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谈中医关于心和脑的认识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6-27 21:18:1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6-26 17:13
从逻辑学角度讲,阴阳五行在《内经》确实是说理工具,而且其合理性在那时为学术界所公认,《内经》没有必 ...

  逻辑是推理,理出实践。阴阳五行有没有实践,没有实践就是空理。其推理是以空推空。医学要实,不是什么公认的事。
  阴阳是什么,是四时之气,来自日月运行。五行是什么?是五方之气,来自日月五星会。不明阴阳五行本质,内经能读得通?
22
发表于 2016-6-28 13:05:10 | 只看该作者
近二、三十年来已不断完善的中医脑病学,以王、张氏的著作为代表,已解决了中医无脑的缺陷,只是尚未普及而已;
附图:
王永炎  张伯礼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出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3
发表于 2016-6-28 14:55:30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6-26 15:26
比如,这个心与脑的关系,是用现代解剖生理来验证,还是用阴阳五行去推演?

中医理论心与脑的关系,其实经络、脏腑、气血理论已有明示,脑为“奇恒之腑”者,藏而不泻也!机械思维者始终未得“心主血脉而神明出焉”之义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4
发表于 2016-6-29 22:50:53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6-6-28 13:05
近二、三十年来已不断完善的中医脑病学,以王、张氏的著作为代表,已解决了中医无脑的缺陷,只是尚未普及而 ...

《中医脑病学》内容丰富、实用,讲临床内容,用的就是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加经验的方法,这本来是中医临床研究的正确路径,也是现在中医取得临床研究成果的唯一方法,可惜还有许多中医反对。反对借用西医诊断病名,甚至反对借助理化检查手段,真是不可理喻。
25
发表于 2016-6-29 22:53:29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6-26 15:26
比如,这个心与脑的关系,是用现代解剖生理来验证,还是用阴阳五行去推演?

金栋先生,先问您一个问题,假如您在《内经》的时代,您通过什么途径能够发现“心主神”?
这个问题也是问大家的。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设想一下,《内经》时代医家可能用到什么办法
26
发表于 2016-6-29 23:25:2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6-29 14:50
《中医脑病学》内容丰富、实用,讲临床内容,用的就是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加经验的方法,这本来是中医临床 ...

西医进入中国并迅速本土化的基本路径就是首先把中医学中的脏腑名称引人它的解剖学或叫组织结构学中,使得国人一学就懂,一用就灵,并把大量中成药大胆用于临床治疗,还从中药性味功效适应症和方剂入手研究单味中药和方剂的作用,开发了很多新的西药,还逐步引人了活血化瘀等治法,既提高了临床疗效又挪动了经济效益……中医学为什么就不能从西医学中吸收一些有益于中医发展提高的内容?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7
发表于 2016-6-30 06:57:5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6-29 14:50
《中医脑病学》内容丰富、实用,讲临床内容,用的就是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加经验的方法,这本来是中医临床 ...

       这本来是中医临床研究的正确路径,也是现在中医取得临床研究成果的唯一方法,可惜还有许多中医反对。反对借用西医诊断病名,甚至反对借助理化检查手段,真是不可理喻。
===============================================
        回复:
         李老师,你就是一个诡辩家,偷换概念的老手,不假思索地偷换概念,混淆是非。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学派的一大成就,推动了中医,西医的发展,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他在西医的理论构架的控制下,把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构架破坏了 !把中医的四诊八钢破坏了!把西医的一个病机械的分为几个证型,而且这几个证型之间的联系没有了。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仍然是互不相干的两张皮。所以,病征结合并不是唯一的正确路径,也不是唯一方法,更没有“本来”就正确这一说!
        中医反对的是:用西医理化检验指标作为评价中医诊断,治疗的唯一标准!!
         你们是这么说的:  中医疗效,诊断应该直面西医的理化检查;中医应该接受西方科学的检验。中医的真理性当由科学来检验。

        间接生,月经里有烤鸭的一部分,胆汁流到月经里了……为什么不直面西医理化检查?为什么不接受西方科学检验?其真理性为什么不用科学来检验???



         
        
28
发表于 2016-6-30 07:04:51 | 只看该作者
        西医的所有疾病,中医都能够治疗,效果有的不如西医,有的比西医强!这是事实,、。
29
发表于 2016-6-30 07:31:19 | 只看该作者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6-6-29 15:25
西医进入中国并迅速本土化的基本路径就是首先把中医学中的脏腑名称引人它的解剖学或叫组织结构学中,使得 ...

     先生没有仔细研究解放后中医教材的发展过程,中医已经大量地吸收了西医的概念,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向西医靠拢,因此,已经造成了中医理论的混乱,中医教材逐渐的远离《内经》的原意。
30
发表于 2016-6-30 09:10:4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6-30 07:31
先生没有仔细研究解放后中医教材的发展过程,中医已经大量地吸收了西医的概念,思维方式,潜移默化 ...

言之有理,从“中医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会看病”的诸多发言来看,教材确实存在严重错误!

点评

教材是有错误,各学科教材都几年换一次,就中医教材几十年老样子,有错误也没办法改正。 不过,毕业生会不会看病,不能只找教材的毛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5 20:4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0:50 , Processed in 0.0607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