⑾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尊敬地顺送太阳落山,按照时序指导西方居民收获秋成。饯,饯行,送行。纳,入,落。成,收成,收获。 孔《传》:“饯,送也。日出言导,日入言送,因事之宜。秋,西方万物成,平序其政,助成物也。” 史迁“寅”作“敬”,“纳”作“入”。马融曰:“饯,灭也。灭犹没也。”孙星衍说:“史公‘寅’为‘敬’者,《释诂》文。‘纳’为‘入’者,《公羊传》云:‘纳者,入辞也。’马注见《释文》。” 西成:孙星衍说:“西成者,《白虎通·情性篇》云:‘西方亦金,成万物也。’” ⑿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秋分之日,虚星在北方,以正仲秋。宵中,秋分日,夜间不长不短日。星虚,四仲星之一,北方七宿之中星,在北方。 孔《传》:“宵,夜也。春言日,秋言夜,互相备。虚,玄武之中星也,亦言七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 史迁“宵”作“夜”。郑康成曰:“夜中者,日不见之漏与见者齐。”孙星衍说:“郑注《周礼·司寤氏》云:‘宵,定昏也。’” 星虚:郑康成曰:“虚,玄武中虚宿也。”孙星衍说:“《天官书》云:‘北宫玄武,虚。’故郑以为玄武中宿也。《月令》疏云:‘仲秋之月,昏牵牛中。’……案:牵牛亦北宫七宿。经文不限初昏宵分,则虚亦移而南矣。” ⒀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居住北方,名叫幽都。 孔《传》:“北称朔,亦称方,言一方则三方见矣。北称幽都,南称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易,谓岁改易于北方。平均在察其政,以顺天常。” 史迁“朔”作“北”。孙星衍说:“史公以‘朔’为‘北’者,《释训》云:‘朔,北方也。’《淮南·地形训》云:‘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注:‘幽,阖也。都,聚也。玄冥将始用事,顺阴而聚,故曰幽都之门。’幽都即幽州也。” 平在朔易:孙星衍说:“经言‘在’者,《释诂》云:‘察也。’平,使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