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胡来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04:57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305条
原文: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06:06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提要
阳虚阴寒凝滞的症治。
词解:
口中和:是口中不燥不渴之意。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07:2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学会分析:
当炙之,即炙膈俞,关元两穴。此两条均是阳虚生内寒的见症,脉俱见沉,沉为虚阳不振之象。背为心阳外应之部,又为督脉所在之处,若阳虚寒凝,即见背恶寒,临床所见,常是一处有冰冷之感。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08:21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学会分析:
本条的口中和、背恶寒;是阳虚寒凝引起,应与169条的口燥渴、背微恶寒相辩证。169条的背恶寒,因汗出过多使心气受损所致,但仍属热证,故口燥渴。前者用炙法治疗,后者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若见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是阳虚较甚。阳虚阴盛。阴寒凝滞血脉,故见身痛肢冷;阴寒内注,故骨节疼痛。治宜用温补元阳之附子汤。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09:16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316条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巳,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提要
阳虚停水,寒水泛滥的症治。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09:56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学会分析:
本证发病的原因是肾阳虚弱,主持水液的功能失常,使寒水内停,并以小便不利为主症。寒水过盛,溢于四肢,故见四肢浮肿疼痛,水寒凝滞,内脏失温,故见腹痛;肾寒脾虚,寒水下注,故见腹泻。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11:4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病人或咳,或小便利,或腹泻、或呕吐等,是本证可能产生的兼见症。即寒水犯胃则呕吐,上逆犯肺则咳嗽,小便利是因肾阳虚致膀胱失约,下利是脾肾阳虚不能固摄。但小便和下利与停水无关。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12:34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病案举例:
温某,女,60岁。宿患头晕心跳气促,夜间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近日气促心悸加重,小便不利,旋即周身浮肿,于70年11月前来就诊。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动辄气喘、夜间咳嗽甚剧妨碍睡眠、浮肿以下肢为甚、苔白、舌质淡红、脉沉紧。西医诊断为肺原性心脏病。中医辩证为心肾两虚,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水气内停,寒水泛滥。拟予真武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三剂咳喘大减,肿消过半。复诊时以原方去细辛加桂枝,三剂服后,咳喘肿基本消除,继用肾气丸调理而安。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13:29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309条
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提要
阳虚胃寒的证治。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14:09 | 只看该作者

[分享]问:何为少阴病辩证论治?

学会分析:
胃中之元阳为胃气之根本。肾阳不足,则胃气虚冷不能消化水谷。如寒浊中阻,使胃气上逆则呕吐。呕吐为本证的主症。胃虚则肠寒,故又见下利。如吐利不止,中阳虚惫,不能温养四肢,故手足逆冷。烦燥以烦为主,是病者的自觉症,烦燥是正气抗邪,邪正相争的一种病理反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31 04:08 , Processed in 0.10454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