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采风录】:我的奇遇 【转帖】
初读《金壶泼墨》有感
陈有唐 (铁杆中医论坛)
此著可看作治病宝典读,第一字是君药,方剂,也是主证所需的主要药味,以此为主,选后面的方剂。后面是兼症,根据兼症随症治之,然后搜寻后面其他的方剂,以便做到药病相投。
《金壶泼墨》作者独居匠心,构思巧妙,突破常规,具有特色。
周众所知:用药遗方,古有法规。药类法象:天地阴阳,升降浮沉,用药制方,需遵其道,故设天、地经分别;药有专精、要旨,五味所归,各司其职,应有君臣佐使,需当分明:以某药、某方为君,列阵排队,一目了然。病有阴阳、主证兼症,辨证须随主证选方、选药,加减治之,方为善善。
《金壶泼墨》,深知医义,调理阴阳,天地人和,百病可除,掌握要旨,简明扼要,将药、方分为天、地经,让医者于天、地之道中考量病情,辨证论治。合乎大道。此乃佳作,可谓传世之作。余视为治病宝典焉。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7月28日 10:49pm 时添加 -=-=-=-=-
金老中医:先是湖南电視台政法頻道乂挡案寻覓庙方节目,在岳阳地区一些癌症患者在医治无果的窘境下,到寺庙求莶拜神賜方,竟获痊愈.记者釆访,寺庙保守处方,失望而归.我小时邻近太妃宫,钟旭庙居住,耳濡目染,看到一張張虔诚求神的脸,每年戴三爹生日,远近千人还愿祭拜.文革时,寺庙毁坏,寺僧落难于我家,一些方本残存我家,其实方方都有名称,并有献方人的名字.都是古人千锤百炼的经验方.寺僧还俗后,有的行医,对中医造诣很深,我拜谢伯钧老和尚为师,从此步入医林.
庙方以神示医,而我作为中医工作者,为什么不能从中医辨证的角度去对待庙方呢?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7月28日 10:53pm 时添加 -=-=-=-=-
金老中医:如肝炎,肝硬化隶属中医学之黄疸,腹满,癥瘕,郁症等范畴.追究其起因,乃病从口入,起始于脾,成于肝.科班书分阴黄,阳黄,湿重热重,医家沿此俗,方必首写茵陈一药,执之为法.
天经361方369方为集圣丸加减化裁,为治小儿疳积良方,清医家徐大椿盛贊此方之功,方以六君健脾化湿,,黄芪当归即当归补血汤益气生血,,更以青皮,木香,厚朴,枳实,神曲,麦芽,砂仁等条达气机,消导运化,,三棱,莪术,鳖甲以软坚散结,,川芎合茯苓行气除痰,,黄連合半夏辛开苦降,,黄連合木香厚肠止泻,,使君子有虫杀虫,无虫消积,況肠道便毒岂无孽生之虫,虫有大小隐显也,,夜明砂专走肝经,入厥阴浊道而清秽毒.,红胡疏肝解郁.此应是本方义也.
不然,一肝炎转肝硬化患者,碾转求医,无非茵陈之类,病仍不愈而更甚.其妻求取庙方服之竞愈.我讶之,,文不对題,治非其药.反复思之,此中有至理也,疳积与黄疸,癥瘕,腹满,郁症病名有别,而同属肝脾肠道疾患,病机則一也.由此,知病久纠缠模糊,本难区分若干证名,若干病名,怎能对号入座?为医者勿死守于此,束缚真知,当視其病机所在,择方用之.此离经叛道之言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