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学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8:33:11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中医的问题之一就是把摆在眼前的人体结构和器官而不去面对,却在什么六经三焦,气血上打转转,言而无物的乱说一气,还以为自己高明,其实都是莫须有的东西.现有的人体器官的功能结构不谈,谈那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不是顾左右而言他是什么??那是真的做学问该有的精神吗????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08月14日 06:38pm 时添加 -=-=-=-=-
中医中有太多的人,在那把无理当乐事来谈,因为,说不清的东西太能掩盖无知,就象把毛泽东的话,当一句顶一万句的人,其实,他们连毛的话一句都不懂,但他们就喜欢天天喊,表示他们和毛一样有学问.他们就是滥竽充数者
32
发表于 2009-8-14 18:36:24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附子反半夏
据初步体会,附子大热,半夏也是大热,说温,可能是因为胃气的原因.
附子属足少阴经.好像半夏入手少阴.其毒可以以调六气的方式缓解.手腕的紫茧在其他药物的作用下已消除二次.第三次消除在进行中。想看看可以忍耐多久,所以在反复试药。
也就是说如果病人有那么一个适应的能力.可以解除附子、半夏的损耗,就可以平安,只是医生要知其所以。



-=-=-=-=- 以下内容由 zhengyou2009年08月14日 06:48pm 时添加 -=-=-=-=-
中医药对生命的危害在于重虚、重实、重阴、重阳。
如果不知气血阴阳虚实刚柔,就很难检测中药毒性。对中药十八反的化学检测不会说没有研究。
3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8:41:01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下面引用由日出江花2009/08/11 01:03pm 发表的内容:
想要作成这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发展纲领,要团结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要剔除一切虚伪,要妥善处理利益关系。建立一个真实的、不是虚拟的发展平台,通过交流、学习、研究、教育,建立自己的核心 ...
是的.先生说的非常好,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只要那些假大空的人才喜欢乱,他们好在乱中可以充数.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9:09:11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下面引用由dongzuomin2009/08/14 02:09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是内求认识论的产物,西医是外求认识论的产物,两者是不同的认识论的产物。
所以中医认识了人体深层关系,西医认识了人体表层关系。这是西医指标不治本的根本原因。
我不同意先生的这个观点,因为,西医不治本,不是他的认识不是本,是在他的本之后,还有本,这是五行学说要解决的问题/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8:03:07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新中医体系还该含有什么哪,第一是要把西医的检查手段能用的要用,我举个例子,我有个患者,怕热,多饮,心烦,大便干燥,但冬天手脚凉,有休克史,32岁,胃胀,脉上尺脉沉其他也没什么了,我无法诊断,叫不准了,于是,我问了一下他的血压,他说低,我于是给他测血压,这样的患者我为什么建议量血压,因为,血压是对热的虚实的鉴定很有价值的,这样的患者,怕热,多饮,心烦,大便干燥,可血压是高80低50.这样的患者用清热药是需要非常小心的,最好不用,可以补气滋阴,情况再严重的情况下,连滋阴都不可以,只能补气补阳.所谓的虚阳外越,用药不小心,就会出现前阶段的中医用生石膏导致血压下降而死亡的事故.有人说用生石膏导致死亡是生石膏的质量问题,我是不这么认识的.这是我认为的在中医用西医的检测方法来为中医服务的例子,前天一个患者,右后背在腰和肝的位子下一点,胀痛,无寒热感觉,饮水正常其他的中医诊断标准都不明显,就是偶有口苦,我建议他作彩超,看肝胆和肾,检查结果是肾结石和肾有囊肿.这样 ,我用中药就非常的方便和简单了.中医再怎么厉害,也是有很多不清楚的时候,这是我认为在诊断上的中西结合.=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8:12:56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看到一些人,就是简单的在那喊中医伟大 中医好,其实中医的问题少吗?而且中医的好我们挖掘了多少好的,空喊是无益的,知之为知之,不知就承认,没什么丢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学海是无涯.中医人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样就能把心静下了,会让我们有思考的心情了.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8:21:09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下面引用由萧铁2009/08/14 06:03pm 发表的内容:
刚看到"再造散", 里面有用熟附子3g, 又看到有一说如病人咳嗽有痰, 可加法夏10g, 杏仁10g, 桔梗12g. 是否熟附子鸟头碱比较少(或原方本来就少)所以问题不大了? 还是十八反里所说的半夏/附子, 都只是指未 ...
恩 用熟附子会好的,我也用了10次以上,熟附子和半夏在一个方里,第一次用是在没照顾到18反的情况下出的错,当时患者又联系不上,真是好担心,但我的熟附子用量都在5克左右,后来是感觉别的药都没熟附子来的效果好,就又主动的在小柴胡汤的加味中用了附子和肉桂,效果都很好.但出了问题真的很麻烦.金贵方中还有乌头和半夏同一方用的,哎,不好办.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8:29:00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新中医还要解决中医的脏腑和现代解剖的脏腑的统一的问题,一定要让中医的言下有物,不可以在不知所以的情况下,还讨论是非正确,把正确对否的唯一标准交给经典的来判定,把中医的对于错的结论该还给事实而不是让经典来说话,用八股文的框框来套,中医是永远没进步的.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8:38:34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中医的今天,就象皇帝的新装,没人敢指责了,但中医的问题绝对是不少的,经典的问题也和皇帝的新装一样,一些人还为了抱着经典,打着经典的旗号来吃饭哪,你反对经典那还了得,其实,经典是古人的智慧,不会是比现代高明的.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6 09:13:59 | 只看该作者

倡议建立[[新中医]]体系和中医实践基地

[[但“五行学说”在古代哲学上唯心主义者运用得较多,只有中医学之五行学说一直与医学之唯物辩证法相结合]],[[邓铁涛肯定了中医五行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邓铁涛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准绳,涉猎《周易》、《尚书·洪范》以及先秦诸子有关学说,结合历代医家理论及自己的体会,认为中医五行学说来源于古代哲学,但又不是古代哲学,因为它与中医临床相结合,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已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核心之一。]]这是摘至千古帝医在本论坛的一个转帖上的.中医如果认识不到中医是在哲学思想下的医学,他永远也成为不了真正的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7 18:10 , Processed in 0.04915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