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大家批判”日出北方“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4:09:05 | 只看该作者
高智海 发表于 2014-12-15 11:39
只要刘翔活着,他体内每时每刻都有五行运动,而他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跨栏。所以,刘翔体内的五行运动只与 ...

奥,就是说跨栏不算。
刘翔不跨栏的时候,运动方式和咱们差不多。您就讲讲咱们体内的五行运动是怎么个方式。要讲出具体内容来,不要拿阳化气阴成形来含糊。
比如,喝啤酒多了想小便,这啤酒是怎么运动的,怎么进去怎么出去的,要具体讲讲。
22
发表于 2014-12-15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12-15 15:00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2-15 14:09
奥,就是说跨栏不算。
刘翔不跨栏的时候,运动方式和咱们差不多。您就讲讲咱们体内的五行运动是怎么个方 ...


这个问题直接用五行不好解释。原因在于,五行是一个整体运动的过程。啤酒的五行与人体的五行无法完全对应。何况,从的角度讲,阴阳与五行是一回事。原因在于: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阴成形的过程;金化木、木化土、土化水、水化火阳化气的过程。而阳化气阴成形又不单独存在。可以想象,这个过程多么复杂
23
发表于 2014-12-15 15:18:5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2-15 10:27
那就是说,五行中的木,就是升发的意思。这个可以看做木的概念。
请光明先生继续讲升发的意思,然后讲解 ...

五行的本意是:

木: 代表气机的疏泄作用,不是说一块木头代表木, 一块木头是死木头,并没有疏泄作用。 冬季的冰封,转向春季时,地日照射偏角减小,太阳对于地日之间的大气的引力增强,使得寒冷的地面开始解冻,地下被封闭的大气上行, 称之为疏泄,以木来表示。

火: 代表气机的宣通之意,不是说着火了, 进入夏季太阳对于地球的照射交角更加变小,太阳射向地球的热量增强,同时由于太阳对于大气引力进一步增强,地下的气,热上行, 与太阳射下的气热,进行交换,表现在植物上,则花叶繁茂,植物下根部的气,热,湿上行,与太阳射下的气,热,进行交换,植物得到外在来自太阳宇宙的气,热的补养, 自身的气热湿发散出去,这个过程叫做宣通,宣通以火来表示。

土: 代表气机的运化之意, 在夏至后的大小暑,地下的气,热上升极致后,下部的水湿开始往上带,所以往往暑夹湿就是这个过程,因此此阶段不仅仅是气,热交换,还存在着从去年吸入后闭藏在下面的湿,在今年暑期也要上升同外界的水气交换,这个过程突显调理运化的协调的重要。这个过程叫做运化 , 运化以土来表示。

金:代表气机的肃降之意, 由立秋开始到立冬前这个阶段,太阳偏离对地球的照射交角, 地球对于二者之间的大气引力增强, 于是暑湿所含的,新吸入的湿-水分, 新吸入的热,新吸入的气,三者开始下沉, 此时花落,叶黄,枝条枯萎, 此下沉过程称之为肃降(有称为收敛,但这个收敛也是向下的根部聚集的收敛),因此肃降收敛以金来表示。 不是说什么金银铜铁锡。

水: 代表气机封藏的意思, 有冬至开始至大寒这个阶段, 地日照射交角达到极致,地球对于大气的引力达到最大,此时地面的热气全部吸入地下(冬日地下暖窖), 地面上一派的冰冻之象, 这种冰冻封闭的地面,叫做气被封藏于下,这个封藏过程的气机,以水来表示。 不是指什么江水河水,自来水。  


相生本意:木--火--土--金--水; 就是气机的相承运动由升泄----宣通----运化----收敛----封藏

相克本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 即气机的制约运动,  升泄克制运化; 运化克制封藏;封藏克制宣通;宣通克制收敛(肃降);收敛克制升泄。
24
发表于 2014-12-15 15:21:2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2-15 10:27
那就是说,五行中的木,就是升发的意思。这个可以看做木的概念。
请光明先生继续讲升发的意思,然后讲解 ...

五行的本意是:

木: 代表气机的疏泄作用,不是说一块木头代表木, 一块木头是死木头,并没有疏泄作用。 冬季的冰封,转向春季时,地日照射偏角减小,太阳对于地日之间的大气的引力增强,使得寒冷的地面开始解冻,地下被封闭的大气上行, 称之为疏泄---这种疏泄是向上梳发的意思,如同植物发芽,万物复苏,因此它代表着“升发” 以木来表示。

火: 代表气机的宣通之意,不是说着火了, 进入夏季太阳对于地球的照射交角更加变小,太阳射向地球的热量增强,同时由于太阳对于大气引力进一步增强,地下的气,热上行, 与太阳射下的气热,进行交换,表现在植物上,则花叶繁茂,植物下根部的气,热,湿上行,与太阳射下的气,热,进行交换,植物得到外在来自太阳宇宙的气,热的补养, 自身的气热湿发散出去,这个过程叫做宣通,宣通以火来表示。

土: 代表气机的运化之意, 在夏至后的大小暑,地下的气,热上升极致后,下部的水湿开始往上带,所以往往暑夹湿就是这个过程,因此此阶段不仅仅是气,热交换,还存在着从去年吸入后闭藏在下面的湿,在今年暑期也要上升同外界的水气交换,这个过程突显调理运化的协调的重要。这个过程叫做运化 , 运化以土来表示。

金:代表气机的肃降之意, 由立秋开始到立冬前这个阶段,太阳偏离对地球的照射交角, 地球对于二者之间的大气引力增强, 于是暑湿所含的,新吸入的湿-水分, 新吸入的热,新吸入的气,三者开始下沉, 此时花落,叶黄,枝条枯萎, 此下沉过程称之为肃降(有称为收敛,但这个收敛也是向下的根部聚集的收敛),因此肃降收敛以金来表示。 不是说什么金银铜铁锡。

水: 代表气机封藏的意思, 有冬至开始至大寒这个阶段, 地日照射交角达到极致,地球对于大气的引力达到最大,此时地面的热气全部吸入地下(冬日地下暖窖), 地面上一派的冰冻之象, 这种冰冻封闭的地面,叫做气被封藏于下,这个封藏过程的气机,以水来表示。 不是指什么江水河水,自来水。  


相生本意:木--火--土--金--水; 就是气机的相承运动由升泄----宣通----运化----收敛----封藏

相克本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 即气机的制约运动,  升泄克制运化; 运化克制封藏;封藏克制宣通;宣通克制收敛(肃降);收敛克制升泄。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0:13:05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4-12-15 15:18
五行的本意是:

木: 代表气机的疏泄作用,不是说一块木头代表木, 一块木头是死木头,并没有疏泄作 ...

相生本意:木--火--土--金--水; 就是气机的相承运动由升泄----宣通----运化----收敛----封藏

-----------------------------------------------------------
光明先生是做学问的,五行含义讲的清楚,论坛里以前确实没有这么讲过。
看内容,五行生克,用来描述一年四季地球上气候变化和生物的相应变化。是能讲的通。用五行表述这种变化,在古代应该说是先进的,也算一个系统理论。在现代是不是还有意义,超出咱们的话题了,就不说了。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脏腑学说,用五行学说来表述脏腑学说,意义何在?能否完整涵盖中医对生理病理的认识,这是我们要关心的。我支持在中医理论体系内废除五行学说,就是认为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有害无益。先生和我观点相反,请继续阐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0:16:13 | 只看该作者
我参与讨论五行学说以来,吵来吵去,大家对五行的含义都没有讲清楚。在本帖中,大光明先生初步讲清楚了五行的含义,讨论才能继续下去。其他朋友如对光明先生的论述有补充或有不同意见,也可以都提出来。


讲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首先得把五行本身的意思讲清楚。
27
发表于 2014-12-15 21:53: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
发表于 2014-12-16 01:08:28 | 只看该作者
老师果然是老师,思维活跃。但何为东西南北?是八卦定的。可惜先生还没成圣,若为圣,定“日出西方”,大家从之,也是有可能的。
29
发表于 2014-12-16 06:28:0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2-15 20:13
相生本意:木--火--土--金--水; 就是气机的相承运动由升泄----宣通----运化----收敛----封藏

------- ...

李医生,五行本意已经出来了,那么黄帝内经的论述五行的这个部分,不就清楚了吗? 在素问部分有三分之一是谈论与五行有关的内容,如 阴阳应象大论, 六节脏象论,脏气法时论,宣明五气论,五脏生成论。兹举例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一个段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⑩,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优,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我们再看第一节的这段文字: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这就是说东方日出之时是作为一年四季的春来看待的,它体现的就是疏泄升发的本意, 这其中的风生木就是指生出这种具有升发作用的物质,而不是一块烂木头,没有升发作用就不能称之为木。 木生酸,光有升发没有供给不行,必须有以供给兼降的形式来控制升发, 所以酸味是收敛升发的。

五行配属的五味都是用于控制其五行的过亢的作用。

酸------制约升发的过亢; 苦------制约宣通的过亢; 甘------制约运化的过亢; 辛-------制约收敛的过亢; 咸------制约闭藏的过亢。

由五味产生药的味,以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来确立最初的归经“法则”, 此法则称之为--赭鞭--; 《史记·补三皇本纪》谓: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翻译过来就是神农氏以五味规律来尝百草而发明医药。

五味在中药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如酸甘化阴,辛开苦降,咸软散结。
如:
用白芍,山萸肉的酸来控制肝的过度升发。
用甘草,龙眼来缓中补脾,解决过于运化(代谢过盛的消瘦病人)
用辛味药,来宣发肺气,以解决肃降有过,宣发不及。

可以说,五味是中草药形成的根本,这从神农本草经可以看到这种雏形。


30
发表于 2014-12-16 06:28:3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2-15 20:13
相生本意:木--火--土--金--水; 就是气机的相承运动由升泄----宣通----运化----收敛----封藏

------- ...

李医生,五行本意已经出来了,那么黄帝内经的论述五行的这个部分,不就清楚了吗? 在素问部分有三分之一是谈论与五行有关的内容,如 阴阳应象大论, 六节脏象论,脏气法时论,宣明五气论,五脏生成论。兹举例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一个段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⑩,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优,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我们再看第一节的这段文字: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这就是说东方日出之时是作为一年四季的春来看待的,它体现的就是疏泄升发的本意, 这其中的风生木就是指生出这种具有升发作用的物质,而不是一块烂木头,没有升发作用就不能称之为木。 木生酸,光有升发没有供给不行,必须有以供给兼降的形式来控制升发, 所以酸味是收敛升发的。

五行配属的五味都是用于控制其五行的过亢的作用。

酸------制约升发的过亢; 苦------制约宣通的过亢; 甘------制约运化的过亢; 辛-------制约收敛的过亢; 咸------制约闭藏的过亢。

由五味产生药的味,以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来确立最初的归经“法则”, 此法则称之为--赭鞭--; 《史记·补三皇本纪》谓: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翻译过来就是神农氏以五味规律来尝百草而发明医药。

五味在中药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如酸甘化阴,辛开苦降,咸软散结。
如:
用白芍,山萸肉的酸来控制肝的过度升发。
用甘草,龙眼来缓中补脾,解决过于运化(代谢过盛的消瘦病人)
用辛味药,来宣发肺气,以解决肃降有过,宣发不及。

可以说,五味是中草药形成的根本,这从神农本草经可以看到这种雏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10 17:45 , Processed in 0.3228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