别,俩种药物本 是同根生,采的时间不同,药效有很大区别,到了再往后,就没了药的作用,只能当材烧。
再如 怀牛膝与 川牛膝,怀牛膝产于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
川牛膝产于四川,行血脉则用川者,补肝肾则用怀者,俩药也不一样。
怎么能属于胡乱联系?
对自己不知道的 东西,就能一口否定吗?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15:13:2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这个贴子最后由进三退二在 2006/02/08 03:2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王亚当2006/02/07 09:02pm 发表的内容:
西医同样也是存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吗?就是感冒用抗生素加激素,非典也用抗生素加激素吗?
这位中医应该学一点基本的现代医学常识了。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15:16:1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下面引用由薄涛2006/02/07 10:39pm 发表的内容:“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要不要再考虑到南北半球的差别?如此中医如何进步河发展。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2-8 15:21:2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依据

下面引用由含灵普渡2006/02/07 02:51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的提问很好,但巧的很,我所在的小城里,最近几年出生的婴儿,好多从生下来就开始腹泻,西医用了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和止泻类药物,大多无济于事,许多患者的亲属都求助与民间中医,民间中医就是用"煳粮食"熬成糊喂婴儿却出奇的有效,试问君:你如果是婴儿的家长,你是选择西医的斯密达还是选择中医的"煳粮食"?
如果这样几个例子就能将西药“斯密达”视为弃物,那么找几个"煳粮食"用后无效而打一针就止泻的病例,是不是就可以将"煳粮食"当着垃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8 22:11 , Processed in 0.06309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