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五积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头看伤寒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1-18 10:2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伤寒

呵呵,五积兄近好!在下平时学习得不够,还请多多指教!
药物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使用恰当,辛凉的药物用于“风热”外感,效果是肯定的,而滥用凉药致患者阳气受损,疾病久治不愈,身体每况愈下,是医之过,非药之过。近日医家,每多喜用凉药,而擅用热药的医家并不多见,常见肾病患者尿中有红细胞,专家即与凉血止血药物,往往多年不愈,患者遇劳则发,医者熟视无睹,仍然凉血止血,不顾患者正气日衰,如此专家绝不在少数,患者无知,只道中药疗效缓慢,真中医之悲哀也!
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可谓辛凉方剂的鼻祖,既是“方”,同时也是“法”,后世的方法不出其范围,所谓辛凉甘润,其中俱备。但经对症加减后,使用效果会更好。用伤寒法而不泥于伤寒方是学习伤寒的一个原则,当然不泥于伤寒方也决不是古方不治今病的注脚。后世的很多方法是非常好的,历代名家对伤寒论的研究都非常重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所发挥。所以说伤寒论是中医的根本,但伤寒论也只是根本,并没有包含所有的方法,当然,任何一本书,包括内经也不可能包含所有的东西,也正因为此,我们才有研究的乐趣。学习伤寒,应当知道是在研究根本,但不能否定枝叶花果。看见枝叶花果,也应当知道其来源,不会为其所迷惑,序文中说“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研究中医难道不是有同样的问题在吗?正确看待根本与枝叶花果的关系,研究伤寒必然“日日新”。
22
发表于 2007-1-18 15:2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伤寒

作为医生的五积散还是蛮可爱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9:2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伤寒

下面引用由普济2007/01/18 10:28am 发表的内容:
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可谓辛凉方剂的鼻祖,既是“方”,同时也是“法”,后世的方法不出其范围,所谓辛凉甘普济润,其中俱备。
普济兄好!
要说麻杏石甘汤可谓辛凉方剂的鼻祖,这个可不是,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其实答案还是在一楼。
有些问题是不能强套的,《伤寒论》就是《伤寒论》。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9:3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伤寒

[这个贴子最后由五积散在 2007/01/18 07:38pm 第 1 次编辑]

不到100楼,我就是不说!
学点东西容易嘛!!!
我也是啃书本啃来的!!!
这个问题,哪个老师都不会说的(可能也不知道)
古代很多的医家都不知道呢。
哈哈哈哈哈~~~
25
发表于 2007-1-18 21:2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伤寒

下面引用由普济2007/01/18 10:28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五积兄近好!在下平时学习得不够,还请多多指教!
药物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使用恰当,辛凉的药物用于“风热”外感,效果是肯定的,而滥用凉药致患者阳气受损,疾病久治不愈,身体每况愈下,是医之过, ...
    普济先生之意是否是:怪当今居世之士与趋世之士,不精究方之术,弃本求末,沦为见病不识源的凡医。术喻皮方喻毛,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厥身乃阴阳会通之身,阴阳离则神明灭,厥身乃五行布运之身,方之本为厥身的阴阳五行之术,其变化极难,难到必须精究至玄冥幽微的极处,才能明白,秦越人(扁鹊)达到了,例如,他望齐恒侯之色,即知其病之源,也知其有治无治。
    要达到玄冥幽微的极处,应当通过内证实践来生而知之,不通过内证实践的学而浅层的体会,亚之,多闻博识地按科学逻辑明理者次之。
26
发表于 2007-1-18 21:4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伤寒

下面引用由张建国2007/01/18 09:21pm 发表的内容:
秦越人(扁鹊)达到了,例如,他望齐恒侯之色,即知其病之源,也知其有治无治。
...
呵呵,五先生的答案真就是出来了,能接受的人也屈指可数。
伤寒之要既在方证,更在时机。简要的说,哪有一年四季都抱火炉的?!
27
发表于 2007-1-19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伤寒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6:5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伤寒

26楼,27楼都是正解。
29
发表于 2007-1-20 00: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头看伤寒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7/01/15 08:12pm 发表的内容: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金,得阴自安。脾胃自然不能同一而论。
  
六气之太阴从本、阳明从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1 04:28 , Processed in 0.26243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