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脏腑表里说的错误——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11-6 19:54:45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这个说法我相信,这样的人还不少呢,他们就是贴在中医身上的牛皮癣。 

----------------------------------

“牛皮癣”这个词妙!还有那位糖尿病专家冯政协委员。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0:21:26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1-1 13:59
仁海啊,谁告诉你的脏腑还分表里,这个表里关系是五行演绎出来的?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
  ,,,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 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 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 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 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 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 >食指端<手阳明大肠经> 鼻翼旁<足阳明胃经>足大趾端< 足太阴脾经> 心中< 手少阴心经> 小指端< 手太阳小肠经> 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 足小趾端< 足少阴肾经>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 无名指端< 手少阳三焦经>目外眦< 足少阳胆经>足大趾< 足厥阴肝经> 肺中<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分布规律:
       循行分布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上肢是指屈侧)称为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外侧(上肢是指伸侧)的称阳经,属腑。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
       “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内经.灵枢·经脉》
       1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2  、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
       3  、胃足阳明之脉、、、下膈,属胃,络脾;、、、
       4  、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
       5  、心手少阴之脉、、、下膈,络小肠、、、
       6  、小肠手太阳之脉、、、入缺盆,络心、、、
       7  、膀胱足太阳之脉、、、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8  、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
       9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10、三焦手少阳之脉、、、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11、胆足少阳之脉、、、贯膈,络肝,属胆,
       12、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

23
发表于 2013-11-6 20:41:27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6 18:43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 ...

仁海一家子呀,你还是没有指出哪句话是在表述脏腑分表里啊。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0:43:45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1-6 16:41
仁海一家子呀,你还是没有指出哪句话是在表述脏腑分表里啊。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
       “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

《内经.灵枢·经脉》
       1  、肺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
       2  、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
       3  、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
       4  、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
       5  、心手少阴之脉、、络小肠、、、
       6  、小肠手太阳之脉、、络心、、、
       7  、膀胱足太阳之脉、、属膀胱;
       8  、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
       9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出属心包络,、、历络三焦;
       10、三焦手少阳之脉、、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11、胆足少阳之脉、、、络肝,属胆,
       12、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
————————————————————————————————————————————————————
       请问先生,您认为、或者您的说法,根据上面《内经》的论述,肝与胆、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不是表里关系,那么,应该是什么关系?
25
发表于 2013-11-6 20:45:3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6 18:57
张景岳《类经》。18楼。

李老师,你要是把何祚庥的无子、前子、毛子当做是现代物理学的一部分,你就可以彻底否定现代物理学了。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0:48:44 | 只看该作者
略论脏腑表里关系

脏腑表里关系,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此略陈管见如下。
h  tt  p:  //   www.   med66.com/  new/43a208a2009/2009813zhangz205045.shtml



  1 脏腑表里关系的含义

  脏腑表里关系是指运用表里阴阳对立互根关系,阐明脏腑间或脏腑与体表间的内在联系。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五脏与六腑不但具有相互协调的功能联系,同时还与体表器官具有相应的所属联系。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居于内属里,形见于外属表,所以脏腑表里关系,除了脏与腑间的联系外,还应包括脏腑与体表器官间的联系。

  前人在运用对立、互根关系说明事物或现象时,常将表里与阴阳进行联系或并列使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说明四时的寒热变化,与人体内部相互为应,都有表里相合的关系。又如杨上善说:“五脏六腑,即表里阴阳也”。近代医家秦伯未明确指出:“表里、虚实、寒热、升降等一系列的医用术语,都是从阴阳相对观点上滋生的。”由此看出,“表里”是一个相对概念,脏腑“表里关系”,即是指脏腑组织间对立、互根的一种内在联系。

  2 脏腑表里关系的内容

  脏腑表里的“关系”,包括组织浅深部位和功能活动两个方面。具体分为脏腑间和脏腑与体表组织间的表里关系。

  2.1 脏腑间的表里关系

  人体脏腑有不同的阴阳属性。《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者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脏腑间具有一定的表里组合关系,《灵枢本论》说:“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脏可以行气于腑,协助腑的功能;而腑也能行精于脏,使脏得精气而藏之。下面以脾胃为例来说明人体脏腑间阴阳表里相合的密切关系。胃主纳,脾主化;胃主降,脾主升;胃受纳、腐熟水谷,为脾的运化打下基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全身,又为胃继续受纳与腐熟水谷提供能源。如果胃不能很好地腐熟,必然影响脾的运化;若脾不能正常的运化,同样会影响胃的受纳。就脾升胃降而言,脾升,既能使饮食之精微输布周身以及升托内脏,又能协助胃气下降,使浊气得以下行。而胃降,不仅能使水谷之浊气下达小肠,而且又能协助脾气升清,使水津四布。如果胃气不降,不仅出现食停中脘的胀满症,也会出现脾不升清的肢倦乏力等症状;反之,若脾气不升,不仅出现运化失职的湿浊中阻,也会出现因脾不升清而致胃气不降的嗳气、呕吐等症状。同样,在胃燥脾湿两者之间,胃为阳(燥)土,喜润而恶燥;脾为阴(湿)土,喜燥而恶湿。脾得胃燥,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得脾湿,才能受纳腐熟水谷。

点评

说这么多有什么用,你直接说黄帝内经哪句话是把脏腑分表里的不就完了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20:59
27
发表于 2013-11-6 20:49: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
发表于 2013-11-6 20:53:37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6 19:16
要是教材就不用唠了,层次太低。现在讨论的目的就是,看看教材哪些是胡说八道,这个胡说八道是怎么曲解黄 ...

我正在逐步与仁海论证中医教材是怎么胡说八道的,先生若有兴趣,不妨继续关注。至于说“中医教材是中医理论的精华浓缩”,那是你个人的认识,编教材的还让学子们读经典,大概不是闹着玩的。

另外,想跟我讨论问题,请拿论据说话,喊口号是没有用处的。

点评

否定教材的地方多了,不过你只关注教材罢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21:01
好啊,那就先说一说中医教材层次哪里低了?中医教材哪些理论胡说八道了?举两个例子看看。如果你有本事改动一个理论那也是石破天惊。  发表于 2013-11-6 20:59
29
发表于 2013-11-6 20:59:00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1-6 20:48
略论脏腑表里关系

脏腑表里关系,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此略陈管见如下。

说这么多有什么用,你直接说黄帝内经哪句话是把脏腑分表里的不就完了么。

点评

奥,您是说,《黄帝内经》没有把脏腑分表里,是这个意思吗? 我在《黄帝内经》里也没有找到脏腑分表里的字句。 想请教,您是认可脏腑分表里还是不认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21:21
30
发表于 2013-11-6 20:59:56 | 只看该作者
太白侠 发表于 2013-11-6 20:45
李老师,你要是把何祚庥的无子、前子、毛子当做是现代物理学的一部分,你就可以彻底否定现代物理学了。

听不懂话是吗?

点评

是没听懂。  发表于 2013-11-6 21: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14:49 , Processed in 0.1066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