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0-21 15:49:41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10/21 01:57pm 发表的内容:
何谓“实质”?非得是有形的东西?
是的,在还原、分析的视角下,很难理解营卫学说的意义。只有从系统、运动、模型的角度来理解,才能懂得古人创造营卫概念的高明之处。营卫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功能分类,或者称之 ...
营卫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功能分类,或者称之为功能子系统,这就是它的实质
================================================================================
    鲲鹏之志不可夺也!
    诚如再来先生所云,燕雀之语焉!
    站立于中西医之上,超越中西医之后,先生再选择!
    给先生出一个题目:结构与功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营卫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功能分类,或者称之为功能子系统,这就是它的实质】继续下去,或许会有结果!
    不是看缘分,而是看信念与方向!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缘分,燕雀之为也。
32
发表于 2009-10-21 17:32:02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我很佩服《内经》营卫概念的发明以及《内经》用来研究营卫的一整套方法,从现代来说,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哈哈,既然是概念,又怎来实质?反过来说,营卫的实质就是中医的一个概念。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中医是思辨医学,你的成果不被现代科学承认,对临床实践没有指导意义,再完美的理论也是白搭。



33
发表于 2009-10-21 17:39:51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能读博士学位者,自然是高于我等普通人的优秀者。
     在读大学期间,同学、密友康杨见我喜欢〝胡思乱想〞,建议考研究生。笔者虽高分入学实则〝混入〞,怎么可能去考研。真的30多年来,梦里都没有考研等好事;只是多次梦中面对考试,大脑一片空白,惊醒过来才知没人考我。
     在笔者看来,中医学是100%的临床医学,从临床实践中去研究中医理论,是一个退则衣食不忧,进则承先启后,建功立业,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如有楼主才,应当会大有做为。
     建议楼主回归临床,从头开始。
34
发表于 2009-10-21 18:18:49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在笔者看来,中医学是100%的临床医学,从临床实践中去研究中医理论,是一个退则衣食不忧,进则承先启后,建功立业,立于不败之地。
一语中的。
35
发表于 2009-10-21 22:21:32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这个贴子最后由taishan369在 2009/10/21 10:2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10/21 07:39pm 发表的内容:
能读博士学位者,自然是高于我等普通人的优秀者。
     在读大学期间,同学、密友康杨见我喜欢〝胡思乱想〞,建议考研究生。笔者虽高分入学实则〝混入〞,怎么可能去考研。真的30多年来,梦里都没有考研等好事; ...
极是。何必去研究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以至后悔莫及
36
发表于 2009-10-22 08:17:32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10/21 02:28pm 发表的内容:
确实没什么用,所以有时候也常常矛盾。
在人生的道路上, 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需要、自身的长处和兴趣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长处本质上是天赋, 有些比较容易看见 - 如姚明之身高; 心智方面如绘画下棋之类, 需要有让基因表达的机会, 所以做父母的其实不宜以自己的取向去影响孩子, 而应在孩子年幼时尽量提供多一些接触不同事物的机会, 以让天赋/长处有表达的机会. 但孩子们天然地以父母为榜样, 父母多亦不会放过自己制造出来延续自我(而不是孩子的)基因表达的机会, 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兴趣可以改变, 使之与长处结合, 形成良性循环, 最是理想不过. 姚明如果最初的兴趣是踢足球, 也要说服他改打蓝球, 才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
 
年青时的感觉, 时光无限, 见不到尽头, 只以自己的兴趣行事. 但兴趣其实受生活环境影响极大, 现今则全都成了市场操作的目标. 不过, 反过来看, 则总或多或少折射出某种社会需要.
 
无需怀疑, 医疗是一种社会需要. 只是这里所见, 恐怕很多人是以自己的中医兴趣来解读社会的医疗需要, 以至当发现客观现实与主观期待不符时, 难免产生各种不适.
 
在社会需要、自身的长处和兴趣三个方面, 至少活了二、三十年, 多少应有些认识, 关键就是找出那个平衡点, 能够让这三个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点的意思, 就是要找出专攻的着力点. 即如阅兵, 炮弹有几十种, 不是只有一种. 不要想一个营卫可以代替八纲, 或可看看营卫这个"模型"是否对某些类别疾病有特殊效用, 作为临床中的"专"的方向. 如果先生认为确实没什么用处, 那就只好壮士断臂, 改弦易辙了. 但即便如此, 找出专的着力点这方向不能变.
37
发表于 2009-10-22 08:38:06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单枪匹马,力单势薄。先生可以与研究方向一致的人们合作。
38
发表于 2009-10-22 11:43:55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9/10/21 02:21pm 发表的内容:



也是一个选择,也很想走这条路。有时觉得现在的中医有如泥潭,无法救药,无可奈何。
可是营卫依然无法释怀,即使不能研究出点什么,不能在我手里有效地发展它,也希望能够从医学史的角度,厘清古代 ...
1 如果现在不放下,未来让你后悔的一定是营卫。
2 历代医家文献怎么说是一回事儿,在身体上、在生理上、病理上是怎么样是另外一回事。
3 做一个文献研究人员, 还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 以哪个为你人生的支柱,以哪个为你的副业、乐趣,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9
发表于 2009-10-22 11:59:41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叶天士高明之处在于始终从临床实际出发,而不是墨守成规,蚀古不化,另辟蹊径,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中医后世之师。
40
发表于 2009-10-22 12:00:38 | 只看该作者

[求助]何处是我归途


营卫的实质到底相当于现代生物学,生理学的什么?,或者说现代生物学、生理学的什么相当于中医学的营卫?未必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那种把思维定格在“营卫只是概念”的人,那种认为具有中医研究无所作为思想的人,是不可能推动中医和医学发展的。那种不相信中医,骨子里认为中医是玄学的人是不可能学好中医,也不可能在中医的宝库里挖掘到宝藏的!
有些人总给中医扣上僵化,守旧的帽子,其实这是强加于中医的莫须有的罪名!真正僵化和守旧的是他们自己的思想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7:23 , Processed in 0.05572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