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复制链接]
301
发表于 2009-3-14 19:50:13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9/03/14 07:54pm 第 1 次编辑]

2009年,己丑年,太阴之政,太阴司天,中运少宫,太阳在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五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 ……
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

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阳气退避,大风时起,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原野昏霿、白埃四起,云奔南极,寒雨数至,物成于差夏。民病寒湿,腹满,身(月真)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湿寒合德,黄黑埃昏,流行气交,上应镇星辰星。其政肃,其令寂,其谷黔玄。故阴凝于上,寒积于下,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故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不及宜早。土之利气之化也。民气亦从之,间谷命其太也。
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萎。
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三之气,天政布,湿气降,地气腾,雨乃时降,寒乃随之,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腑肿、胸腹满。
四之气,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热,血暴溢、疟、心腹满热、胪胀、甚则腑肿。
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
终之气、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
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必折其郁气,而取化源,益其岁气,无使邪胜。食岁谷以全其真,食间谷以保其精。故岁宜以苦燥之温之。甚者发之泄之,不发不泄,则湿气外溢,肉溃皮折,而水血交流。必赞其阳火,令御甚寒,从气异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热化,同湿者以燥化;异者少之,同者多之。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也。

---——————————
五运气行主岁之纪之常数:己丑年,太一天符
上太阴土,中少宫土运,,下太阳水。风化清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灾五宫,雨化五,寒化一。其化上苦热,中甘和,下甘热,药食宜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黄帝问:“五运之气,亦复岁乎?”岐伯答:“郁极乃发,待时而作也。”帝曰:请问其所谓也,?岐伯曰:五常之气,太过不及,其发异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太过者暴,不及者徐。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帝曰,太过不及,其数何也?岐伯曰: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帝曰:其发也何如?岐伯曰:“土郁之发,岩谷震惊,雷殷气交,埃昏黄黑,化为白气,飘骤高深,击石飞空,洪水乃从,川流漫衍,田牧土驹”。化气乃敷,善为时雨,始生始长,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云奔雨府,霞拥朝阳,山泽甚则心痛胁(月真),呕吐霍乱,饮发注下,胕肿身重,云奔雨府,霞拥朝阳,山泽埃昏,其乃发也,
以其四气,云横天山,浮游生灭,怫之先兆。

《素问。气交变大论》
黄帝问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顷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
………
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目闰)酸,善怒,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黅。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凋,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黅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虫来见,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
————————
以上是2009年己丑年土运不及的相关资料收集。能请那位博学多才的大师系统解释一下吗?
30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20:29:41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03/14 07:42pm 发表的内容:
28小时,18个楼面,证明的是失道寡助。哈哈
哈哈,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303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20:38:53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03/14 07:50pm 发表的内容:
2009年,己丑年,太阴之政,太阴司天,中运少宫,太阳在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五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 ...
中医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她的目的就是治病救人,而不是虚无飘渺。口若悬河,与治病无宜,要之何用?况且,要论预测,历史上又有几人能超过诸葛亮的呢?
304
发表于 2009-3-15 08:09:17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这个贴子最后由岁月无情在 2009/03/15 08:11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zhengyou2009/03/14 07:42pm 发表的内容:
28小时,18个楼面,证明的是失道寡助。哈哈
zhengyou先生
    连乾坤数码中医先生都不愿意给你讲一讲中国八卦象数疗法(用周易在人的身体的自然领域有所作为的学说)。。。。。。看来你真是失道寡助呀。。。。。。现在知道我为什么不愿意给你举个例子了吗?哈哈!

下面引用由岁月无情2009/03/13 01:48pm 发表的内容:
zhengyou先生
    哈哈,想不明白的恐怕是你,用周易在人的身体的自然领域有所作为的学说太多了,
我连举个例子都不愿意举了。。。。。。理由你自己想吧。。。。。。  哈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05
发表于 2009-3-15 10:56:53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3/14 08:38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她的目的就是治病救人,而不是虚无飘渺。口若悬河,与治病无宜,要之何用?况且,要论预测,历史上又有几人能超过诸葛亮的呢?

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
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
必折其郁气,而取化源,益其岁气,无使邪胜。
仁海中西医先生,您对这些有点点的理解吗?
306
发表于 2009-3-15 11:37:50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这个贴子最后由zhengyou在 2009/03/15 11:40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岁月无情2009/03/15 08:09am 发表的内容:
zhengyou先生
   连乾坤数码中医先生都不愿意给你讲一讲中国八卦象数疗法(用周易在人的身体的自然领域有所作为的学说)。。。。。。看来你真是失道寡助呀。。。。。。
岁月无情先生,您不觉得吗?乾坤数码中医先生与您不是一个路子的吗?
如果您觉得咱失于道不值得理睬,您就不该回复300楼的帖子,.其实您回复咱的帖子,还是蛮勤快的.
先生既然乐于回复,又是十二个专业精通十一个专业,深知 不懂易不足以言大医.精通预测学.
还请先生解释一下中医的基础理论吧.能够成大医的易理,将逐步也向先生请教,
请先生先解释一下301楼有关09年运气与民气的关系,以及调民气从何着手.
请先生不看僧面看佛面.看仁海中西医302、303两个楼面护着您的份上,也该解释一下。
仁海中西医好像真不懂五行意义,您认为五行理论有用,帮助一下您的老乡仁海中西医先生吧。
也便于大家正面理解您如此高涨的发帖热情。  呵呵
307
发表于 2009-3-15 11:46:02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老兄的话也不无道理,只是中西医底子不一样,别指望用西医的那一套来了解中医。当然了,中医也有一定的限制,基于其本来认识事物的不同,以及后来人的附会,所以,现代中医要做的事情多得很。
308
发表于 2009-3-15 12:30:39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自己不会就不要妄下断言
贻笑大方!
309
发表于 2009-3-15 12:40:14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3/14 00:22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吞过几次?您经常吞吗?少在中医面前显摆。
我是沒吞過
不過先生吞過四次
就再加兩次吧!
310
发表于 2009-3-15 12:48:21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剔除

請樓主用您那陰陽學說
給解說一下"西醫"理論
別迴避
不然沒了五行
中醫還剩下甚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5 12:56 , Processed in 0.20056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