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武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9-29 09:45:0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中医西医”不能结合的道理在于: 
  道不同。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中、西医各自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理论学说、规则途径、方法技术等均不相同。鼓吹“结合”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尊不同:一个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体念上天好生之德;一个是以人为物,重视病源和病灶的直接消除,不考虑人体与自然条件之联系,不顾及为治疗而造成的人体损伤。
  法不同:一个基本是自然之法,整体宏观、辨证论治;一个是机械疗法和化学疗法,孤立、静止、片面、表面地诊断,对抗、灭除、肢解、扑杀式的治疗。
  药不同:一个是天地之间的自然之物,一个是人工合成的化学之物,孰优孰劣,连不通汉语的老外都懂得,“结合”推行者岂能不知?以中医为幌子,假‘结合’之名达其异化之实也。
  效不同:一个通过调理疏通、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等方法,调动机体自抗御力、自修复力和自愈力,从而达扶正固本、标本兼治、不留后遗症;一个是用物理化学的如扩张、搭桥、割除、置换、杀灭、化疗、辐射、放射等方法,从而破坏人体的有机功能,致残、致毒、致抗药性及医源、药源性后遗症。
  中西医学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两种医学体系,通俗地说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目标虽同,理法方药皆异,因而他们之间绝不是结合的概念,而是如同中央既定的方针:中西医并重、并立、并举而互相配合,长远看并行而不悖、殊途而同归。学术上各行其是,市场中互相竞争,这既符合百花齐放的方针,又合于市场经济的规律,这种千百年顺理成章的事情,为什么非要生硬地搞什么“结合”?美国曾几何时提出过“西中医结合”?  
 
 
   第三叫做“现代化”。
   这可看作现行医政改变中医药的纲领和口号。中医药现代化的提法听起来似无可厚非,但透过口号看实际,已经发生歧义、产生误导、为人利用、造成后果。
  “中医药现代化”的概念,是相类于西方先进的现代工业的一个提法。毛泽东时代提出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既树立了切实远大的奋斗目标,也和“现代化”的含义相吻合,但它是建立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基本国情基础之上,而不是民族虚无主义,因而是英明的。
  “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把它滥用在中医药头上,是把西方的现代科学嫁接到中医药中,用现代的技术置换中医药技术,这是断不可能的。因为中医药的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很难搭界,他的战略任务依然是毛泽东提出的:对“伟大宝库”要继承和挖掘,并加以提高。把自身的潜能开发出来,把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中医药人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把中医药学术及其功能发挥尽致,更好地为现代人服务,这是中医药义不容辞的现代任务。
  究竟“现代化”所指为何、到底中医药现代化要“化什么”和“怎样化”,至今尚未见到令人信服的定义。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内容阐述的文字,见之于:搞清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类似西药的针对某种病症的“新型中药”,培育出两三个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中成药,争取二三十个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至于中医的“现代化”,就是依据学历文凭,按照现行职业资格证和执业资格的西医化标准,进行一系列的考试,不合格者一律列为“非法医”,所研制的效验方药、临床制剂、中药专利,亦打入“非法药”……
  且不说这一思路如何地荒诞不经,也不用赘述其显而易见的西药化和西医化的本质与目标,单就悠悠五千年文化、洋洋中医药大国,为了让洋人首肯进而进入国际市场,从实验室、研究院中提取植物成分,合成几个中成药,就谓之为现代化,这未免太贻笑大方了。这样的现代化中药,在发达国家,连一个小实验室都可以搞出来,早就有无数类似的洋中药开进并占领中国市场。拿这样的“现代化成果”,愚弄中国百姓也许能奏效一时,但要取得洋人的信服,就太苍白、太不成体统了。


  
作者: 五千年华夏文明 2005-8-9 19:35   回复此发言   
22
发表于 2008-9-29 09:45:2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所以,“现代化”不过是一面耀眼眩目的旗号,是一剂长效的麻醉剂。如此这般的结果,必将是对五千年中医药釜底抽薪。
   第四是“崇洋媚外”。
   这一条不是写在纸上的主张,而是深藏骨子里的主义。
  崇洋由来已久,也可称之为“国粹”。但建国以后,经总结惨重教训,改为一切立足于民族自己的基点上。周恩来总理说得好:“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但是不要崇洋媚外……不要认为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月亮圆”。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同意:对于中医药这份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个独一无二的医疗体系,根本没有崇洋的理由、媚外的必要,因为西方并没有她的“轨”,也没有她的高新技术……
  但是善良的人们忘记了一点:
   中医药学术是比价值连城的文物国宝还要价值无比的国粹。凡崇洋媚外者,不一定是数典忘祖,而一定是别有企图。对于主张全盘西化的媚外者来说,深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医药这个体系是最具生命力、最有完备理论和学术思想、最能体现民族精神和凝聚民族自信、最是百姓生命所系、休戚与共的依赖,也是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特色经济中的最后一个根深蒂固的堡垒,没有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辞和与时俱进的手段,要演变中医药谈何容易。堡垒是最怕从内部瓦解的,一旦霸权主义者们把中医药的价值认识到位,用重金收买了我们的中医人才和中药秘方,然后将原汁原味的中药招牌换记,返销中国及打入国际市场,到了那时,再想到开发老中医手中的效验方剂,就已为时晚矣。研究不透中医中药的外商,利用研究透了的中国中医人才去打败五千年中医药,进而垄断世界中医药市场。这种民族的悲剧,倘若现行管理体制和方针政策继续下去,也许明天就会酿成。崇洋媚外者不惜损害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以民族魂宝、中国国粹作为图谋不轨的条件。这个代价实在太大太重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名中医,继续保持沉默不仅愧对列祖列宗,而且简直就是中华历史的罪人。
  综上可见,按现行政策引导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的命运将是一个莫大的问号!
  上个世纪80年代,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就已指出:“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对全人类的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所受到的是教条的轻视和文化的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不承认在中国本土上的宝藏,为了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这就是百种弊端的症结。这样的犀利分析,只有旁观的国外学者可为洞察并敢于直言。  

  
作者: 五千年华夏文明 2005-8-9 19:35   回复此发言   
23
发表于 2008-9-29 09:45:4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 你说的极是。
   人们总是在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做决策者都是有钱看得起病的人,哪里能真正体会到草民的疾苦和无奈.再加上对诸如系统,精密,无所不能的现代科学(或者说是西方科学)的莫名崇拜和一点点不易察觉的自卑,所以就义无返顾的修理不争气的草民。
   救死扶伤本来是挺好的事,却让决策者以发展中医的名义逼进了偷偷摸摸,鸡飞狗跳的行列,殊不知没有千千万万的并不怎么高明的民间医生,是不可能产生如丹溪,介宾一样的能承前启后的大师的.本来中医就是从民间发源的,而是不从实验室发明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华夏五千年源远流长而不灭,是有她的硬道理的!
   世之事,毁于君子者,十之八九,毁于小人者,十之一二
   君子杀了人以后,还说自己问心无愧  

  
作者: 五千年华夏文明 2005-8-9 19:36   回复此发言   
24
发表于 2008-9-29 09:46:1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真是让人悲愤得说不出话来。不过也不要太担心,西医的治疗手段已是穷途末路,按照进化论的原理,相信西医的蠢蛋们被西医西药合法杀死后,剩下的都是相信中医被好中医治好的人了,那时中医自然地就把西医淘汰了。我们要做的事是努力学好它,发挥我们每个热爱中医的普通人的力量,中医这人类最高智慧必不会消亡的。在大陆以外的地方已经有做得很好的例子了。有人说中国就象一位大家闺秀,好东西太多,一点不在意,常常丢下一些,被日本,韩国这些小家碧玉(有些恐怕用”贼”更恰当)当宝一样捡了去。下面是我一直向大家鼎力推荐的“汉唐中医”最近的一篇文章:花开果熟(06/11/2005汉唐中医倪海厦有感於佛州诊所莲雾树前)
    
今年我诊所的一棵莲雾树,我十年前种下的树苗,每年只见长高,不见开花结果,今年却出现异象,五月初树上先开出许多花,现在已经开始结果,许多鲜红色的莲雾长得非常好,一串串的长,园子里有玉兰花,有荔枝,有杨桃,有巴乐等,每株都开得很好,静静的观赏鲜红莲雾的同时,我真是感慨万千,有许多感想发自此物之象.
     
首先计算一下自3月30日到今天,我一共接受约45位癌症病患,其中三位过世了,一位是那位日本妇女因为乳癌开刀之後,再做化疗然後癌症移转到肝跟肺,她过世了,另一位也是乳癌台湾妇女先生是美国人,她於1995年发现乳癌,经过西医开刀切除乳房之後,接受过32次的化疗,西医说的存活率十年印证在她身上,今年是第十年,来找我时已经移转成肝癌肺癌淋巴癌,我只治她约三周,之後就没有来了,也过世了,还有一位就是得到舌癌的妇女,她於三周前也过世了,她叔叔告诉我她肿瘤缩小很多,但是因为厌倦喝中药汤,而自行停止再喝,三天之後因肿瘤压迫到颈动脉,因此脑缺氧而过世了。
   同样的时间内也有许多人恢复了,另一位外州来的舌癌病人已经好了,空中小姐得到大肠癌经过西医开刀後移转成肝癌的也好了,一位男性得到血癌跟摄护腺癌也好了,现在正在欧洲旅行,好几位红斑性狼疮也好了,在这忧喜相半的时刻,看著满树青红相间的莲雾,我想真是开花结果的时候,这次人纪班的教学,就是应该结果的时候了,我所有治病的心得即将传承给下一代,由我们的新生代接掌经方的时刻到了,感谢上天给我的显象,这满树的莲雾可能就是代表经方的再生与繁延,我中华文化将再一次的扬威国际,让世界上的人们都可以免除疾病的痛苦,我一生看尽生老病死,实在是有感而发.
     
世界上有两种投资,一种是以获利为目的,就是西方的功利主义,完全以赚多少钱做为成败的依据,一种投资是赔钱的,但是却是将知识传承给下一代,前人的经验是无价的,这些投资如果以金钱来计算是赔钱的,但是以功德来计算却是大赚的,知识的布施是无法去衡量的,我将过去累积的金钱与知识经验,现在将投资到我们的下一代身上,但愿这报酬率是大赚的,我们赚到的是代代都健康无忧,赚到的是正确的医学观念,赚到的是不负祖先们的心血结晶,赚到的是人人都以身为炎黄子孙为荣的事业,我们人纪班的学员都是台湾的精英所在,我能得到如此优秀的学生,也是我的荣耀,所以虽然会耗损我许多时间跟金钱,但是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学员们都能够将我所学完全吸收理解,并将经方发扬光大,造福後代子孙,就像满树的新鲜青红的莲雾一样生气盎然,这时我心里已经没有任何负担,我只会像今天一样看著刚初生的莲雾微笑一下了。
     
有几位中医师来函说想跟我学经方,因为远隔重洋,我想大家先看完我的网路人纪教学,之後再跟我利用网路连线的视讯会议免费软体,我们可以做经验的研讨交换,这也一样可以接收到我个人的经验部份,并不须要一定得参加人纪班才可以学到,因为人纪班训练完成後只是知识的传递,学完後还是须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实际临床教学,如此学生才能够运用娴熟经方,才能随时发出雷霆万钧的一击,救人於顷刻之间,所以真正会累到我的不是人纪教学课程,而是事後的实际临床经验,这就是我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教人纪,因为我还有一段时间才会退休,学生们可以在我退休之前,好好利用我仍然在开业时期将经验全部学去,不然一旦我退休了,大家就没有机会再看到我的实际临床手法,读者现在应该了解到我们中医要训练一位优秀的医师是远比西医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金钱与体力的,不是那麼简单的一件事,所以我如果今年再不教,以後我也没有机会再教一次了。  
希望所有能够参加人纪训练的学生,都好好把握这次的教学,不会再有下一次了,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将这事做好,也不枉费我们是炎黄子孙的後代。
     
任何一位中医师只要是认同经方的,都是我的同道,我一定会想法支援你们,无论你在世界那个角落都一样,我会想办法把讯息送到你手上的,让你能够帮助更多的病患,让我们大家一起为经方做出些贡献吧。  

  
作者: 五千年华夏文明 2005-8-9 19:37   回复此发言   
25
发表于 2008-9-29 09:46:4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11 回复:民医的艰难处境  
你好!
  
我是一个开个体中医诊所的,对于你所谈到的中医的现状我有同感。人们一味的鼓吹西医,那是不行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好赚钱。打一针,吊一瓶可能就会有好几十甚至上百元,而中药呢常规的药一天才要几元,十几元。中药又比较难管理,现在真正从事中医的不多,很多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很多名义上的中医诊所实际上是以西医为主的,象我这种不打针不吊瓶的纯中医在现实中是渺渺无几,哎,这实在是可悲。
  
现在国家口口声声的在说要宏扬中医,发展中医,但地方政府呢?他们不但不支持并且还要千方百计的扼杀。且不说那些有祖传秘方,有实际经验而没有助理,职业医师资格的,就连我们这种有了中医助理资格的,他们也一律按无证行医处理,哎。。。可悲。。。可悲。。。谁来真正拯救中医??????  

  
作者: 五千年华夏文明 2005-8-9 19:38   回复此发言   
26
发表于 2008-9-29 09:47:1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12 回复:民医的艰难处境  
先生所言甚是,现在的民间中医在现行的政策下生存已经很难了,哪还有可能发展呢,希望国家能够重新认识中医,给中医一个符合其发展的政策,同时恳请那些对中医不太了解的网友们如果真的关心中医就虚心的去弄本书看看,不要无聊的总在这里跟贴发贴,大好时光干什么不好呢,给爱好中医的人留一点净土吧!!  

  
作者: 222.33.128.* 2005-8-9 20:19   回复此发言   
27
发表于 2008-9-29 09:47:4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13 回复:民医的艰难处境  
但是,中医是不会死绝的。。
且不说在世界开花结果,
就是在国内,始终有一大批热爱中医的,少说也在几十万以上。。。  

  
作者: 218.19.156.* 2005-8-12 09:17   回复此发言   
28
发表于 2008-9-29 09:48:23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14 回复:民医的艰难处境  
什么民医啊?不就是草菅人命的游医么?其中绝大多数是所谓的中医。对这些无证游医,要坚决打击,决不手软,以维护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 221.6.3.* 2005-8-12 12:29   回复此发言   

--------------------------------------------------------------------------------

15 回复:民医的艰难处境  
中医能叫你年轻回去.有病就往年轻里`看.看的你年轻好几年.病就好了.说我说的不对的.不可能的直管来.我等着  

  
作者: 中医武将  2005-8-12 19:22   回复此发言   
29
发表于 2008-9-29 09:48:5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炎黄子孙先生长篇大论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呢?
30
发表于 2008-9-29 09:49:0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这是中医院吗?

16 回复:民医的艰难处境  
原来全国都一样!大医院生个孩子几千元不算贵,感个冒几百元不算贵,药价翻几番不算贵,医疗事故死几人不算事,因为这是卫生局的直属单位,各位院长以后将是各为区市卫生局长,孩子挣多了,当爹的不会问钱黑不黑,哪怕是偷的抢的,护住孩子,就是护住自己。“后娘养的”个体医生呢?解放初期,出身成分高的,被革命群众革命了一部分,建国后,被国家收编了一部分。文化大革命时期,又被批斗死一部分。实行计划生育,没有儿子的,失传一部分。改革开放后在自由的空气里,又培养出一部分,这几年,因争夺医疗市场,被顶着国家政策的地方卫生局不正当的清理出大部分,如果再这样下去,还会剩下多少部分????就像前几年西医巴不得婴儿一下生就给做阑尾切除术,而这几年又说阑尾是肠道免疫器官,在中国这种社会体制下,今年说鸡,明年说蛋,就想中医说的风邪一样,发无定处,怎能让中医有发展空间?可见我们的国粹有很多是消亡在我们自己手中。一个不面对现实,不注重社会多元化的国家,即使使上吃奶的劲,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能前挪一点,但很可能会再倒回一大步。知错必改好像在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是很少见的。还好我们不是广东的煤矿工人,眼看着政府下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走向地狱,将就着活吧!!没把中医活没,我感觉就不错啦!法制是不完善的,政策是天天变的,民主是看。。。。。  

  
作者: 奇经八脉 2005-8-14 22:49   回复此发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0 09:10 , Processed in 0.0778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