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摸脉为什么能诊病?大家从现代观点上能不能说清楚?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9-2-23 05:5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9-2-22 21:59 编辑

脉象,可以反映出病人机体内部的部分病理状态,如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心率、节律、血管平滑肌张力、血流速度与力度,及间接的反映神经、內分沁系统的一些生理或病理状态。

但脉象不能反映出病人机体内部的全部病理状态。单凭脉象,不能直接进行病理解剖学层面的判断,比方是胃炎还是早期胃癌?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还是肺癌?不能直接做病因学判断,比方是某细菌、某病毒、或某种其它的微生物感染?

点评

摸脉包括左右手三部九侯与十二经脉切诊,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说明摸脉就是对十二经脉进行诊断,三部九侯是对十二经脉的共振频率进行诊断,十二经脉是人体物质的结构比例,经脉的酸麻胀怵痒痒就是人体物质的结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3 09:07
22
发表于 2019-2-23 06:0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9-2-23 06:05 编辑
王不留行发表于 2019-2-21 20:59
摸脉为什么能诊病?脉诊在古代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发展了这么多年,大家从现代观点上能不能说清楚?

是因为脉象能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的情况(包括虚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9-2-23 09:07:2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9-2-22 21:56
脉象,可以反映出病人机体内部的部分病理状态,如循环系统的运行状态,心率、节律、血管平滑肌张力、血流速 ...

摸脉包括左右手三部九侯与十二经脉切诊,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说明摸脉就是对十二经脉进行诊断,三部九侯是对十二经脉的共振频率进行诊断,十二经脉是人体物质的结构比例,经脉的酸麻胀怵痒痒就是人体物质的结构对神经的刺激,十二经隧的软硬滑涩是区别坏死的证据,对手太阴肺经经隧可以推按软硬滑涩。
24
发表于 2019-2-23 09:13:41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19-2-22 06:01
    内经中指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

视精明,精是看患者的动作是不是到位,明是看患者辨别是非的能力。
25
发表于 2019-2-23 16:35:29 | 只看该作者
说明摸脉就是对十二经脉进行诊断
26
发表于 2019-2-23 16:41:37 | 只看该作者
脉诊是诊断脏府虚热的,十二经脉是治脏府虚热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16:46:3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各位捧场。

不过看了各位所述,微感失望,并没有流光溢彩的观点。只能说,中医至今也没有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导致脉诊被各种玄化、虚化、或者被某些人无端反对,这都是源于对这个问题没有真正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脉诊确实不是诊病的,它摸不出结核菌,也摸不出流感病毒,它考察的是人体气血的运行状态,是这个即时时刻的状态改变,不过中医就是依据这种状态的改变来处方用药,就像101先生说的,中医的病有病证两种含义,从这个宽泛的意义上说,中医脉诊也是诊病的,不过确切的说,更是气血的失宜,是被用来诊查病机,或者说是气机,病因是根据病机的改变再进一步总结推测出来的。

点评

同意楼主观点。搭脉是诊断人体的气运行状态,但要解释其内在的关系,必然要碰到另一个关键的争论问题,即阴阳五行的本质。切脉与另三诊结合或许可以对藏象的五行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发表于 2019-4-26 13:55
怎么连四诊和参也分不清楚  发表于 2019-2-23 17:26
诊断的是十二经脉病,诊断不了对经脉影响的诱因,诱因:结核菌,流感病毒,食物中毒,寒热,药物中毒等等,这些是其他诊断方法的事情,请问什么是四诊和参?摸脉是四诊之一,把摸脉与其他诊断方法混为一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3 17:25
2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17:0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2-23 09:09 编辑

现存脉诊最早的著作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十四种古医书,其中有鼎鼎大名的《五十二病方》,还有《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其中还有一种残缺不全的脉学著作,叫做《脉法》的,据考证,抄写时间应该在汉文帝以前,或者战国晚期的作品。这是现存《内经》之前唯一的脉学著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代脉学的起源的一些概况,寻觅脉学发展过程的蛛丝马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9
发表于 2019-2-23 17:25:22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2-23 08:46
感谢各位捧场。

不过看了各位所述,微感失望,并没有流光溢彩的观点。只能说,中医至今也没有把这个问题 ...

诊断的是十二经脉病,诊断不了对经脉影响的诱因,诱因:结核菌,流感病毒,食物中毒,寒热,药物中毒等等,这些是其他诊断方法的事情,请问什么是四诊和参?摸脉是四诊之一,把摸脉与其他诊断方法混为一谈。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17:27:37 | 只看该作者
马王堆《脉法》残缺不全,几乎无法阅读,不过也可以看到“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这些后世的规则已经建立起来了,还说到“用砭启脉者必如式,痈肿有脓,则称其大小而砭之”,提示中医古代脉诊的起源和古代用砭石治疗痈肿的医疗实践密切相关。

点评

用砭启脉者必如式,痈肿有脓,则称其大小而砭之 这句话是说,摸脉知道没有脉动,用什么方法使脉跳动,砭是按摩法,我不用砭,只用手就可以使经脉跳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3 17:4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5 14:57 , Processed in 0.10219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