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医学之梦

[复制链接]
331
发表于 2019-8-29 11:45:16 | 只看该作者
不完全性肠梗阻时,由于炎症、水肿或治疗不及时,也可发展成完全性肠梗阻。

   


332
发表于 2019-8-29 11:45:50 | 只看该作者
由于炎症、也可发展成完全性肠梗阻。

   



333
发表于 2019-8-29 11:49:02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无论从症状上、治疗上看,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是没有关系的。
334
发表于 2019-8-29 11:50:28 | 只看该作者
炎症与肠梗阻有关系

点评

谢谢先生关注,增加点击率。  发表于 2019-8-29 16:39
335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07:06:30 | 只看该作者
         根据春温的发病季节与临床表现,流行性脑膜炎是春温的代表,因为流脑具有冬、春两个发病高峰,以春季为主,称为伏邪春温。
336
发表于 2019-8-31 07:10: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37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07:19:33 | 只看该作者
       春温是由冬令感受寒邪,郁伏化热,发于春季的一种伏邪温病。具有以下特点:①发病急,初期即可表现为一派里热证候,表证一般为时甚短。②发病大多急暴,严重。③大多病情危重,变化迅速,但是病情多有反复,缠绵难愈。④发病不久,即可迅速耗损阴精,发生诸多肝肾精血亏损之证,或邪毒内陷迅速导致死亡。即使救治生还,也会遗留痴呆、抽搐等难愈之症。⑤春温初发之时,其里热证候表现有在气、在营、在血之别,而证候的转归则有顺逆之异。一般说来,病发于气分而止于气分,邪热未再深入,且能透达于外,属顺;病发于营分,而伏热尚可由营转气,具有外透之机,亦为顺;若邪热深伏营血,不得外出,甚至变证峰起者,则为逆,预后不佳。春温指的是西医的危重型春季感染病,而且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根据春温的发病季节与临床表现,流行性脑膜炎是春温的代表,因为流脑具有两个发病高峰,以春季为主,称为伏邪春温。
338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07:34:29 | 只看该作者
         
.春温
发病季节:春季或春夏、冬春之交。

临床特点:

(1)发病即见高热、口渴、尿赤等里热证候,或同时见到头痛、身痛、项强、烦躁不安。少数病例可伴见恶寒等表证,但为时甚短。有的病例如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起病即可见到神昏、惊厥或厥脱等危象。

(2)有些病例于发病之后,其皮肤、粘膜很快出现瘀点、瘀斑及斑疹,以及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征等表现。

辨证施治

(1)气分证

热在少阳  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

热郁胸膈  栀子豉汤

热灼胸膈  凉膈散

阳明热炽津伤  白虎汤加味

阳明腑实阴亏  增液承气汤

阳明腑实,气阴两亏  新加黄龙汤

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  导赤承气汤

表寒里热  增损双解散

阳明热盛动风  羚角钩藤汤加味

(2)营分证

热灼营阴  清营汤

卫营同病  银翘散加减

气营(血)两燔  玉女煎加减  化斑汤

(3)血分证

热盛动血  犀角地黄汤

热与血结  犀角地黄汤  小柴胡汤加减  桃仁承气汤

(4)阴亏阴虚证

真阴亏损  加减复脉汤

阴虚动风  三甲复脉汤

阴虚火炽  黄连阿胶汤

邪留阴分  青蒿鳖甲汤

   (5)厥脱证

阳虚邪陷  参附龙牡汤加味

热闭厥脱  清瘟败毒阴合生脉散

阳气暴脱  回阳急救汤

339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07:3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8-30 23:37 编辑

       中医病因病机
      温热疫疠之邪首先侵入人体,多从口鼻而入,致卫气郁阻,皮毛开合不利,肺失宣降,出现发热、恶寒、咳嗽等肺卫证象,邪犯太阳经脉,则出现颈项强直。但本病卫分症状极短且不显,迅速传入气分,临床多见卫气同病。如发病即见高热、烦渴、有汗不解,多属于伏寒化热的伏气温病。卫气分邪热不解,热邪化火,入于营分、血分,出现气营同病,营血同病。气营有热,心神被扰则壮热,神昏谵语,咽燥口渴。热邪也可化火犯胃,火性上炎,则头疼、呕吐频繁,甚至呈喷射性呕吐。邪入营血,热毒炽盛,里气壅闭,胃津伤的口渴、唇燥、颈强。病的末期往往消灼肝肾之阴,出现抽搐、瘛疭、惊厥甚至角弓反张。
       暴发型流脑多起病急骤,热毒直迫营血,迅速出现“逆传心包”,出现神昏谵语,惊厥抽搐,或全身瘀斑迅速扩大及出血等。因邪热疫毒炽盛,病情进展急剧,邪毒蒙闭清窍,阳气不达四末,出现壮热、剧烈头痛,频繁抽搐,四肢厥冷,胸腹灼热,面赤气粗,牙关紧闭等热甚厥深的窍闭证。或正气不足,邪毒内陷致阳气暴脱,出现面色青灰,大汗出,血压下降,呼吸衰微,肢冷脉厥,甚至气不摄血,全身瘀斑迅速增多或出血、衄血。
340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07:36:32 | 只看该作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流脑全年均有发病,具有两个发病高峰,冬季与春季,但以2-4月多见,故名春温。
       西医病理过程
      病原体自鼻咽部进入人体,绝大部分感染者成为健康带菌者,一部分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仅少数病人由于抵抗力下降,细菌在血液中繁殖,或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时则侵入血流形成菌血症,大多数菌血症病人仍然可以不治而愈,仅少数病人发展为败血症,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此期间,细菌常侵犯皮肤血管内壁,引起栓塞、坏死、出血及细胞浸润,产生瘀斑,内脏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暴发型败血症是细菌脂多糖内毒素引起的血管痉挛及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微循环障碍,导致内毒素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MODS)。部分病菌透过血脑屏障,侵袭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可由于脑组织充血、水肿引起惊厥、意识障碍。当水肿的脑组织向颅内裂孔突出时,形成脑疝,使患者呼吸、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少数因脑室孔阻塞,发生脑积水,视神经、听神经及面神经受损,分别造成视力、听力障碍与面瘫。
临床表现:脑膜炎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一部分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仅少数病人形成菌血症,大多数菌血症病人仍然可以不治而愈,仅少数病人发展为败血症。90%~95%表现为菌血症或(和)脑膜炎。症状较明显的病人中,30%~50%表现为菌血症而无脑膜炎。临床上起病急骤,病人常有咳嗽头痛和咽喉疼痛等非特异性的前驱期(卫分证)症状,随后出现寒战、高热、乏力、神志淡漠等毒血症症状(春温气分证的各种证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4 09:39 , Processed in 0.0858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