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8-11 03:18 编辑
万岁先生说“以“胃气以降为顺”为指导,常用多潘立酮治疗脾胃气滞的胃病;以中医“利小便实大便”的治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加适量氢氯噻嗪。------------虽然本人亦赞成中西医结合,但是这种结合不是本人希望的模样!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包括一些疑难杂症,本人还是主张以纯中药为主。”
---原则上,赞同万岁先生的意见。中西结合用药,未尝不可。但是必须慎重从事,不可盲目效仿和提倡。临床上搞中西汇通用药,其实并不新鲜。清代名医张锡纯就“认为西药治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治病求因, 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应相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速。此在其创制的石膏阿斯匹林汤的运用中可谓发挥的淋漓尽致。”
搞中西汇通用药,必须谙熟中西药性 ,扬长避短,恰当配合。如配伍使用不当,极大可能事与愿违,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以“胃气以降为顺”为指导,常用多潘立酮治疗脾胃气滞的胃病;多潘立酮为胃动力药,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的排空。有利于消除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腹部胀痛等症状,是其可取之处。但其可导致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倦怠、嗜睡、头晕,有时甚至导致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溢乳、男子乳房女性化以及加重心律紊乱等等必须严重注意!2,以中医“利小便实大便”的治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加适量氢氯噻嗪。这个配伍,应该不是佳选。氢氯噻嗪虽然可以利小便,但是氢氯噻嗪的利小便的同时,会促使尿钠、钾、氯、磷和镁等离子排泄增加,加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不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如果选用车前子等中药岂不是更便当和安全有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