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盲试验为标准看待中医,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模式 范围论认为,有两种争论,同一范围的争论和两个范围的争论。中医和西医的争论,属于两个范围的争论。以双盲试验为标准衡量中医的思维模式,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网上曾发生过咸豆腐脑好吃还是甜豆腐脑好吃的激烈的争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两个范围的争论。有人会说,中医和西医的争论,怎么能和咸豆腐脑好吃还是甜豆腐脑好吃的争论相提并论呢?一个是关乎治病救人,一个是生活小事,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其实不然,这两种争论,表面上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他们观察问题看待问题的方法是相同的,也就是他们的思维模式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传统思维模式的典型表现,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而别人一定是错的;都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传统思维模式混淆了两种争论的区别,依然用我是对的你一定是错的思维模式,看待两个范围的争论。 说咸豆腐脑好吃的人,他是说出了自己的体验,无疑是对的,但是,他认为一些人的甜豆腐脑好吃的说法是错的,却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他是把自己的体验当成标准,超出范围去衡量要求别人和自己口味相同。这无疑是十分荒唐的,道理很简单,谁和谁的口味也不一样,怎么能用自己的口味去要求别人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用双盲试验衡量判断中医,与用自己的口味要求别人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是十分荒唐的。 那么,为什么说以双盲试验标准看待中医,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模式。 从范围论的视角看,是因为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范围,这就像咸豆腐脑好吃和甜豆腐脑好吃是两个不同的范围一样,就像牛顿力学和相对论是两个不同的范围一样,就像经典物理学和量子力学是两个不同的范围一样,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范围论认为,范围不同,结论也不同,因此,不能用这一范围的结论去衡量判断另一范围的结论。 那么,为什么范围不同,结论也就不同?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客观事物的整体性,一个是观察的范围性。范围论认为,我们观察的对象即客观事物,是一个由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整体,这就是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就主体人而言,我们观察到仅仅只是客观事物的部分,而无法观察到其整体,我们观察的只是客观事物某一范围的东西,这就是观察的范围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枚一元硬币,它就是由正面和反面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而我们观察这枚一元硬币时,当我们观察到正面时,我们看不到反面,当我们观察到反面时,我们又看不到正面,这是观察的范围性。正面和反面就是两个不同的范围,正面印有“中国人民银行”、“1元”等字样,反面印着牡丹花卉图案,这就是两个不同的结论。试想想,我们能用正面的结论,去衡量判断反面的结论吗?能这样说“我是对的,你一定是错的”吗?显然不能! 同样的道理,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诊疗体系,因而属于两个不同的范围,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地位是平等;中医的四诊八纲和西医的双盲试验,就是两个不同结论。我们也不能用西医的双盲试验,去衡量判断中医的四诊八纲。范围不同,结论也不同,不能用这一范围的结论去衡量判断另一范围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