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8-30 20:35:1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8-30 15:44
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3月1日)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学有几千年 ...

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331日)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学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对于中医的特点,需要大家不断探索。只有认清了中医特色,才能做好继承与发展的工作,也才能正确认识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回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医特色的形成,不是技术障碍阻挡了中医的脏腑解剖,而是在其理论体系的起步阶段,中医就走向了重视万物关系的另一条道路。这个特点,在汉代中叶已经非常突出。

————————————————————————————

这个认识完全是错误的,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之所以成其为治病救人的医学,没有一个是注重关系而不注重解剖的。

同时,没有解剖,关系是如何出来的?其关系岂不是错误的?

22
发表于 2016-8-30 20:41:0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万语千言,不如一个实验。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20:41:34 | 只看该作者
据医史文献记载,中医大夫真正给人做过解剖者,或当首见于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只不过后世医者多不认同,认为“医林改错,越改越错”!
24
发表于 2016-8-30 20:52:0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中医没有解剖只有关系,……这些都不是中医经典说的、都不是中医经典的意思、都是后世中医的意会吧?
25
发表于 2016-8-30 21:3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8-30 18:23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8-30 16:41
据医史文献记载,中医大夫真正给人做过解剖者,或当首见于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只不过后世医者多不认同 ...

据医史文献记载,中医大夫真正给人做过解剖者,或当首见于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只不过后世医者多不认同,认为“医林改错,越改越错”!
————————————————————————————
平时看一下猪牛羊的脏器,那其实也是解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中医学的解剖比西医学的解剖差很多,但不能说中医学没有解剖。

如果以后再出来比西医更全面的解剖,是否说明西医也没有解剖呢?

况且现在的中医教材均认可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26
发表于 2016-8-30 21:44:54 | 只看该作者
两个三七24!
27
发表于 2016-8-30 21:51:51 | 只看该作者

加上中西医融合观同志,是三个三七24

点评

树活皮!  发表于 2016-8-31 06:27
28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24: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传统诊法之一的脉诊,其寸口脉寸关尺所候脏腑是解剖之脏腑吗?
29
发表于 2016-8-31 09:25:2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观点是:中医并不是“不重解剖重关系”,而是认为解剖是关系的基础。

点评

或然性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48
如此说来,五脏附五行与解剖有关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44
王教授您好!欢迎参与,谢谢!  发表于 2016-8-31 09:38
30
发表于 2016-8-31 09:29:0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6-8-31 09:24
中医传统诊法之一的脉诊,其寸口脉寸关尺所候脏腑是解剖之脏腑吗?

中医传统诊法之一的脉诊,其寸口脉寸关尺所候脏腑是解剖之脏腑吗?
————————————————————————————————
      中医传统诊法之一的脉诊,其寸口脉寸关尺所候脏腑是脏腑之功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28 01:42 , Processed in 0.057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