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病条辨》自序 (转载)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9-4-27 19:41:04 | 只看该作者
1+1=3数学?化学?
22
发表于 2019-4-27 19:50:08 | 只看该作者
1+1=3魔术?
23
发表于 2019-4-27 19:51:20 | 只看该作者
一不是一,二不是二
24
发表于 2019-4-27 19:53:13 | 只看该作者
一是二?二是一?
25
 楼主| 发表于 2019-4-27 22:39:5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4-27 19:20
一是一,二是二,1+1=2……这是形式逻辑,是机械唯物论。是特例。

       一是一,二是二,1+1=2… ...

从哲而论,阴是阴,阳是阳,相对而立。阴生阳阳生阴,阴阳统一。哲学根于实践,中医的实践阴与阳都是气,阴阳是合气。三阴三阳,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在人化经。阳为气生,阴为气降,人体气血行于昼为阳,行于夜为阴。行于脏为阴,行于腑为阳。所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平是三阴藏精充足,阳密是三阳化气的密度。都是自然的要求,不是人为的认识。
26
发表于 2019-4-27 23:28:18 | 只看该作者
太冲之地名曰 少阴
27
发表于 2019-4-27 23:30:05 | 只看该作者
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位,穴义为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其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28
发表于 2019-4-27 23:31:00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9-4-27 23:28
太冲之地名曰 少阴

太冲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29
发表于 2019-4-27 23:32:17 | 只看该作者
太冲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极其虚静和谐的境界。
30
发表于 2019-4-27 23:3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4-28 14:29 编辑

一些人感冒,仅是出现喷嚏、鼻塞、流涕、咽痒,全身有些酸痛不适,可能不用服药,休息几天症状会自然消失,但有些人可能会随这些前期症状,很快出现头痛恶寒、发热、咽痛、全身酸痛、咳嗽等症状,这个时候,测量体温,都会出现体温升高,一般来说,体温越高,各种自觉症状就越重,中医治感冒,当病人出现发热恶寒,体温升高病在表证时,必定要用汗法,以求病从汗解,病能速愈。

汗法,是中医八法中第一法,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以开泄腠理,发散出汗而逐邪外出。“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在中医发展史上,张仲景创六经辨证法,《伤寒论》里有不少通过发汗来解除病邪的方药,如“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在麻黄汤的服法中叮嘱要“温服、覆取微似汗”,“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桂枝汤的服法与麻黄又不同,非常讲究,“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麻黄汤与桂枝汤,病证不同,要求药后出汗的方法与量也不同,但如果深刻理解,就是必须是药后得汗,病邪乃解,如果不能得汗,病则不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16:13 , Processed in 0.06017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