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江春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5-21 05:56:5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5/21 05:58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丙丁火2006/05/20 10:03pm 发表的内容:
怎样理解经络,这实在是个难题??
如果说它是个实体!是某某等。。。在肢体不全的人身上如何来解析“实体的经络”???比如伤寒病?没肢体还没法辨证了???不知如何传变??
现在只能说“经络”不是实体!
[color=#FF0000]虚体和实体是相对而言的。
经络的概念,是以生理功能为主的概念,相对于纯解剖结构之实体言,其是一个虚体;但虚体不虚,亦是一个独立的,具有客观内容的存在,相对于“虚无”而言,其又是一个“实体”。
22
发表于 2006-5-21 06:22: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5/21 06:25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6/05/12 06:39am 发表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星河在 2006/05/11 08:08pm 发表的内容:
说句到家的话吧,经络不是‘实’体,经络是“虚”体。个中奥妙,达者自明。




——同意这个观点,但阐述得不够详细。
经络同脏象一样,不是机体解剖的单位、结构的单位,而是机体生理的单位、功能的单位,是机体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的集合,是机体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通道,其物质载体与结构则是以机体血管——植物神经复合结构为主。可参阅:
《经络成了无本无象的虚无理论》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5550
及袁其伦先生的关于经络与针灸的系列文帖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6368&show=0
23
发表于 2006-5-21 07:04: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南京陈斌先生:
对与经络实体问题.我们再转换一下命题吧!!!!!!!!!!!
1.中医的脏腑有无实体
2.实体和功能能否统一.为什么??????????
其实,在我看来与经络实体问题.脏腑有无实体问题,完全一致
两者实体和功能能否统一也完全一致,先生如能答好了我想就可以服天下人
24
发表于 2006-5-23 23:03:0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quote]下面引用由张济风2006/05/21 07:04am 发表的内容:
南京陈斌先生:
对与经络实体问题.我们再转换一下命题吧!!!!!!!!!!!
1.中医的脏腑有无实体
2.实体和功能能否统一.为什么??????????
...
[/quote
张先生你好:
你看这样回答你的问题对吗?
1,中医的脏腑都有实体。比如:心、肝、脾、肺、肾,是五脏。胆、胃、膀胱、大肠、小肠,是五脏。五脏和五腑都是实体。心包是心脏的外膜,三焦是整个胸腹腔,所以,心包和三焦也是实体。脑、骨、髓、脉、胆、女子胞,是奇恒之府,也都有实体。中医学称“府”的很多,比如,脑为神明之府,脊为髓之府,脉为血之府、胸为气之府,三焦为一身之大府,也称孤府。等等。凡言脏或言腑者,都是实体。还有命门,最初是指右肾,也是实体。2,实体和功能能否统一?
回答是:尚未完全统一。目前来看,不仅中医没有完全统一,西医也没完全统一。并且,再过若干年,仍然达不到完全统一的程度。因为,在医学上,对人体脏腑和功能的认识,还有很多的研究领域。
3,脏腑虽有实体,但与经络不是一回事。至于经络嘛,呵呵。。。我发过很多贴子了。不再多说。
25
发表于 2006-5-24 00:56:5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5/24 01:03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哲医2006/05/23 11:03pm 发表的内容:
1,中医的脏腑都有实体。比如:心、肝、脾、肺、肾,是五脏。胆、胃、膀胱、大肠、小肠,是五脏。五脏和五腑都是实体。心包是心脏的外膜,三焦是整个胸腹腔,所以,心包和三焦也是实体。脑、骨、髓、脉、胆、女子胞,是奇恒之府,也都有实体。中医学称“府”的很多,比如,脑为神明之府,脊为髓之府,脉为血之府、胸为气之府,三焦为一身之大府,也称孤府。等等。凡言脏或言腑者,都是实体。还有命门,最初是指右肾,也是实体。
2,实体和功能能否统一?
回答是:尚未完全统一。目前来看,不仅中医没有完全统一,西医也没完全统一。并且,再过若干年,仍然达不到完全统一的程度。因为,在医学上,对人体脏腑和功能的认识,还有很多的研究领域。

[color=#FF0000]中医之五脏,一开始起源于解剖,是“脏器”的概念,是解剖的单位、形态结构的单位;但在中医理论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脏器”概念的内涵逐步发生了变化,由“脏器”发展成“脏象”,由解剖、形态结构的单位,演变成了功能、生理的单位,成为了一系列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的集合;而这一系列的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的集合(即“脏象”),其物质基础或载体,可以建立在数个或多个不同的解剖结构的“脏器”上。
26
发表于 2006-5-24 00:58:3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5/24 01:19am 第 1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5/03/27 11:54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五脏之我见
     

中医之五脏,心肝脾肺肾,不是五个相应的器官,是对机体的功能系统所做的概括和分类,是五个子功能系统的概念。
     

其中,“心”是指“心”系统,涵盖了西医的循环系统中的心脏泵血功能和神经系统中的脑意识思维功能,中医用“心”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肝”是指“肝”系统,涵盖了西医神经系统中的情绪过程和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中医用“肝”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脾”是指“脾”系统,涵盖了西医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中医用“脾”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肺”是指“肺”系统,涵盖了西医呼吸系统中的肺通气换气功能,中医用“肺”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肾”是指“肾”系统,涵盖了西医泌尿系统中的肾分泌重吸收功能,和内分泌系统中的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的功能,中医用“肾”这一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至于西医中的血液系统、体液系统和机体的生化过程,中医用气血津液的概念来概括反映之。      


西医循环系统中的周围血管和神经系统中的周围神经,在中医学中被分别从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剥离出来,重新组合在一起,中医谓之“经络”。      


整个中医的生理学——脏腑、气血津液、经络,就是从机体的功能属性出发,将机体的内部结构进行归纳、分类而加以进一步研究。
27
发表于 2006-5-24 01:15:4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5/24 01:21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6/05/06 11:23pm 发表的内容:
[color=#FF0000]中医的脏腑学说,其核心的概念是“脏象”,而不是“脏器”;“脏器”是解剖的单位、结构的单位,而“脏象”是生理的单位、功能的单位,是一系列相关的生理功能、生理过程的集合;“脏象”的概念源于“脏器”,而又高于“脏器”,是对“脏器”概念的进一步升华。
28
发表于 2006-5-24 08:45:2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感谢哲医先生的帖
您的一可以肯定的对的二有问题,理由有我不知道<实体和功能能否统一?
回答是:尚未完全统一。目前来看,不仅中医没有完全统一,西医也没完全统一。>您的出处.能告诉我出处吗谢谢
29
发表于 2006-5-24 08:49:1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南京陈斌先生关于脏器转变为脏气可以算一个要点,请先生答哟下让我们看理由是否成立
30
发表于 2006-5-24 08:56:2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试论经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由生物的演變及胚胎發育過程就會看出
中醫的"臟"代表的是相關的"功能"
與相應的經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9 06:45 , Processed in 0.0590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