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进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大医学生理学药理新理论的价值

[复制链接]
301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09:39:13 | 只看该作者
体蛋白与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分子,能够与特定的分子,通常是一些小的有机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或离子等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分子转移到膜的另一侧。每一种膜都含有一套适合于特定功能的不同载体的蛋白,如线粒体内膜中具有输人丙酮酸和ADP以及输出ATP的载体等。
图片
通道蛋白横跨膜两侧,其分子中的多肽链折叠成通道,通道内带电荷并充满水,与所转运物质的结合较弱。通道蛋白有所谓的“闸门”结构,可开可关。
当“闸门”开时,通道蛋白形成一条通道,能允许水、小的水溶性分子和特定的离子被动地通过;
当“闸门”关时,就不允许这些分子通过,这就是构象开关的机制。通道蛋白含有“感受器”,它“感受刺激”时,蛋白的构象改变,“闸门”开闭。通道蛋白分为水通道和离子通道两种类型。
电压门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配体门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应力激活通道(stress-activited channel)。

图片

1)配体门控通道——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受控离子通道示意图,通道只有当蛋白质处于“开放”构型时才允许离子顺电化学梯度流动,

2)电压门控通道

通道蛋白分子结果中存在一些对膜电位改变敏感的基团或亚单位,可诱发通道蛋白构想改变。在神经细胞电信号传递中发挥主要作用,也存在于肌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等可兴奋细胞中,主要包括钾通道、钙蛋白、钠通道、氯通道。

3)应力激活通道-内耳听毛细胞

通道蛋白感应应力而改变构想,从而开启通道形成离子流,引起膜电位变化,产生电信号。

水通道又称为“水孔”,是一个高度特异性亲水通道,只允许水而不允许离子或其他小分子溶质通过。水通道为连续开放的通道,由4个亚基组成四聚体,每个亚基都由6个跨膜a螺旋组成。每个水孔蛋白亚基单独形成一个供水分子运动的中央孔,孔的直径稍大于水分子的直径,约9.28nm,水孔长2nm。水分子通过水通道从水势较高的地方向水势较低的地方扩散。


图片



图片
离子通道一般认为是细胞膜中由大分子组成的孔道,可被化学或电刺激等方式激活,从而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顺势流动,使带电荷的离子得以进行跨膜转运,是神经、肌肉、腺体等许多组织细胞膜上的基本兴奋单元,它们能产生和传导电信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离子通道属于β型蛋白,通常由几个跨膜的亲水功能区构成。离子通道上有控制物质进出的门,因此,又被称为门通道。离子通过通道时,不需要和通道蛋白结合,而是借助浓度梯度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离子通道对离子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即一种通道只允许一种类型的离子通过。这与离子通道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的带电荷氨基酸的分布有关。但通道的离子选择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例如,Na+通道对NH4+具有通透性;离子通道开放具有瞬时性,只有当某种特定的刺激发生时,通道门被激活,通道的构象发生改变,特定的物质就能通过,当这种刺激发生改变时,通道门又会立即关闭。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辨别溶质的方式。通道蛋白主要根据分子的大小和电荷进行辨别:如果通道蛋白呈开放状态,那么足够小的和带有适当电荷的分子就有可能通过通道,如同“通过一扇敞开着但又狭窄的活动门”。而载体蛋白对运输物质的选择性要比通道蛋白强很多,它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即一种特定的载体只能运输一种类型的分子,这与载体上特定的位点有关,这种位点只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而且这种结合是暂时的、可分离的。






302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09:42:09 | 只看该作者
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分子,能够与特定的分子,通常是一些小的有机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或离子等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分子转移到膜的另一侧。
303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09:43:27 | 只看该作者
细胞膜上介导信号转导的跨膜蛋白质
受体蛋白质是嵌入细胞膜的跨膜蛋白质,具有单体与聚合体两种结构形式,其构象变化是实现功能调控的核心机制。当激素、神经递质等化学信号与受体调节部位特异性结合时,可通过暴露活性位点或分离功能单元的方式激活受体,进而表现出酶活性(如催化ATP生成cAMP)或调控离子通道的功能。
304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09:51:23 | 只看该作者
到目前为止生理学还只研究发现了这样种在细胞膜表面分布的蛋白质分子。

一个是跨膜深入进细胞内的门通道的生理功能作用。
一个是只在细胞膜表面接受生理信号的功能作用。

点评

到目前为止生理学还只研究发现了这2种在细胞膜表面分布的蛋白质分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7-27 10:35
305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09:56:48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实际还应该有第三种的在细胞表面分布的蛋白质分子。
是在经脉线的皮肤肌肉细胞膜表面分布的蛋白质分子。

这种蛋白质分子的生理功能不是做为接受生理信号受体蛋白质分子。
也不是跨细胞双层膜进入到细胞之内的门通道的蛋白质分子。
306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10:07: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第三种的在细胞表面分布的蛋白质分子的生理功能作用是为了能让人体中的一种生理学不知道的重要的气体C2H5NO分子进入到细胞膜的外层膜,气体C2H5NO分子并不进入内层膜进入到细胞之内,气体C2H5NO分子只以细胞双层膜之间的空间为其运动流动的空间。

307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10:18:3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生理学做实验检验分析应该能在经脉线上在皮肤肌肉细胞表面发现有一种只深入进第一层细胞膜,外层细胞膜,并不继续向下深入到第二层细胞膜,内层细胞膜,并且进入到细胞之内的蛋白质分子。
308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10:24:41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当生理学做实验检验见到这个第三种的分布在经脉线上的皮肤肌的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之后。
也并不能知道这种蛋白质分子的生理功能作用是什么?
309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10:29:05 | 只看该作者
当然做这种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的实验检验分析时,在皮肤肌的细胞表面双层膜之间的C2H5NO分子气体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



310
 楼主| 发表于 2025-7-27 10:30:34 | 只看该作者
C2H5NO分子气体扩散到宇宙空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31 17:24 , Processed in 0.12089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