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aji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证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正确性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6-9-29 20:15:44 | 只看该作者

证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正确性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只是脏腑学说早期的一家之言,并无其他深奥含义。
22
发表于 2006-9-29 20:15:53 | 只看该作者

证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正确性

   二、古天文历法对中医思辨框架的影响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天文历数”基础上的思辨框架。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      
   吟至微,秋毫在目”。“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素问•六节藏象论》)
    (一)古天文历法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
     1、寒暑、昼夜是形成阴阳学说对立交感的基础。《灵枢•阴阳系日月》说:“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是从天文历法中抽象出来用以标示事物属性的一对哲学范畴。如《周易•系辞》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双方必须依据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内经》广泛来用“一分为二”的阴阳对立交感的观念来解释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则、药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言人之阴阳,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等等。
    2、春夏秋冬四时是形成阴阳学说互根互用观的基础。四时阴阳阐述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双方不断资生,根阴根阳,互为利用的老少阴阳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以四时阴阳配属四脏是《内经》天人合一,人副天数的具体应用。
    3、六节、六气是形成阴阳学说三阴三阳循环恒动的基础。《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日一阳…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 雩 ,积传为一周”。阳消则阴长,阳杀则阴藏,一年之中,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气更叠,生生不息,循环不已。中医学的整体恒动观完全是建立在这种三阴三阳的不停地消长循环的基础之上。
    4、八正、八风是形成阴阳学说中时空统一观的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灵枢•九宫八风》《灵枢•岁露论》是八正八风的时空观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详细阐述了“四时八风之中人”的病因、病机、病候、治则,用以说明“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12:48:52 | 只看该作者

证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正确性

张仲景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只是脏腑学说早期的一家之言,并无其他深奥含义。”
——确实“无其他深奥含义”,但是其正确反应人体客观生理变化规律这点确实非常重要。不能正确认识其中的道理就谈不上要深入学习中医了。
——任何学说都是“一家之言”,但正确性与否是最关键的!
24
发表于 2007-5-24 12:02:06 | 只看该作者

证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正确性

论“凡十一脏,取决与胆也”之谬
《素问》中“凡十一脏,取决与胆也”实为“凡土脏,取决与胆也”,何以故?下表为脏腑对应之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甲木 乙木丙火 丁火戊土 己土 庚金 辛金  壬水   癸水
胆   肝小肠  心脾    胃 大肠  肺 膀胱   肾
属阳 属阴属阳 属阴属阳 属阴 属阳 属阴 属阳   属阴
“凡土脏,取决与胆也”其理同《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之和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或曰:“凡土脏为何不决于肝也”,此六器至因阴之类,通于土气,可谓多矣,土重需木疏,甲木为参天之木,乙木为灌木,其力不及甲木,故“凡土脏,取决与胆也”,且胆液对此土脏大有庇益。此木主疏通特指土脏而言,非指全身。
   或曰:“此六器非都属土,何谓土脏?”,阴阳无定指,五行亦是如此。
   胆为中正之官,而心为君主之官,君主岂能取决于一官,盖今之状况,实笔误耳。
25
发表于 2007-5-24 12:03:23 | 只看该作者

证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正确性

下面引用由zajian2006/08/02 08:47am 发表的内容:
证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正确性
   《内经。五藏别论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 ...
论“凡十一脏,取决与胆也”之谬
《素问》中“凡十一脏,取决与胆也”实为“凡土脏,取决与胆也”,何以故?下表为脏腑对应之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甲木 乙木丙火 丁火戊土 己土 庚金 辛金  壬水   癸水
胆   肝小肠  心脾    胃 大肠  肺 膀胱   肾
属阳 属阴属阳 属阴属阳 属阴 属阳 属阴 属阳   属阴
“凡土脏,取决与胆也”其理同《素问》五脏生成篇“脾之和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或曰:“凡土脏为何不决于肝也”,此六器至因阴之类,通于土气,可谓多矣,土重需木疏,甲木为参天之木,乙木为灌木,其力不及甲木,故“凡土脏,取决与胆也”,且胆液对此土脏大有庇益。此木主疏通特指土脏而言,非指全身。
   或曰:“此六器非都属土,何谓土脏?”,阴阳无定指,五行亦是如此。
   胆为中正之官,而心为君主之官,君主岂能取决于一官,盖今之状况,实笔误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8 18:52 , Processed in 0.05604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