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7-10-5 11:33 编辑
我:我们且坐下,从人参的大补元气说起。
人参的功效,《本经》说: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按我外行来说…….
路人甲:我看你好像不以外行为耻,反以外行为荣!
我:哦,人甲兄是个聪明人,一看就看出我的心思。我给你讲个故事:两岁的小侄子来我家玩,和我混的还很热乎。 弟媳趁机对我说:哥,这小子不愿意去理发店,看你这里也有理发推子剪子的,你给他理理吧。 我说好!于是拿起推子剪刀,对小侄子说:来,我给你剪剪头! 小侄子双手捂头:不要剪我的头! 我忽然明白,哑然失笑!成年人听到“剪头”当然是剪头发,小孩子却直接理解原意,“剪头”当然就是剪他的头!
人甲兄,我们作为外行,看到医学名词,当然理解的是文字原意,而不是成见。
路人甲:你以为你理解的是原意,但,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我:对,也许我理解的是我的成见。所以,我才到这个闲聊的地方闲聊。
路人甲:请继续,按你外行来说……
我:哈哈,按我外行来说,《本经》所谓人参补五脏,不是像修房子一样,五脏哪里有个洞了,拿人参来去补上!而是增强五脏的作用,按我的说法,就是补五脏之气。
但,《本经》并未说人参补元气,更何况大补元气。
按我了了所知,大概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说过人参补元气,他的学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说,人参之甘,补元气。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在人参的功效中却并未说“补元气”的事儿,只是记录了李东垣有这么个说法,且记载李东垣说的是,人参补肺中元气。似乎李时珍并未赞同李东垣的说法。
至于“大补元气”,就是在现在的《中药学》教科书上见到的,出自谁手,我没有能力考证了。
那么,以我所知推断,人参的大补元气说,当来自金元时期医家的人参补元气说,后人又增益之为“大补元气”。
路人甲:那你的意思是说,人参大补元气是古人杜撰的?
我:不不不,我是在考虑古人说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古人说元气是先身生之精气,但在方论中所言,总的意思是说,元气很重要,一旦不足,必须马上补,再不补,人就死了!用什么补?人参黄芪,最重要最有效的是人参!
也有说(大体意思):元气是先天之气,与后天水谷之气并而充养全身。
那么,我来打个比方:一个人一毕业,家里就送给了他一笔10万元启动资金让他创业,(注意是送,全属于他的,而不是借的,还要还。)就像元气一样。 然后,他自己就要不停揽生意,挣更多的钱让自己的事业壮大,自己挣得钱就像后天水谷之气一样。 经营一段时间,他的资金规模已经到了100万。但,再后来,或经营不善或遇到意外,亏了,资金仅剩9万了,那么,这9万是原先的启动资金里的9万呢?还是启动资金已经花了,这是自己后来挣的钱里边的9万呢?这其实是不可能分得清的!
换句话说,如果元气是先身生之气,与后天水谷之气一起充养身体,所以长大了。 后来病了,气虚了,身体之气不足了,这不足的部分,是先天之气呢还是后天之气呢?
用人参去补,只能补先天的元气吗?人参也是后天之物啊!
这其实也是分不清的
所以,《本经》只说人参补五脏,这是实事求是的。
东垣老人在《脾胃论》的方论中所说人参补元气,其实是指,这时人身所需的气很重要,再不补上,这个人就得死了!但他在理论上仍然继承了老师的补元气说,而且明言元气是先天之气。
路人甲:那你的意思是说,元气也不存在喽?
我:我何时说过元气不存在?
元者,原也,根也,始也!
按我这外行的理解: 元气,就是事物开始时的气。 元气不是某种精微物质, 元气就是事物刚开始时的特性和作用。 人的元气,就是人生命刚开始时的特性和作用。
人参补五脏,就是人参能增强五脏的作用,也可以表达为:人参补五脏之气。
元气,是没法补的,他只能被后天之气慢慢替换更新掉。
李东垣等古医家所说的人参补元气,其实是指补关键的重要的气。
人们俗语所说的伤元气,也是指人体伤气伤的很厉害,人的各方面功能下降,比如无力干活了,就是人实现其对外作用的能力严重下降了。
人甲兄,你还在听吗?
路人甲:嘿嘿!我在想,怎么将你的话传播出去,你就等着被口诛笔伐吧! 
我:哈哈,那又怎样?反正又伤不到我的元气! 再说了,谁屑的理咱们两个外行的闲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