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姬领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个月学懂中医》已经出版

[复制链接]
301
发表于 2014-7-26 21:20:11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你真不知道我们西安的城墙哪里最厚,,,,,,,我来给你补补课吧,,,城墙的拐角最后,,,和你的脸皮差不多。有句话叫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还是那句话姓名,单位地址或学校我很想看看一个出不了书的人,水平如何,咱们切磋切磋。
302
发表于 2014-7-26 21:22:55 | 只看该作者
万岁中医 发表于 2014-7-26 16:38
请问你们拿出干货来了没有呢?请问你们有干货吗?你们本质上都是水货,怎么会有干货?你们只是猩猩相惜而 ...

人家拿出来的是已经出版,并且在各大书店上架的书,,,你拿出来的就是出不了书的一张嘴。。。
303
发表于 2014-7-26 21:42:30 | 只看该作者
罗凯匀 发表于 2014-7-26 21:22
人家拿出来的是已经出版,并且在各大书店上架的书,,,你拿出来的就是出不了书的一张嘴。。。

说的好!

恰如其分
304
发表于 2014-7-26 22:31:20 | 只看该作者
万岁中医 好像看不惯他人图名图利,这世界有谁不是为了一个‘利’字(我自己也是),利者 益于己也。表现在物质上就是图车子、房子、票子等荣养自身的资源。利 表现精神方面如:他人脆弱时的鼓励、由衷的赞美、失落时的安慰,适时的捧场等等。修行学佛的也是为了追求那个终极的”大利益“。

既然最求利益没有错(自私),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我们评价他人的标准就是你的行为是否利人利己,这也许就是我悟到的”应世之法“了

不好意思,以上跑题了。”万岁中医“这场PK秀一开始我还是比较看好你的,对你期望很大的,很想看到你的一些独到观点,现在10页过去了,你的反击有点单一,好像还没有显示出你真实的水平,反而陷入个人情绪里去了,静下心来将《三个月学懂中医》研究一下,看看能否找到破绽。

305
发表于 2014-7-26 22:49:4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6
发表于 2014-7-26 22:52: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07
发表于 2014-7-26 23:13:43 | 只看该作者
你妈叫你回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lol
308
发表于 2014-7-27 07:33:02 | 只看该作者
你既然是大爱无疆就爱所有的人,小孩,不懂事的人,自恋的人,自以为是门目空切的人。是不是啊?
309
发表于 2014-7-27 07:59:52 | 只看该作者
【万岁中医医案---------急性咽喉炎一例】 [color=#999999 !important][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复制链接]
万岁中医



5
主题
165
帖子
10
积分

积分10

电梯直达[url=][/url]
1楼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万岁中医 于 2014-7-22 22:29 编辑


       12月31日中午,同学相邀小聚、小酌,回家后不久即觉嗓子疼痛。晚上继续小聚、小酌,搞到半夜转钟。2014年元旦,嗓子疼痛加剧,低烧,吞咽唾液都很困难。几乎同时,内人也出现同等症状,也出现低烧。拿手电筒对着镜子自看嗓子,发现咽部出现米丘样红肿和白色溃疡状斑点。
       1月2日,内人开始进行输液治疗。据诊所医生说,近期感冒发烧的病人几乎都是同一症状,都是嗓子疼痛,发热,反复交叉感染,有些甚至是全家出现同等症状。我善忍,以为扛扛就没事了,但是显然不行。
       为了顺便比较一下中西医的治疗效果,1月3日我自己开了个方子,到药房抓了两副药,划价20元。截至今天,内人已经输液三天了,因为在私人诊所,便宜一点,一共花了100多元,嗓子虽然有所改善,但疼痛并未完全消除。我昨天上午开始服药,因为水给得多了点,今天早晨喝的还是第一副药,预计中午还可以继续喝一餐。昨晚和今早,嗓子咳出脓血痰数次。截至写稿前(10:10),我在喝完1剂后,顿觉嗓子豁然开朗,除了略有干涩外,肿硬感(体现在吞咽困难上)和疼痛感居然完全消除。预计一副药即可治愈(10元)。我这才发现,病去也可以不必象抽丝一样,也可以如山倒一般豁然。至于治疗对比效果,无论是从治疗时间、还是从治疗效果上,明眼人自然一看便知。
       还有,有一点我不太明白,既然咽喉出现肿硬,说明嗓子肯定有瘀血,瘀血其实也是死血,西医在治疗期间并未出现咳出脓血现象,说明这个瘀血肯定被组织重新吸收了,进入了人体的循环系统,那这种状况会不会给人体带来某些损害呢?而中医疗法则把咽喉部的瘀血在咽喉浅表部就给排了出来,好处自然显而易见。
       附方剂:桔梗 元参 天花粉  柴胡 白芍 山豆根 白术 射干 麻黄 生甘草。




我还以为水平有多高,,,就这么分析医案呢,,,还在这叫什么叫。。。回家吧真心不想看。这些东西大家一看就懂。。。





点评

版主积分4 [*]发消息 [/backcolor] [/td][/tr] [/table] [/td][/tr] [/table]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7 08:16
310
发表于 2014-7-27 08:16:28 | 只看该作者
罗凯匀 发表于 2014-7-27 07:59
注册会员积分10
  • 发消息

  • 姬领会



    13
    主题
    224
    帖子
    4
    积分

    积分4

    251楼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51 | 只看该作者


    嗓子疼
    这是我的一篇诊务日记,感觉这个病例能对临床有所帮助,故而,就摘录了过来。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昨天来了一患者,30多岁,男,说是自己嗓子疼,很怪,夏天不是很疼,可冬天就疼得厉害。看舌:舌质稍红,苔白稍厚。知其为寒包火。
    我说你喝点生姜汤,疼痛就会好转,可他说自己用点山豆根泡水喝,疼痛也会减轻,“这是怎么回事?”
    呵呵,我笑了,这就是中医。虽然两个治法看似矛盾,但是,却都有治疗效果,原因就是治疗的角度不同,标本不同。
    舌质稍红,说明体内本身就有火,夏天,天气炎热,外界的温度较高,皮肤腠理打开,体内的火随时可以外出,故而,人则没有什么大的不舒服;冬天,天气寒冷,皮肤腠理收缩,体内的火散发不出去则对人体会造成伤害,这时,不舒服的症状就出来了。现在,嗓子疼,明显是由火引起的,故而,用山豆根泡水喝直接祛火,症状缓解;用生姜泡水喝之后,皮肤腠理打开,火热之邪得以从皮肤消散,这样,嗓子疼的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今天,这个病人电话告知,生姜水还真是管用,即使用来漱口,也能缓解疼痛。
    【按语】
    有人责难中医说“中医大夫开方,十人十方”,没有什么标准。这里。我摘录一下《其实中医很简单》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单就瘀血所致的头晕来说:
    先说治法:直接滋补,对于瘀血轻症导致的头晕有效;化瘀治疗是很好的治疗大法;理气法也可,因为气行血亦行;补气法也可用,气足之后,运行更速,血瘀得通;化痰去湿法也可用,有瘀必有痰湿,祛痰利湿,畅通气机,气机畅通,血瘀得除;等等。不同的大夫会选择不同的治法,或选择多种治法的合用,这是处方不同的原因。
    再说药物组成:在治疗大法一样的前提下,由于大夫衡量病人的体质和瘀血的严重程度不一样,故而,用药上也不一样。中药的活血药物很多,作用强弱不同,结合自己用药的习惯会选择不同的药物。
    最后,谈谈药物的用量:即使治疗大法相同,用药也相同,但由于对药物的认识程度不同,药物的产地、质量、炮制程度等不一样,故而,药量也有所差别。
    这里还没有谈到诊断错误的大夫。
    所以,十个大夫看同一个病人会开十个药方,不足为奇。对中医治病而言,只要在原则之内用药,都可以,没有对错,只有高明与否。
    口  臭
    刘某,男,36岁。
    初诊:2013年3月23日。
    自述口臭好长时间了,有时饭后还感觉到胃有点不舒服,大便正常。舌质稍红苔白稍厚,脉滑稍数。诊为积食所致。
    处方:赭石60克(先煎),神曲30克,玉片30克,厚朴30克,鸡内金10克,白芥子30克。3剂。水煎服。
    二诊:3月26日。
    问诊时已经闻不到口臭了,自述刚开始喝药之后大便了好几次,但肚子不疼。这两天吃饭也没有感觉到胃的不舒服了。嘱其再用上两三天的槟榔四消丸。
    【按语】
    见到口臭一症,好多人都会诊断为因火所致,其实这是不对的。清代的郑寿全在《医法圆通》中谈到:按口臭一证,有胃火旺极而致者,有阴盛而真精之气发泄者。因胃火旺而致者,其人必烦躁恶热,饮冷不休,或舌苔芒刺,干黄、干黑、干白等色,气粗汗出,声音响亮,二便不利,法宜专清胃火,如人参白虎、大小承气、三黄石膏汤之类。因精气发泄而致者,由其人五脏六腑元阳已耗将尽,满身纯阴,逼出先天立命一点精气,势已离根欲脱,法在不救。口虽极臭,无一毫火象可凭,舌色虽黄,定多滑润,间有干黄、干黑,无一分津液于上,而人并不思茶水,困倦无神,二便自利,其人安静,间有渴者,只是喜饮热极沸汤。以上等形,俱属纯阴,若凭口臭一端,而即谓之火,鲜不为害。予曾治过数人,虽见口臭,而纯阴毕露,即以大剂白通、四逆、回阳等方治之。一二剂后,口臭全无,精神渐增,便可许其自愈。
    我在《其实中医很简单》中谈到:饮食物由口进入后,在胃中受盛,如果下行不畅,存留过久而发腐,其气上达于口,则形成口臭。由于口臭的根本原因是饮食物的下行不畅所致,所以,不能在临床上见到口臭的病人就直接诊断为热证。如果口臭兼口渴、饮冷、大便干燥、牙龈肿痛、舌红脉数等,当属热证;如果见口臭,但并不思茶水,间有渴者,只是喜饮热汤,其人困倦无神,二便自利,当应诊断为寒证,用白通、四逆等方治之。
    当然,如果单一的想要消除口臭,则只需要用消食导滞之品即可,如我在这个病例中的处方用药就是以赭石、玉片和厚朴来导滞,以神曲和鸡内金来消食,加用白芥子是遵病在“中焦之病,中间为痰湿,左边为死血,右边为积食”的师训以消痰。胃中之物下行,口臭自然消失。二诊中用中成药槟榔四消丸再消食导滞一下以巩固疗效。




    真心不想说,随便吧楼主的医案复制过来。大家自由定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4 13:52 , Processed in 0.0653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