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思考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科构架存在的问题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7-4-17 19:4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4-17 19:48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4-17 19:31
“现在一个西医(人)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一书(2012年1月出版)将精、气、阴阳、阴阳平 ...

“现在一个西医(人)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一书(2012年1月出版)将精、气、阴阳、阴阳平衡等概念和理论予以破解和诠释,这第一座桥梁就已架好了。 ”喻先生一语道破天机,有些人骨子里是一个西医,却以中医的面目出现,所以他们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医,也不可能真心拥护中医!
————————————————————————————————
      千先生身为总版,为什么总是口是心非、自相矛盾?
      你这段说有什么根据?请拿出来,我们辨一辨!
      你的骨子里是什么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7-4-17 21:59:15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4-17 18:36
萧铁先生好!您提到的问题,我可以用大家悉知的几何原理来解释,看看行不?
几何学上说,如果只给出一个 ...

“合理的处方只能是唯一的”?不知道先生听过这句话没有:“条条大路通罗马”?做算题很多时只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在现实世界,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可说是常态,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反而不是常态。先生如果是做工程的,应该更明白质量-成本-效能等都是个取舍问题,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手机品牌有那么多不同价位?而且“唯一”的这种假设还有个大问题:即今天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可能明天就会被新技术新发现所超越,所以,拿这个“唯一”的思路作为中医理论改革的目标或衡量准则不可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虽然我认为中医理论改革的目标不应以追求唯一正确/合理处方,但这个讨论里涉及一个相关问题:在众多方剂里如何评价各自的优劣,这倒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以此为目标开发新的技术手段以建立客观的、可验证的相关标准,反而是中医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9:12:09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7-4-17 21:59
“合理的处方只能是唯一的”?不知道先生听过这句话没有:“条条大路通罗马”?做算题很多时只能有一个唯 ...

“合理的处方只能是唯一的”?不知道先生听过这句话没有:“条条大路通罗马”?做算题很多时只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在现实世界,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可说是常态,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反而不是常态。先生如果是做工程的,应该更明白质量-成本-效能等都是个取舍问题,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手机品牌有那么多不同价位?而且“唯一”的这种假设还有个大问题:即今天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可能明天就会被新技术新发现所超越,所以,拿这个“唯一”的思路作为中医理论改革的目标或衡量准则不可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道理确实不错!
但是,那是从不同的出发地到罗马。
如果设定第一个条件:从北京到罗马,
可以从亚欧大陆走,也可以从美洲大陆走;
当然, 还可以乘飞船,先到空间站,然后返回地球的罗马上空。

如果再设定第二个条件:我只想乘火车走。
那么,从美洲大陆走的方法就会被淘汰,只能从亚欧大陆走了。
铁路线只有一条,也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从工程角度讲,质量-成本-效能进行综合比较之后,最佳方案只有一个,绝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模棱两可的方案。

虽然我认为中医理论改革的目标不应以追求唯一正确/合理处方,但这个讨论里涉及一个相关问题:在众多方剂里如何评价各自的优劣,这倒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尤其以此为目标开发新的技术手段以建立客观的、可验证的相关标准,反而是中医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
经验医学是无法做到唯一性选择的,但加入了现代科学就不难实现了。
其实,新医学前年已经实现了。



24
发表于 2017-4-23 19:43: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4-23 12:08 编辑

           无知认为:中医在内经时代对医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如“阴虚者,阳必凑之。”、“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讲的都是因果关系。这些认识的产生是通过现象进行推理,认为寒是阳虚造成的,进一步推理则认为是阳虚是阴胜造成的,反之,认为热是阳胜造成的,进一步推理则认为阳胜是阴虚造成的。阴虚、阳胜同热之间的因果象关系及阴胜阳虚与寒之间的因果象与现代细胞结构的变化导致功能同产热量变化的代谢规律完全一致。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因此,内经时代的医学理论构架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综上所述认为:中医在内经时代的理论构架不存在什么问题。现代中医将表里、虚实、阴阳、表里综合为“八纲”,已经没有了前述列举的这些概念的涵义,八纲是指八种证候,已经偏离了内经原来的认识,是后人理解角度不同造成的结果,从这种立场认为中医的理论构架存在问题并不荒谬。
       以上的认识并非是进退有理的两面派立场,而是理解角度的问题,请大家深思!?

25
发表于 2017-4-24 06:13:51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争论(或曰说理)没多大意义。结合实际,譬如说气虚证,至少有3个名方: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讲讲你怎么判定那个方子是“最佳”或“唯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6
发表于 2017-4-24 12:1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4-24 04:18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4-23 11:43
无知认为:中医在内经时代对医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如“阴虚者,阳必凑之。”、“阴胜则寒”、“ ...

       尊敬的千版主:村人不仅仅是深思过,还通过反复的自我否定,方敢在此发表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是零星的,尚不能构成系统的理论因此并不受欢迎。请多多赐教!
27
发表于 2017-4-24 12:25:30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4-24 04:14
尊敬的千版主:村人不仅仅是深思过,还通过反复的自我否定,方敢在此发表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是 ...



张老先生,您好,
1,您所说“表里、虚实、阴阳、表里综合为“八纲””,这是什么八纲?
2,您说八纲“已经偏离了内经原来的认识”,依据是什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20:0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15 20:07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4-23 19:43
无知认为:中医在内经时代对医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如“阴虚者,阳必凑之。”、“阴胜则寒”、“ ...

         无知认为:中医在内经时代对医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如“阴虚者,阳必凑之。”、“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讲的都是因果关系。这些认识的产生是通过现象进行推理,认为寒是阳虚造成的,进一步推理则认为是阳虚是阴胜造成的,反之,认为热是阳胜造成的,进一步推理则认为阳胜是阴虚造成的。阴虚、阳胜同热之间的因果象关系及阴胜阳虚与寒之间的因果象与现代细胞结构的变化导致功能同产热量变化的代谢规律完全一致。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因此,内经时代的医学理论构架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综上所述认为:中医在内经时代的理论构架不存在什么问题。现代中医将表里、虚实、阴阳、表里综合为“八纲”,已经没有了前述列举的这些概念的涵义,八纲是指八种证候,已经偏离了内经原来的认识,是后人理解角度不同造成的结果,从这种立场认为中医的理论构架存在问题并不荒谬。
       以上的认识并非是进退有理的两面派立场,而是理解角度的问题,请大家深思!?


------------------------------------------------------------------------------------------------------------
张先生在解读经典的过程中,可能没有看出问题。

当然,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古,只需要发现它的伟大光荣正确就可以了,不需要发现问题。
但是,中医不仅仅是为古人服务的,也不仅仅是用于考古的。更重要的是,中医为现代人类及未来人类服务。
所以,对中医学科结构的要求就不能继续像古代要求那么低。

中医形成两千年有余,肯定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医学经验。
只是在如何总结这些经验上,古人与现代人的理念不一样。
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古人,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技术,都是那么不先进。
技术学科构架,古代压根就没有这一说。
古人没有这一说,那是受时代及条件的限制,
现代人如果还没有这一说,那就是现代人的无能或懒惰。

建国以来,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接受过现代医学的中医人,都会深有感受。
从前天转载朱良春大师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朱大师的感受比一般中医要深得多。
当然,他们这一代人也不可能去研究中医构架,能学会在临床上“参西”,已经很不容易了。
中医构架,必须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两个面层过渡到临床技术,才是现代技术学科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是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29
发表于 2017-5-23 11:16: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9-13 02:34 , Processed in 0.0681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