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医学》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在 2009/07/20 07:19pm 发表的内容:
炎黄子孙 是个苗子,他学了道医学一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道医,因为他什么鬼话都相信。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9/07/20 05:54pm 发表的内容:
原来先生都记载完全了,才认为这不是神话?
从彭祖的那个朝代到如今已是整整三千多个春秋了,彭祖到底有没有活到800岁或以上,已是无从考察了,或许这将永远都只是一个谜.但是如果有人以为无须进行深入研究,就可以简单地将彭祖其人定性为只是一个由古代人们幻想出来的人物,那么不但是不科学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
据研究,人体细胞繁殖到50代以后,就会自动停止繁殖.所以据此推算,人的寿命最多也只能活到120---170岁之则.而且古来素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所以这就不得不使人怀疑,在历史上被列为第一老寿星的彭祖其人,是否有可能真正能够活到了八百大限?
也许,历史上有关于彭祖其人其事的真实资料并不多,但总算是还有一些古籍遗迹可寻,这就显得更加宝贵,更加有必要认真研考一番了.
这里,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一段古文,或许这也有助于对彭祖其人会有一些更清楚的了解与认识.
古文:昔有人代皆不寿,来告彭祖,祖遂周视其人寝卧之处,果有一穴,当其脑户.头是三百六十诸阳之会,以贼风吹注,阳气散尽,日月深久则毙矣.祖使敛其穴,其人果寿矣.
译文:过去有个人,其家数代都不得长寿,有一天,他来请教彭祖,彭祖于是四处观察这个人寝卧的地方,发现有一个洞,正好对着头部.头是人体三百六十阳气的总会,让阴风经洞穴吹进来,自然使人的阳气散尽,日月深久人就必死无疑.彭祖让这人把洞口给封了,这人果然获得长寿.
这段有关彭祖人和事的古文虽然只有短短不足八十字,但却包含了几个意思.
第一、这人,这个好几代都不得长寿的后人,为什么不去找访名医,而是会想起去找彭祖呢?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彭祖在当时或许就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望的长寿者.
第二、彭祖为什么不给这人开一些养身益寿的补药方帖,而是来到这人居住的家中观察呢?从这个举措来看,是否可以了解到彭祖决非是一个平庸的普通人或土医生,他能够认识到人类生存空间的自然环境条件优劣状况,对于人体健康与寿命的影响,是有着非常重要非常直接的关糸,所以让这人把墙壁的洞口给封了,结果是:此人果然长寿.
这是任何种类的医药书可能都无法找出的药性与处方,然而彭祖成功了.这人果然获得长寿.长寿的原因既非是属于幻想也并非是出自偶然,而是出自长寿家彭祖的正确指导之下,必然实现的结果.
也许,彭祖对于生命与自然界之间的内在默契,其空间效应影响作用的认识,绝对不止于封堵一个墙洞.若有兴趣再来看一看另一段古文内容,或许对于彭祖独特的养生与运动方式,就会有着更进一步的体会.
彭祖曰:常闭气纳息,从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藏四肢,至于发端,皆今所在,觉其气云行体中,起于鼻口,下达十指末,则澄和真神,不须针药灸刺.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时气中冷,可闭气以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行气、闭气虽是治身之要,然当先达解其理,又宜空虚、不可饱满.若气有结滞,不得空流,或致发疮,譬如泉源、不可壅遏.若食生鱼生菜、肥肉,及喜怒忧患不除,而以行气,令人发上气.凡欲学行气,皆当以渐.
译文:彭祖说:经常闭气纳息,从清早到中午,然后跪坐着擦双眼,摩摸身体,舌头舐唇然后吞咽唾液,服气数十次,然后再站起来走动言谈说笑.如果偶尔感到身体不舒服,便进行导引和闭气练习,引导体内气以攻所感到不舒服的地位,必须存思自己的身体、头、面部九窍、五脏、四肢、直至发端,都让气运行到,感觉到这团气起于鼻口,下达十指尖,这样澄和真神,不需要银针药物灸刺,如果想行气以解除各种疾病,随病痛所在的地方存念.头痛就存存念头部,脚痛就存念痛脚,调和气攻之,一个对时,病痛就会自行消失,如果这时候感到寒冷,可以闭气导引以出汗,汗出周身,就可以去寒.行气、闭气虽然是治身的要领,然而应该先弄懂其道理,又要注意要空虚而不可饱满.如果气运行时有结滞,没有空流之处,或许会导致引发疮疖,这就如同泉源一样,不能够堵壅塞遏.若是吃生鱼、生菜、肥肉,以及喜怒忧没有排除,就开始行气,这样就可能导致人发上气.凡是想学行气的人,都应该循序渐进.
彭祖虽说是一位生活在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然而若与现代的一些生命老化研究所的科学家或某些运动学家对比起来,似乎并没有显得过份相形见拙;在生命健康与病痛衰老的较量中,他并没有采取守株待兔,也没有耐心地等待上天降福降寿给他,而是每天从清晨开始就进行修身养性,煅炼体质,不让疾病临身.如果偶有什么病痛,他不服药也不灸刺,只是利用精神引导自身行气于周身病痛之处,以意志、行气来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以气血之力来治好疾病.这样,他的体内抵抗力在与病毒作长期的抗争中,必然会越抗越强.这是一般普通人难以坚持,也是懒得去作的.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早已成了过去,彭祖到底有没有天天坚持运动或
彭祖曰:至道不烦,但不思念一切,则心常不劳;又复导引、行气、胎息,真尔可得千岁;更服金丹大药,可以毕天不朽.清斋休粮,存日月在口中,昼存日,夜存月,令大如环,日赤色存之时,恒令日月还面堂中,日在左,月在右,令二景与目瞳合,气
译文:彭祖说:最高的道是简要不繁琐.只要不思虑挂念一切事物,那么心就不会常常处于疲倦的境地.同时,又进行导引、行气、胎息等修炼,那是有可能活到千岁的.如果再同时服用金丹大药等修炼的药物,那更可以与天齐寿.清净斋戒,不吃五谷,存思太阳和月亮在自己的口中,白天存思口中有太阳,夜晚存思有月亮,想象着日月有环
三千多年的时间毕竟是有着一段不小的差距,也许彭祖朝代与现代人类在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方面同样也是有着一段不小的差距.可能人们暂时还无法以现代的思维方式来全盘接受古代长寿家的所有观点与作法,但或许还可以采取以批判性继承方式来接受那些能够接受的东西.
那么那些是能够接受的东西呢?
思想高尚,万物不染.
顺其自然,皆当以渐.
存思日月,体内光明.
吞咽津液,灭菌养生.
月定三日,修炼高潮.
山中久居,空气新鲜.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从上的片断古文可以看出,彭祖的养身之道还是很有规律性的,虽然几千年前的古人养生观点与现代人的人生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仍是然还是保持有积极性的一面.当然,在其中难免还会带有唯心主义的一些东西,例如六丁奉待天兵卫护等等.彭祖生活的少年时代是夏朝,那是神州大地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一个朝代,在那
历代帝王为求得长生不老之药,到处访请名家道士炼就金丹,结果反被金丹所误,中毒身亡的比比皆是.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被人称为 明主 君王,可是竟然也在金丹的功效之下,早登天国.东晋大医学士葛洪,可谓超凡脱俗炼丹专家,其到头来仍是空梦一场.到了明朝,道士炼丹之风愈演愈烈,结果还是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在古人想象中被视为万用灵丹的金丹妙药,为什么会变成了如此可怕的东西?
金丹是什么?据说大多数都是一些属于矿物质的中成药,例如;朱沙、黄金、雄黄、空青、云母、硫黄?、戍盐、硝石等;其中朱沙原是汞在自然界中的化合态形式,而且以朱沙为主要原料的金丹在烧炼中会产生部份的砷,这就必然造成了金丹难免会含有一定的毒性.
现代科学表明,任何生命体内都会必然含有一定含量的微量元素.因此,如果说生命离不开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糸,应该也是没有错的.不过,如果要想直接利用以矿物质或微量元素制成药输入体内,恐怕还是需要几个多层次化学转化过程才可能有望获得成功的.
自古以来,追求长生不老的人代代都有,除炼就金丹外,寻求人参果的也是层出不穷.据说天宫里有“仙桃”,孙悟空偷吃了仙桃才得以长生不老.但时至今日,孙悟空也不知去向消失得无影无踪.秦始皇派遣徐福率几千童男童女入东海,前往蓬莱、方丈、瀛州三岛求取长生不老药,竟也一去不返杳无音讯.据史书有关记载,唯一在长生方面取得成功的,似乎只有彭祖一人.这可能也在无形中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在历史史册记载中,并非完全是由文人墨客随心所欲而编撰出来的,甚至有很大部份可能是有其历史史料根据而整理出来的.
据史书记载,彭祖一生不重名利财物,独善养生.如果能够认真多读一些有关彭祖对于修身养性的种种论述,或许更能受益良多,或许对于彭祖---作为华夏古国历史上第一大寿星的位置,就不会再那么肯定地持怀疑态度了.
古有纯阳吕祖师,出卖人参果,言其杂牌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抗御外邪消饮食,轻身不老祛病延年,真可谓神丹妙药.世人闻之;群集而至争相购买,好不热闹.正在这买卖兴隆之时,突然吕祖师大喝一声;此果人人皆有,只是尔等不肯服用.众人愕然,细细嚼摸方悟,原来这“人生果”就是治未病之意.
如果说这人生果就是治未病的话,那么与现代科学所提倡的“预防为主”倒也是有着历史上的天然巧合.然而,实际上彭祖一生在生命运动中所作的一切努力,却也有点未雨绸缪预防为主的模式味道.因此,是否可以说彭祖长期坚持健身防病,实际上也就是等于天天服用人生果?
彭祖没有错,他选择了在山中长期居住;据科学测定,山中空气中的阴离子含量比城市里高出几十倍以上,而且特别在山谷的瀑布处,每立方厘米可高达一万至二万以上,但在城市里仅有仅含有一两百个.
彭祖没有错,他制定的修炼规划就象海洋潮汐一样,有节奏有惯性,有低潮有高潮,似乎把生命化作一股清泉不停地随波逐流.
彭祖没有错,他把日月溶于生命之内,把身体化成了日月运行的循环轨道,把自已化成了大自然空间星糸运动中的一个组成部份.
无论是与古代前人的养生之道,或是与现代后人的科学论证,彭祖治未病的运动健身之道,真可顺应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难道仅仅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